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2023平移教案7篇(完整)

时间:2024-06-12 10:30:03 来源:网友投稿

平移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移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平移教案7篇

平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难点:平移的作图。

[教学设计]观察图形 形成印象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

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

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

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二。提出新知 实践探索

平移: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3)连接各组对应 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图形的这种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translation)

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

三。典例剖析 深化巩固

例 如图,(1)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巩固练习]

教材33页:1,2,4,5,6,7

[小结]

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当图形平移的方向是沿着一边所在直线的方向时,那么此边上的对应点必在这条直线上

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平行线,构造等量关系是接7题常用的方法。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33页习题:3题

平移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4—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两种运动方式即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区分平移与旋转。

2、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图形。

3、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思考方法,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4、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时,确定主要对应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游乐名称卡片、组图卡(或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

1、(出示游乐园场景图。屏幕上展现各种娱乐项目:小火车、摩天轮、风车、缆车、转椅、滑滑梯、荡秋千、跷跷板。)你喜欢哪个游乐项目?(指名说)它是怎样运动的?生做动作,感受一下它们的运动方式。

2、你能按不同的运动方式把他们分分类吗?同桌可以商量商量(指名分类,并贴出卡片)

为什么这么分?学生说理由。

像小火车、缆车这样的运动,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平移)

谁来用动作表示平移?

像风车、摩天轮这样的运动,叫?(板书:旋转)

动作怎样表示?

3、(课件出示“想想做做1”)下面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用手势表示。

4、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5、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四人小组交流)

二、观察图形,深化认识

1、瞧,一座漂亮的小房子,(课件出示小房图)那它平移了几格,你是怎么看的?跟同桌说一说(师巡视)

指名交流,出现不同答案。(课件演示:点)

(3)多数同学是看平移前后的点之间有几格,这个方法很好,那么,究竟哪个结果正确?我们跟着电脑一起数一数。(课件演示:线图形平移过程)看,平移前在屋顶右边的点,平移后还在……?象这样的两个点,我们叫做一组对应点。(板书:对应点)

(4)请在你的小房图中也找到一组对应点,用红笔点出来,再数一数小房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根据学生说的,点击演示)一起数数两个对应点之间有几格。

(5)通过点一点、数一数,我们发现,要看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找……?

小结:……一组对应点,再数数中间有几格就行了。

2、鱼图、火箭图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呢?(完成填空,交流)

3、仔细观察这三组图形,在平移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物体或图形在平移前后只是位置发生变化,大小和形状是不变的。)

5、看图填空。(想想做做4)

三、绘制图形,巩固应用

根据这一规律,请你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

你准备怎么画?(指名交流,说清步骤)

(生动手画)

先画好的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要说清楚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

展示交流。(实物投影仪)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请生到实物投影仪前交流:先┅┅,再┅┅,最后┅┅。(肯定学生的多种画法)

2、画好之后,怎样检验?

3、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

想好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再动手。(师巡视、指导)

4、组图 (想想做做5改动)

今天崔老师给你们上课,非常高兴,想送给你们每人一幅画留个纪念,不过要你们动动脑,动动手才能得到它,愿意试一试吗?请你按照图形下的要求画出每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就能知道是什么了,赶快动手吧!

(生独立完成。展示作品:一帆风顺。)

四、游戏活动,拓展运用

平移和旋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不久,我国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上了天,叫?(神舟六号),它以每分钟行驶474千米的速度飞向太空,(放视频)在我国的航天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花样滑冰的赛场上我国的选手发挥出色,(视频)他们的舞姿多么的优美!还有美丽的小花图案等等,这些都运用了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动手又动脑,一定有(创造)。

那就请你把手中的学具,利用平移或旋转创造出像这样的图案?

展示,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教学后记:

平移和旋转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我创设了游乐园这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模仿喜欢的娱乐项目的运动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吸引学生关注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其次,根据学生的感知规律,让学生按他们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使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再通过交流讨论对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的认识就更加深刻。接着,让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运动现象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认识。

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进行平移,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是学生很难想出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数某个点或某条边移动的格数。在这个环节上,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猜测、交流,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但是,这毕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在没有经验可寻的情况下,对部分学生来说,的确有些难度,教师还是应该适时的点拨。让学生在书上找一组对应点,并数一数有几格的过程,细化了操作方法,学生掌握更加扎实到位。

课的最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图形利用平移和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图案的设计和欣赏,提高审美情趣,逐步发现数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对几何图形发生兴趣,学习数学的情感得到鼓舞。

平移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 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基本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2、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学习重点:平移的基本内涵与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平移特征的探索及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回忆游乐园内的一些项目,如:旋转木马、荡秋千、小火车、滑梯……

(引出第三章内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并进行初步分类,引出本节课研究内容:生活中的平移。)

2、观察图片中传送带上的电视机与手扶电梯上的人,回答以下问题:

(1)传送带上每台电视机做什么运动?手扶电梯上的人呢?

