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3篇
【实用】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实用】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方米,一*方分米、1*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能自选面积单位来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和*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信息窗1主题图)
师:小明家要买新房了,大家看,他们一家笑得多开心呀!观察画面,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1、师: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餐厅和厨房哪个大”这个问题吗?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比较房间地面的大小。
利用比一比或摆一摆的方法,自己尝试解决。
2、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做和,有什么发现。
3、师:厨房和餐厅和地面是有大小的,地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你能说说客厅、卧室的面积是指什么吗?
学生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摆,得到厨房比餐厅大。
4、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面积的理解。
活动二:
1、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晚厅的面积有多大?”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摆。
2、师:把你解决的办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3、师:大家用来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活动三:
1、认识*方厘米。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方厘米。
2、学生操作、感受。
(1)画出1*方厘米大的正方形。(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有1*方厘米。(3)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量身边较小物体的面的面积。
3、认识*方分米
师:请你量量桌子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操作,会感到太麻烦,质疑,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呢?
师介绍面积单位1*方分米,并感受它们的大小。
4、认识*方米。
(1)介绍1*方米有多大。(2)画出1*方米的大小。(3)让学生站一站,看大约站多少名同学。
课堂: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思考,回顾学习内容)
课堂练习设计:
第二课时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2、进一步感受1*方米、1*方分米、1*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能运用所学熟练地解决问题。
新授过程
1、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面积的意义及面积单位。
2、设计练习题注意以下几种题型。
(1)、估一估,选用合适的单位填空。这种题练习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估计题目中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同时,题目中要混有长度单位,要提醒同学们审题
(2)、动手操作的题目:
拼图游戏:用12个面积是一*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多少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小组合作拼一拼,记一记,算一算,说一说。
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出形状不同,面积相同的图像,这种题目更能加深同学们对面积的理解。
估一估。让学生估一估身边物体的面积。如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方米?这种题目可以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设计题。如请学生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大约是16*方厘米的漂亮花坛。(一小格代表1*方厘米)
3、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再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然后再进行解决问题方法的展示。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怎么制作轴对称图形了,下面检验一下哪组制作的最棒?
自主练习1.拿出课前剪好的图形折一折,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自主练习2.老师先剪一个,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然后再做后面几个。集体订正四、课堂: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什么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材简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 教学目标:
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和*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 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方厘米、*方分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方厘米、*方分米的学具。
六、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 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2)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两根尺子的比较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 “物体表面”的经验,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1. 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2. 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3. 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 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1. 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
2. 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
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 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 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 提出操作要求:
① 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 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 学生操作。
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A 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B 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长,再摆出宽,计算大小。
5. 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
6. 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 要求自学p73、p74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
③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 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方厘米的正方形,1*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方厘米、1*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方米吗?为什么?
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
⑤试一试:1*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实践运用。
(1) p74页做一做第1题。
(2) p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 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方米?
(4) 小资料:
① 有关美国首都和我国首都北京的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面积的资料。
② 广州市十年前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和广州市十年后人均绿化资料。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8-119页的内容,第119页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七的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方米、1*方分米、1*方厘米的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准备面积分别是1*方米、1*方分米、1*方厘米的正方形,教师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幻灯片。并准备幻灯机。
教学过程:
一、教学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
师让学生摸一摸课本的封面、文具盒的面、课桌的面,指一指黑板的面、门窗的面。
师指出:像课本封面、文具盒面、课桌面和黑板、门窗面等,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
2、认识*面。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指名摸一摸它们的表面,使学生感知它们都是*面图形。(板书:*面)
3、认识围成的*面。
师出示下面的图形:
让学生指出哪些图形是封闭的,哪些不是。告诉学生:封闭的*面图形叫围成的*面。(在“*面”前面板书:围成的)
4、认识表面和围成的*面的大小。
(1)让学生说说摸过的物体的表面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师指出:物体的表面、围成的*面图形,它们都有大有小。
5、师归纳面积含义。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
1、用重叠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用幻灯出示两个宽相等而且长相差很少的长方形,让生用眼观察它们的大小,当生不能判断时,师通过操作让它们重叠起来,让生分辨大小。
2、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用幻灯出示一个长9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让生判断它们面积的大小。然后师通过操作把图形分成同样大小的方格。让生通过数方格来比较大小。
3、认识面积单位。
师:在用数方格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分成的方格的大小要一样。我们经常使用的面积单位有三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1)认识*方厘米。让生拿出1*方厘米的图形,量一量它的边长,告诉学生: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方厘米。并让学生说一说周围有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接近1*方厘米。
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物体的面积。让生测量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并让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2)认识*方分米。(方法同认识*方厘米)
让生用1*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的面积。
(3)认识*方米。让生量一量黑板的边长,认识到一页黑板的面积正好就是1*方米。
让生观察教室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方米。并引导学生测量教室的地面面积。
三、练习
1、练习二十七的1、2题。
2、练习二十七的3题。“做一做”的第3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知道了什么是物体的面积,认识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让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大小。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教学目的: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面积单位,初步明确:1厘米、1分米、1米都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米尺、绳子和几个1*方厘米、1*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手势比划一下。
2、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用手势比划一下。
板书课题: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二、新授
1、比较1厘米和1*方厘米。
让学生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问:这是什么单位?用它可以测量物体的什么?
让学生拿出1*方厘米的正方形,问:这是什么单位?用它可以度量物体的什么?
并让生说一说1里面和1*方厘米有什么不同,师强调:1厘米是是长度单位,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方厘米是面积单位,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2、比较1分米和1*方分米。
让生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看看1分米有多长。再让生拿出1*方分米的正方形,摸一摸它的面,感觉一下它的大小。
让生比较它们的不同。
3、比较1米和1*方米。
指名说一说1米和1*方米的不同。
4、小结:
师:从上面的比较我们知道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不同的计量单位。测量物体的长短要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面积要用面积单位。
三、练习
1、做“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指一指课桌面的边长和面积。
2、做“做一做”第2题,让生说出横线上应填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
3、练习二十七的第4题,让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二十七的第5题,让生用4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书上的图形,在指一指它的周长和面积,并让生计量它们的周长和面积,问:它们的面积相等吗?周长呢?
5、练习二十七的第6题,让生自己在钉子板上围成,师生共同分析周长与面积的关系,从中归纳出:周长相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不一定相同,其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6、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先让生观察,再集体分析。
推荐访问:面积 教案 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3篇 面积及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案 《面积单位》教案
热门文章:
- 彩色鱼美术教案,大班彩色教案(优秀13篇)(完整文档)2024-08-18
- 2023最新安全教案大班免费,大班安全教案(模板12篇)【优秀范文】2024-08-16
- 冬至教案中班(汇总8篇)(完整)2024-08-16
-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及反思(优质10篇)(精选文档)2024-08-14
- 2023年度最新中班教案及反思(优秀11篇)(完整)2024-08-12
- 2023年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初中七年级,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汇总14篇)(精选文档)2024-08-12
- 一年级音乐教案湘教版(优质12篇)(完整)2024-08-12
- 最新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通用13篇)(完整)2024-08-10
- 2023年最新沙漠中绿洲教案中班(实用14篇)(范例推荐)2024-08-10
- 会变魔术水教案中班(实用11篇)(范文推荐)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