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教案五篇
《除法》教案1 教学设计 执教:花建芝 20xx年11月1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4页例5和例6,第85页练习十九第1——4题。 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除法》教案五篇,供大家参考。
《除法》教案1
教学设计
执教:花建芝
20xx年11月1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4页例5和例6,第85页练习十九第1——4题。
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关于0的乘法
1、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
2、还记得“孙悟空偷吃仙桃”那一段吗?
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例5情境图)
4、七个仙女奉王母娘娘之命去摘仙桃,可仙桃被孙悟空吃的吃、扔的扔,全糟蹋掉了,七个仙女只好提着空篮子向王母娘娘复命。
5、老师想问问大家:七个仙女一共摘到多少个仙桃?(0个)
6、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板书:0+0+0+0+0+0+0=0)
7、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板书:0╳7=0 7╳0=0)
8、想一想:0╳3= 0╳8=
9、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发言)
10、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11、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指名读,齐读)
二、探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同学们记得我们学校操场东面的墙上写着哪9个大字吗?(生齐读: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同学们喜欢运动吗?(喜欢)
2、很好!生命在于运动!希望同学们*时多运动,加强锻炼,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3、有一位老爷爷也特别喜欢运动,他已经一百零几岁了,还每天坚持锻炼,大家都叫他老寿星。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寿星每天的运动情况。
(出示课件,引导分析。)
4、求老寿星每天要步行多少米,就是求3个508是多少。怎么列示?(板书:508╳3)
5、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与我们前边学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什么区别?(因数中间有0)
6、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
7、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有怎样计算呢?同学们敢不敢尝试一下?(请几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做在草稿本上)(教师巡视,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偷看别人的。)
8、同学们的尝试结束了,我们先不看同学们做的对不对,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计算。
(引导学生计算并板书)
9、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做的对不对。(分析错题)
10、我们再来做一个题。(出示:102╳4)这道题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习
通过以上两个题的研究,我们学会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只是还不熟练。做的多了,我们就能做得又对又快了。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吧。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完成85页练习十九第一题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大家学得很棒!所以说呀,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做好每一件事的,是不是?
《除法》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5,练习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
《除法》教案3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把*均分后有余数的现象称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49页主题图,学生准备20张相同的圆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确定目标
同学们喜欢体育课吗?老师今天带你们在体育课上学习数学知识。
出示主题图,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有打篮球的、跳绳的,有花盆、有树、有小旗。”……
师:“谁能根据这个画面,编一道乘法或除法应用题?”
二、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问题一: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教学竖式
(1)学生尝试列竖式;
(2)认同除法竖式的一般列法;
(3)体会除法竖式的含义。
A.用圆片代替花盆师生一起在黑板上摆一摆。
B.观察竖式,尝试理解竖式的每一步含义。
C.交流解惑。
三、小组交流,释疑解难
问题二:16盆花如果每组摆5盆,结果怎么样?
1.学生活动:用圆片代替花盆在桌子上摆一摆,结果用竖式表示。
2.结合学生的操作活动理解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3.思考:
A.如果有17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余几盆?
B.现在又21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余几盆?
4.交流、评价。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含义就是*均分后有剩余。
四、团队竞赛,激励评价
甲队、乙队相互出题,交换解答,然后组长评价。老师可以
当好裁判,进行点拨、评价。
五、训练提升,小结巩固
师:同学们再把主题图中的其他内容编成应用题,列式计算。 A组,打篮球;B组,跳绳;C组,插小旗;看哪一组的同学做得又对又快。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
六、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练习十二1、2、4题
案例分析
【案例一】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15÷5=3(组)
这道除法应用题比较简单,属于表内除法,学生很快就能就算出商是多少。由浅入深,为下一步做好铺垫。
【案例二】现有21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余几盆?