(2)传送带上的电视机的形状、大小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改变?手扶电梯上的人呢?

(3)在传送带上,如果电视机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cm,那么电视机的其他部位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

(4)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台电视机的屏幕分别记为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课件演示),那么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

二、探索过程:

(一)、平移的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举一些生活中平移的实例。

(二)、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

1、想一想:(课件演示)

(1)在上图中,线段AE,BF,CG,D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图中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2、归纳平移的基本性质:

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3、做一做:(课件演示)

(1)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的方向

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存在

的平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和一组全等三角形。

(2)图中的四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边长为2cm,能通过平移△ABC得到其它

三角形吗?若能,请画出平移的方向,并

说出平移的距离。

三、随堂练习:(投影)

填空:

(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cm得到线段CD,如果AB=5 cm,则CD=_____cm.

(2)将∠ABC向上平移10cm得到∠EFG,如果∠ABC=52°,则∠EFG=_____°,BF=_____cm.

(3)将面积为30cm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0cm,得到△MNP,则△MNP是_____三角形,它的面积是_____cm2.

图中小船经过平移到了新的位置,你发现少了什么?请补上。

四、知识拓展:(课件演示)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D

平移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三上P18参观饮料加工厂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判断平移和旋转运动。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拉动经验,初步感知

1、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展示),认识的就大声地说出来。

第一幅图:摩天轮; 第二幅图:旋转门; 第三幅:观光电梯

第四幅图:扶梯; 第五幅图:健身器; 第六幅:跳楼机

师:你能比划一下:这六种物体各是怎样运动的?(你先自己在下面试试)

第一幅图:摩天轮

第二幅图:旋转门

第三幅图:观光电梯

第四幅图:扶梯

第五幅图:健身器

第六幅图:跳楼机

2、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模仿得很像,比划得很到位,那么你能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给他们分分类吗?试试看。

谁来谈谈你的想法?

生1:我分了两类。摩天轮、旋转门、健身器都是转动的,我把它们分为一类;观光电梯、扶梯、跳楼机都是上下运动的,分为一类。

生2:我分了三类。摩天轮、旋转门、健身器是一类;观光电梯和跳楼机是上下运动的,一类;手扶电梯是斜着的,它自己分为一类。

3、总结提升

师:看来同学们都同意把摩天轮、旋转门和健身器分为一类,像这样的运动现象(师在黑板上画图示 )你们认为用什么名字来形容最形象?

生:旋转。

师:嗯,这个名字确实挺形象。(板书旋转在 上方。)和数学上规定的一样: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这样的运动现象叫做旋转。

师:对于扶梯、观光电梯、跳楼机三种物体的运动有分歧,用手势模拟一下它们怎样动的,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你觉得它们有没有相同之处呢?

观察和思考后,生:有。它们都不是在转动,虽然扶梯在向斜上方移动,跳楼机是上下在动,但它们都是直直地在移动。

师:说得多好!大家再来看看这三个物体是不是都在直直地、平平地移动。所以,可以把它们分为一类。

学生豁然开朗:真是这样的。

师:来,谁能也给这样的现象起一个名字?

生:老师,是不是叫平移呀,我以前好象在哪儿听到过这个名字。

师赞许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说:对,就是平移。(板书在 上)

4、动作体验

(1)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让学生说怎么做的)

(2)抽生示范

师:谁能用身体做一个旋转或平移的动作?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从后面走上来了一个神气十足的小孩,刚走到前面要表演,老师制止了他:“这位同学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前面来,其实他什么也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做,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一个动作,谁知道是什么?”)

学生一怔,但仅仅是非常短暂的一怔后,反应快的一些学生就兴奋地举起了小手并急不可待地说:“平移。”“他走到前面,就是平移。”其余的学生也恍然大悟。

哪位同学再上来表演一个与他不同的动作?抽一名女生。

(3)全体体验

同学们是不是都想做一个旋转或平移动作?好,现在我们都来试一下。不过,在体验的过程中,孙老师有一个要求:边体验,边感觉旋转与平移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起立!把凳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下面。准备好了吗?开始

平移,向左平移,向右平移,向前平移,向后平移。

再旋转。

感受不同吧?把你的感觉说一说。

为什么旋转时我们有点发晕,而平移时没有这种感觉呢?

