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观后感5篇
老兵观后感5篇
老兵观后感篇1
为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性修养,4月2日,根据党校统一安排,我和培训班的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沂蒙山区,追寻红嫂的足迹,接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场景、一段段故事真实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军民鱼水深情、一心向党的感人场面:“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沂蒙大姐”李桂芳组织妇女们双肩架起“火线桥”、“沂蒙母亲”王换于开办战时托儿所……我的内心一次次地被震撼,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党时时刻刻都赢得了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
正如陈毅元帅所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诚如斯言,是沂蒙人民用红薯、煎饼、小米养育了几十万人民军队,为人民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党章规定,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党群干群关系应该是一种鱼傍水、水傍鱼的“鱼水关系”。鱼儿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鱼,鱼水共生共存,关系密切而不可分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某些地方、某些部门、某些领导干部已经高高在上了,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动辄抱怨“老百姓太不听话了,动不动就与政府找麻烦”,党群干群之间已经格格不入、不能共生甚至对立。对此,我们要高度警惕,坚决防止“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
一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习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始终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是要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切实实帮助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三是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监督意识,自觉接受监督,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把自己置身于群众监督之中,认真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为民履职尽责。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大力发扬沂蒙精神,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党群之间的“鱼水关系”落到实处,永远保持清正廉洁操守,树立一个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老兵观后感篇2
这些老兵用生命书写着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但这些真实的历史片段却往往不被当今的人们所了解。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正是中国近百年所经历的巨大制度变革和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写照,是民族从愚昧、狂热走向理性、文明的记录。这些老兵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军人刚毅、忠贞的气质依稀可见,对生活还是那么热爱,还渴望着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余生——尽管他们甚至卧床不起。他们为民族、为社会付出的是那么多,但却听不到任何索取的声音,尽管他们至今生活依然贫困,大多疾病缠身。你听不到任何抱怨,尽管他们遭受了几十年常人难以忍受的歧视和苦难。这就是当今你所见到的最可爱的人——抗战老兵。
他们如今的境遇,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酸楚,还有感动、敬佩、自省,甚至自责——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他们晚年的处境。他们那种吃苦耐劳、忍辱负重、遭受冤屈却从不抱怨、三省吾身、从不索取、甘愿为社会默默无闻地奉献一生的高尚品格,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荡涤着心灵深处的污泥浊水,穿透狭小的自我和迷雾,恍惚感觉到心灵深处屹立着一个慈爱、可敬、可亲、刚毅而高大的老父亲。如今,人们又想起学雷锋,可我突然发现:在雷锋身上似乎看到了你的身影。
亲爱的抗战老兵,你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父亲,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你伟岸的身躯、高尚的品格和执著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树立了一块永不熄灭的灯塔,穿过迷雾,穿越时空,照亮子孙的前程……有人说,当下中国精神能源枯竭,可我认为你就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大的永恒的引擎!
啊,抗战老兵,普通而又伟大的老父亲!
老兵观后感篇3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市住建局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山东之行的主题教育学习,缅怀革命先烈、感受革命传承、感悟沂蒙精神。在5天的学习中,我们一行先后参观了孟良崮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革命纪念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台儿庄纪念馆,参加了《从沂蒙精神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专题教学,观看了《英雄孟良崮》教学片,聆听了《沂蒙母亲和她的女儿们》等革命事迹,形式多样、紧张充实的学习让我启发良多,认识了死守秘密抱子牺牲的年轻妈妈陈若克,乳汁救伤员的红嫂原型明德英、拥军支前模范王步荣等沂蒙红嫂,感受到沂蒙人民最后一匹布做军装、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深情,体会到革命先辈为了创建新中国无私无畏的奉献,即便是以生命为代价。
短短的五天,听不完沂蒙红嫂千千万万的感人事迹,看不完这块红色热土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所听所看、所思所想,无不体现党政军民生死相依、党群水乳交融的血肉联系,这进一步坚定了我的理想信念,深化了我对群众观念的认识。
一是以沂蒙精神为动力自觉践行群众路线。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精神是共同信念、共同目标和共同命运,把党和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结成了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这是今天党群关系的感情基石。今后,要时刻牢记党之所以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党始终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要加深对党的历史的学习,要系统的学、透彻的学;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要自觉服务群众,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二是以沂蒙红嫂为激励大力弘扬奉献精神。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红嫂几乎承担了作战部队所有的后勤工作,她们共做了315万双军鞋、122万件军衣,碾米碾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参战20万人,救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瓦解敌方9.8万多人。这一个个惊人的数据,是真心实意军民鱼水情的具象表现,无不体现着沂蒙红嫂“爱党爱军、忠诚坚韧、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革命内涵,正是这样无私、默默的奉献使得红嫂精神在历史的沉淀里更加丰满厚实。这种无私奉献的红嫂精神在今天依然十分重要,要一如既往地继承和发扬。
每一个到过沂蒙山、听过沂蒙曲、见过沂蒙人的人,都会情不自禁想到沂蒙精神,这是她令人神往的魅力所在。战争的硝烟早已殆尽,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沂蒙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弥久长存。
老兵观后感篇4
有一束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土地;有一团火苗,跃动在北方高高的雪山上;有一团烈焰,总是熊熊燃烧令野兽远离我们的家园。这束光华、一团火苗、一团烈焰就是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永远不会忘记的人——军人。
老师把他打得青春献给了教育,而那些军人是把他们的青春献给了祖国,他们一生都在为祖国做事。他们生,为祖国而生;他们死,为祖国而死。他们深深地爱着祖国,他们不是空谈“爱国”的演说家,他们是一批批实干家,用他们实干的精神和实干的行动来谱写祖国的一个个新篇章。从早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现在航母研制成功,那一个不是军人们努力付出的结果?
