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下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思考

时间:2022-11-19 12:3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下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思考,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下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思考

 乡村振兴下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乡村振兴计划正在不断推进,这其中必然少不了金融资金 的支持。而普惠金融的公平性、包容性以及普及性都较突出,是当下较为优良的 金融模式,对于我国贫困低收入群体、三农群体以及部分微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 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乡村振兴下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价值,分析了 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存在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其发展实效的策略,以 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重要价值;数字普惠金融;问题与策略

 引言: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城乡经济共同发展进步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重要手 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农村金融资源也开始向城市区域倾斜,导致农 村金融出现了覆盖面小、种类少、供给不足等问题,因此,“乡村振兴”刻不容 缓。振兴乡村,就必须要解决农村经济问题,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在当前我国金 融二元结构问题显著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逐渐先露出来,它将普惠金 融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出一种新的金融体系形态,推进“乡村振兴”的 重要手段和保障。

 1. 乡村振兴下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价值

 数字普惠金融是一种结合了传统金融服务与数字技术的新兴金融服务模式, 相较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更加便捷、高效,涵盖性广且具有极强的包容性[1]。

 信息技术时代,乡村经济发展也必须跟上时代脚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创新优化金融服务,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数字普惠金 融具有优良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可以较好的满足一些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的 金融服务需求,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综合发展,帮助偏远乡村等贫困地区解决金 融资金问题,提高当地整体的就业扶持能力,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有力保

  障。在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持下,农村用户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可以更加 便捷的完成小额贷款申请、电子支付、转账等金融服务,极大的优化了农村地区 的金融服务[2]。

 另外,数字普惠金融还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单一、网点少、金融服务人员缺 乏的问题,有助于控制金融服务成本。在传统的金融服务中,为了满足用户理财、 信贷、转账、存取款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往往需要设立许多分散的 网点。但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域面积相对城市较广,片区金融服务需求却较低的 情况,分散设立金融网点会使得金融服务成本大大上升,如人力成本、办公设备、 网点租金等等。数字普惠金融开通网络支付平台,农村用户可以自行在网上办理 金融服务,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种成本问题。此外,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支 持下,金融机构可以对用户信用进行更加便捷、精准、可靠的评估,从而提高金 融服务的风险评估水平,增强了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

 1.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问题

 1. 金融安全性不足

 “互联网+”推动着众多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数字普惠 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推行,给农民、给金融机构都带来了明显的便利和服务优 化[3]。但另一方面,由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是借助了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交付、 网上银行等来办理金融服务,这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不少不法分子 钻网络安全漏洞,或者是因为农民反网络诈骗常识的缺乏,导致一系列信息欺诈、 金融诈骗的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降低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可信度和 推行度。例如,不合法的网络众筹、违法的 P2P 借贷等非法集资,宣传高收益的 虚假噱头,欺骗缺乏反诈意识的农民,导致农民经济损失巨大,严重破坏金融市 场秩序。

 1. 金融服务职能有待完善

  数字普惠金融具有鲜明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金融服务很好的弥补了传统金 融服务对于贫困低收入群体、三农群体以及小微企业等的忽视[4]。但当前,我国 普惠金融服务仍然存在许多发展性问题,如缺乏健全的商业结构、缺乏足够的市 场份额等,这些问题也不利于“乡村振兴”资金的稳定性。同时,不均衡的覆盖 面也是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推行的主要问题之一,就金融服务而言,农 民大多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以储蓄为主,贷款相对较少,资金的 大量流入,导致金融发展水平缺乏均衡性。

 1. 缺乏完善的监管体制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是充分借助了大数据、互联网等网络科学技术的优势,来 实现对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优化。也因此,数字普惠金融存在显著的混业经 营的特性,这种混业经营就加大了监管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金融安全漏洞。

 1. 缺乏完善的征信体系

 数字普惠金融是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一次创新,这种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在农村 地区的推行还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一些农村地区的征信行业协会、征信规范还 未完全建立起来,农民征信数据不全面,征信体系缺乏完善性、

 1. 加强乡村振兴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实效的策略

 1. 提高农民金融素养

 政府要重视数字普惠金融宣教的作用,积极在农村举办相关金融知识宣讲会, 普及数字普惠金融知识。针对数字普惠金融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的特点,政府还 应该向农民多普及关于京东白条、微信支付、支付宝花呗借呗等知识,加强农民 对这些平台的了解。另外,必须重视对农民的金融安全教育。通过宣讲或者金融

  平台,宣传反金融诈骗的相关知识,及时的传递相关的金融新闻和政策,使农民 在面对金融诈骗时,具备一定的防范能力。

 1. 优化普惠金融服务职能

 要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质量,就必须要优化服务职能,将城市—农村这种地域 性差异存在的金融结构型排斥打破,增强服务的可行性。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数 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支持,保证资金投放的充足性,帮助当地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发展。金融机构需要明确一点,农民虽然是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他们在金融机 构贷款时一般资金较小且分散,但他们也是普惠金融服务的市场目标,必须得到 足够的重视,不可因资金目标小而散就取消贷款业务。其次,在服务的深度和广 度上,金融机构还需要重点加强,做好重点客户区分,夸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并 充分发挥好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背景,强化合作金融、商业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 三者的互补互利。另外,政府要加大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如在税收政策 上对提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采取优惠政策,或者是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增强公益金融领域的融资能力,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不断发展。

 1. 建立健全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机制

 数字普惠金融的推行,给许多不法分子提供了新的金融诈骗渠道,他们利用 金融惠农、金融高收益服务等虚假宣传,企图非法集资,诈骗农民资金。因此, 为了保证农民的权益,促进普惠金融健康发展,切实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 兴的推动作用,必须建立健全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机制,来加强对整个服务系统 的监管。另外,为了提升金融服务的监测作用,还应针对数字普惠金融技术不断 创新,增强其风险预警能力。例如,监管机构要提高监测力度,严格监控资金动 向,对于资金的异常流动要能及时的发现并提取相关信息以供后续追踪监管。金 融监管机构还应建立针对性的申诉、投诉平台,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优化农民 金融服务体验。此外,政府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来转移或者弥补数字普惠金融的

  风险,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补偿机制,适当的补偿或者奖励普惠金融服务接触的 金融机构,增强金金融机构贷款服务信心和底气。

 1. 建立健全的金融征信体系

 健全的金融征信体系有助于规范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要在农村设立征信行业 协会,并建立起相应的征信管理机制、规范的征信服务制度以及信用评级制度等。

 征信体系要明确相关征信数据标准,并创建科学的平台来共享相关征信数据信息。

 另外,政府要重视对征信机构的行政管理,建立起严格的等级评价制度,规范征 信数据采集,同时建立起严格的行业进退标准,切实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征信行业 的服务作用。

 1. 结束语

 总之,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必须 充分重视当前暴露出的金融服务问题,积极解决,提升农民金融安全意识,建立 起完善的金融监管和征信体制,全面优化金融服务职能,使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 更好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马妍妍.乡村振兴背景下做好"数字乡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思考[J].现代金 融,2021(11):40-41

 [2]董志勇,李成明,程胜.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路径选 择[J].农村金融研究,2021(11):65-66

 [3]王帅.关于农村金融机构推进数字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J].2022(5):121-122

 [4]胡颖洁.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华大 学,2020(02):135-136

  

推荐访问: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路径思考 振兴 乡村 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