师:说得真好。旋转时,我们的身体在不断改变方向,而平移时,我们的身体始终向前,方向始终不变。

二、联系实际、交流提高

1、判断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看大屏幕,请你判断一下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运动是旋转。

车窗、风车、小火车、滑板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

2、一起到饮料加工厂去找一下,打开课本18页,看情景图,有哪些现象是平移?有哪些现象是旋转?

3、这样的生活例子太多了

你早晨起来拧开水笼头,开关的运动是( ),水流的运动是( )。

除了这些,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平移或旋转的现象?(学生交流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事例)(电梯、游乐园里的旋转秋千、蹦极、升国旗、开关窗户、滑梯、钟表上的指针、自动玻璃门等)

三、巩固练习

课本自主练习2、3题,通过这两个题,让学生理解平移只改变了物体的位置,不能改变物体的方向和形状。

四、拓展引申、激发志趣

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了66米!是真的吗?

出示课件中的相关资料,教师进行讲解。

上海音乐厅建于1930年,是当时上海一流的电影院,1959年改成音乐厅,沐浴了70多年风雨的音乐厅,已经老态龙钟了,为了保护它,上海政府对它进行了整体平移,在一年的时间里,这座重达5650吨的音乐厅被升高了3.38米,向东南平移了66米,音乐厅面积增加了4倍。

这就是我国人民的智慧,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平移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

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1)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2)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3)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怎么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A:平移: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

B:旋转:大风车、摩一轮等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什么?

(2)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平移、旋转特征。

(3)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小结:通过观察,举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建立对平移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为揭示概念做好准备。

3、练习(课件出示P41页方格图)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们会移吗?(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4)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5)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们会移吗?

(7)判断哪一条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课件出示课本P43页第一题)

(8)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课件出示课本P44页第4题)

通过操作并说一说,比一比,这样手脑并用,学生效果就更明显。

二、综合练习

1、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课本P43页第三题)

2、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问题?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知识。

鼓励多种形式的学习,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课后活动应用平移和旋转做运动。

加深对新课的理解,用实践来感知平移、旋转的奇妙。

教学反思:

平移教案篇6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内容目标中的相关要求

能根据要求画出、摆出或者想象出平移、旋转后的图形,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学会分辨平移和旋转。

2、教材分析

教材从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使学生发现它们的运动规律及平移的方法,通过欣赏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受到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的本质。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出某种运动方式是哪种现象。

3、能说出生活中各种平移和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评价任务

任务1: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任务2: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任务3: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点动态修改

环节一

借助生活实际,引入新课。

孩子们能认真观察运动的物体,并能给它们分分类、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物体都在运动,老师就拍到一些物体的运动:

(1)每周一孩子们都穿着校服参加升旗仪式,红旗也在运动,它是怎样运动的?

(2)星期天孩子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吗?游乐园的转椅可好玩了,转椅也在运动,它是怎样运动的呢?

会把分类的想法和结果说给同桌听听。

环节二

探究新知。

孩子愿意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分享给全班的同学呢?红旗是直直的平平的在移动,这样的运动方式叫平移。转椅是绕着一个点或以一个轴为中心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叫“旋转”。会说出红旗属于一类,转椅属于一类。

学生会简单的列举一两个身边物体的运动。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探讨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那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出来。会举例,知道是平移还是旋转。

会正确分辨平移和旋转运动。

能判断出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如果是平移(课件展示:高空缆车、钟面、电扇,电梯、齿轮、飞机。)学生会自己动手分一分。

会根据老师的指示正确的平移。请一个孩子到黑板上来平移这张大公鸡的卡片。老师先贴在黑板上,听老师的口令,平移这张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确了,请你送给他掌声,明白吗?

会正确地平移。

环节三

实践运用能独立完成教材30页下面的“做一做”,利用学具,用平移的方式画一排小汽车。会正确地说出怎样的汽车学具的移动是平移。

能正确解决生活中物体的平移问题。

平移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重点:

1、体会平移的本质特征。

2、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

1、这个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2、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着 直线运动 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谈话,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复习掌握平移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

(1)怎样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小结:平移的关键:根据箭头观察平移的方向,采用找对应点的方法确定平移的格数。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步骤

(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或端点)

(2)按要求分别描出各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

(3)按原图将各对应点顺次链接。

3、平移的特点: 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

三、巩固应用P87做一做

四、总结

推荐访问:平移 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