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发言2【优秀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发言2【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发言2
2021年以来,民政系统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按照民政部工作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履行民政兜底保障职责。
统筹构建综合救助格局。发挥民政牵头作用,协调人社、住建、教育、医保等部门出台低收入人口专项救助政策;
建成全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将230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建立多部门联动的低收入人口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指导基层及时将困难群众纳入相应救助保障范围,确保过渡期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保障人数基本稳定,筑牢严防规模性返贫防线。建成××社会救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省级核对数据源扩展到16个部门58类数据,实现了救助对象精准认定,7个部门的18类救助事项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大力发展服务类救助。一是从××年起在全省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工程(××—2022年),已建设改造敬老院339处,今年拟再改造提升120处,每个县(市、区)都建有一处以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敬老院,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现愿进全进,目前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59.4%。二是加强对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的照护服务。××年全省近半数县(区)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机构为9.7万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服务,占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总数的35.5%。三是积极打造服务类品牌,加大总结推广力度,全省各地涌现出一批类似荣成“海螺姑娘”、巨野“E照护”、××市钢城区“幸福驿站”等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经验做法,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四是推动各地拓展服务类救助覆盖范围,探索建立社会救助家庭长效服务救助机制,使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人员“平日有照应、生病有照护、心灵有慰藉”。
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组织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开展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推动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机制,省慈善总会出资2000多万元,牵头设立“情暖夕阳”助老关爱项目,省、市、县三级慈善总会联动,在黄河流域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共39个县(市、区),对居家的低保家庭失能老年人通过购买服务提供照料服务,对愿入住机构的资助其入住机构;
投入资金500万元设立“关爱孤困儿童”项目,为3.72万名孤困儿童购买大病保险。今年以来,全省3725家社会组织、172家社工机构、1.1万名社工和63.1万人次志愿者,踊跃参与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修订《××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实现了对象认定、管理机制的全面城乡统筹;
进一步放宽居住地申办低保条件。近半年来,全省办理跨县域非户籍人员低保2027人,其中外省户籍618人、省内非本市户籍492人。推进低保、特困救助水平城乡统筹,城乡低保标准之比从2019年的1.33∶1缩小到目前的1.25∶1,提前达到了“十四五”期末农村低保标准占城市低保标准75%的目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标准城乡差距逐年缩小,照护费标准基本实现统一。
热门文章:
- 脱贫攻坚年度工作总结14篇【通用文档】2024-07-18
- 2023年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方案14篇2024-06-17
- 202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6-14
- 2023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报告4篇【完整版】2024-04-26
- 脱贫攻坚工作自我总结7篇【完整版】2024-04-22
- 攻坚脱贫主题党课讲稿6篇【精选推荐】2024-04-04
- 2023年百日攻坚行动总结5篇【优秀范文】2024-04-01
- 脱贫攻坚工作自我总结6篇(完整)2024-03-27
- 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报材料4篇(范文推荐)2023-10-12
- 2023年学习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心得7篇20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