军人们和我们同样生活在一块土地上,沐浴着一样的风雨,享受着一样的阳光,但是他们和我们截然不同,他们对祖国所作出的贡献,要远远大于我们的。他们一定总是固执的认为:祖国是水,他们是鱼;祖国是树,他们是叶。他们是祖国的一部分,永远都不可能离开祖国独立生存;祖国少了他们一定不在会沸腾、繁荣,一定会一步步走向枯萎、毁灭。
有人说,我们一切的美好生活都是上帝给的。我要说,军人们就是我们的上帝,是他们给了我们平静、美好的生活。
让我们怀着对他们崇高的敬意,向他们致以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意:
向军人们,敬礼!
老兵观后感篇5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临沂时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关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7月23日—8月3日,局机关党委分两批次组织所属党员干部等赴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性教育活动。在沂蒙党性教育基地的3天时间里,培训人员先后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等教学点,聆听临沂市委党校庄纪旭教授《从沂蒙精神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专题辅导报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范例—刘少奇1942年山东之行的贡献和启示》辅导报告,组织重温了入党誓词、集体学习党章、观看了《沂蒙六姐妹》教学电影等。大家仿佛置身于当年那段血雨腥风的年代,真切感受到战争年代我们党和老百姓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真挚情感。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国民族谋复兴。沂蒙精神根植沂蒙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沃土,历经战争年代的洗礼,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时期的考验,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光辉精神财富,同时又是在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深化拓展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精神主要表现为接受党的领导,对党无比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共产主义信仰无比坚定的思想品格和对祖国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其内涵是立场坚定、无私奉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精神主要表现为战天斗地、艰苦创业;改革开放以来,沂蒙精神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新的发展,主要特点是开拓创新、敢为人先。1997年沂蒙精神被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2002年,其内涵又被扩展为“爱党爱国、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懈奋斗、无私奉献”,但不管怎样沂蒙老区人民对党的伟大信仰无比坚定和对党的崇高事业无限忠诚,以及人民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内核”和“精髓”始终没有变。“忠诚”反映了人民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军队无比热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无比坚定的思想品格,体现了沂蒙人民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奉献”体现了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做践行沂蒙精神的带头人。一要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沂蒙精神“内核”展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和党的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从根本上反映了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追求。新时期弘扬沂蒙精神,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着力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牢固确立和不断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党和人民事业必胜的信念,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始终满怀豪情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二要保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沂蒙精神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所蕴含的实践意义,在于弘扬和发挥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作用。新时期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加强沂蒙精神关于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宣传和教育,不断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就要把弘扬沂蒙精神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单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要在实践中实现弘扬沂蒙精神的时代化社会化大众化实践化。三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沂蒙精神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服务对象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这既是我们党崇高信仰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群众工作宗旨和传统优良作风的根本体现。沂蒙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建立在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新时期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根本宗旨,时刻遵循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个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认真贯彻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干让老百姓满意的好事实事,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推荐访问:观后感 老兵 看完老兵的观后感 你好老兵观后感 致敬老兵观后感 老兵回家观后感 老兵无悔观后感 老兵宣讲观后感 看望老兵感受一段话 我是老兵观后感 看完老兵你好的观后感 老兵读后感
热门文章:
- 2023年度《平凡的世界》观后感800字6篇(范例推荐)2024-08-06
- 《神舟二号》观后感6篇2024-08-06
- 2023年cctv《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5篇2024-08-06
- 看榜样观后感7篇2024-08-05
- 2023年度看《哥,你好》观后感6篇(2023年)2024-07-23
- 《玩具总动员》观后感11篇2024-07-22
- 2023年逃家小兔观后感中学生优秀5篇2024-07-20
-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3篇2024-07-20
- 2023电影《雷锋》观后感作文9篇2024-07-20
- 2023年新闻大求真溺水观后感6篇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