这个问题就比上一题复杂的多了,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读题,理解每一个字的含义。“最多可以摆几组?”是什么意思。对于学困生一是要予以提示,用除法计算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考虑,也就是说商数一定要商最大值,让每个同学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理解商和余数的含义,正确使用单位名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教具、学具的展示、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动手摆圆片,认识余数,得出结论。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从中也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强调了“余数要比除数小”,也就是要反复试商。应用了“合作激励”教学模式,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有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用的时间过多,导致一些应该有的教学活动没有进行。如:数小棒的游戏、有趣的验评题等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探究“合作激励”教学模式,灵活驾驭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除法》教案4
教学内容:教材54~55页例2
目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6=21÷7=18÷6=42÷6=4×6=
4×7=49÷7=5×5=6×6=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2
1、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倍?(5个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
1)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
板书设计
6倍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倍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18是3的几倍?18÷3=6
15是5的几倍?15÷5=3
教学反思:
《除法》教案5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并会用符号表示.
2.会正确的运用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并能说出每一步运算的依据.
学习重点: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会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难点:会正确的运用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并能说出每一步运算的依据.
.学习过程:
【预习交流】
1.预习课本P47到P48,有哪些疑惑?
2.已知n是大于1的自然数,则等于()
A.B.C.D.
3.若xm=2,xn=5,则xm+n=,xm-n=.
4.已知:Ax2n+1=x3n(x≠0),那么A=.
【点评释疑】
1.课本P47情境创设和做一做.
2.公式推导:am÷an=am-n(a≠0,m、n是正整数,且m>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课本P47例1.
4.应用探究
(1)计算:①②③
(2)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做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有六个同学A、B、C、D、E、F分别藏在六张大纸牌的后面,如图所示,A、B、C、D、E、F所持的纸牌的前面分别写有六个算式:.游戏规定:所持算式的值相等的两个人是朋友.如果现在由同学A来找他的朋友,他可以找谁呢?说说你的看法.
5.巩固练习课本P48练习1、2、3.
【达标检测】
1.计算:26÷22=,(-3)6÷(-3)3=,()7÷()4=,
a3m÷a2m-1(m是正整数)=,.
2.(a3a2)3÷(-a2)2÷a=.(x4)2÷(x4)2(x2)2x2=.(ab)12÷[(ab)4÷(ab)3]2=.
3.填上适当的指数:a5÷a()=a4,
4.下列4个算式:(1)(2)(3)
(4)其中,计算错误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
5.在下列四个算式:,,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m8m-1÷2m=512,则m=.
7.aman=a4,且am÷an=a6,则mn=.
8.若,则=.
9.阅读下列一段话,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观察下面一列数:1,2,4,8,…我们发现,这列数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值都是2.我们把这样的一列数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共同的比值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
(1)等比数列5,-15,45,…的第4项是;
(2)如果一列数a1,a2,a3,…是等比数列,且公比是q,那么根据上述规定有,所以
则an=(用a1与q的代数式表示)
(3)一个等比数列的第2项是10,第3项是20,求它的第1项和第4项.
【总结评价】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课后作业】课本P50习题8.31、2.
推荐访问:除法 教案 《除法》教案五篇 《除法》教案1 《除法》教案1年级上册
热门文章:
- 彩色鱼美术教案,大班彩色教案(优秀13篇)(完整文档)2024-08-18
- 2023最新安全教案大班免费,大班安全教案(模板12篇)【优秀范文】2024-08-16
- 冬至教案中班(汇总8篇)(完整)2024-08-16
-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及反思(优质10篇)(精选文档)2024-08-14
- 2023年度最新中班教案及反思(优秀11篇)(完整)2024-08-12
- 2023年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初中七年级,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汇总14篇)(精选文档)2024-08-12
- 一年级音乐教案湘教版(优质12篇)(完整)2024-08-12
- 最新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通用13篇)(完整)2024-08-10
- 2023年最新沙漠中绿洲教案中班(实用14篇)(范例推荐)2024-08-10
- 会变魔术水教案中班(实用11篇)(范文推荐)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