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完整)
2023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 我是一个与体育和奥运结缘15年的体育爱好者,也是一名与北京2023年冬奥会颇有缘分的青年志愿者。与奥运结缘是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期间,当时在家里的电视机上看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
我是一个与体育和奥运结缘15年的体育爱好者,也是一名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颇有缘分的青年志愿者。与奥运结缘是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期间,当时在家里的电视机上看到*一次次升起,内心的爱国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而此后竞技体育的魅力使我对体育、对奥运的感情渐渐由喜欢变成了热爱,最后上升为一种情怀。而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结缘也是源于一次志愿者活动,2015年花样滑冰世锦赛在*上海举行,当时正值京张联合申冬奥的关键时期,这次赛事的举办成果是申奥的重要考核标准,而当时正在上海求学的我很幸运地当选为这此赛事的志愿者,并为申奥贡献了自己的微薄力量。同样,怀揣着对冬奥事业的热爱,我开始了冬奥组委前期驻会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我工作的部门是北京冬奥组委的监察审计部,工作职责是协助部门开展综合协调工作,工作任务并不繁重,但需要细心与耐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在实践中学习业务知识,比如在对部门的文件整理工作中,我学习到了请示、通知函等不同公文的区别,规范了公文的格式和写作风格;在投递和传送文件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北京冬奥组委的组织架构,锻炼了沟通交流技巧。而作为监察审计部的一员,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每一名冬奥人为实现“廉洁办奥”的目标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参与志愿者服务,奉献的是汗水,体验的是感动,净化的是心灵,收获的是快乐,提升的是境界,实现的是真正的人生价值。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有机会与我热爱的冬奥事业共同成长,对这份事业的情怀和责任感,是我不断付出和奉献的动力。能够成为一名前期驻会志愿者参与到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中,于我而言,是一种梦想可及的感觉,在接下来的志愿者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正能量,希望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冬奥会的`筹办工作,也希望我的青春理想在冬奥志愿服务工作中闪光!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2
随着音乐的变换场地光线的变化,24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轮滑演员和24个带着透明冰屏的智能机器人,象征着第24届北京冬奥会。他们借助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换,在舞台上滑出漂亮的曲线轨迹,与智能机器人相映成趣,带来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现场响起了《歌唱祖国》的熟悉旋律。
在现场轮滑少年和智能机器人以及现场灯光精彩演绎了“*结”“龙凤呈祥”等精彩画面,也向世界展示了*的大飞机、高铁、长城、共享单车等高科技,同时,向全世界人民发出了诚挚的邀请,2022,相约北京。北京八分钟涵盖*文化历史,人文情怀,经济科技和胸怀肚量。由国家到世界,无不在向全世界宣布这就是大国——*!
此刻冰与雪的热恋,此刻见证我们如火的.热情。四年之后,2022北京冬奥会将是华夏儿女的共同祈愿,也将是全世界共同期盼的国际盛会。届时奥林匹克之火将点燃到每个热爱体育同胞的心里。
相约2022,相约北京,冬奥之花将在冰雪世界热情绽放,我们用最圣洁的舞蹈、最真挚的热情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相聚北京,一起在圣洁的天地中,完成共同的梦想。
短短8分钟,向世界展示了*的大国风范,来自各行各业的祝福,向世界宣告了*人民的热情。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阅读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1)
——2022年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3篇
2022年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
2022年的冬天将迎来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两个十分可爱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也将来到我们的身边。他们两个因为同样热爱运动成为了好朋友,我也非常想和他们成为朋友。
“冰墩墩”是一只聪明、活泼、热情的大熊猫,他对每个人都充满了友善,他非常强壮喜欢各种运动。“雪容融”是一个温暖、友爱、充满勇气的灯笼,他点亮了残疾运动员梦想的"道路。他们都很擅长运动,尤其在滑雪、滑冰等冬季运动项目上。
我也很喜欢滑冰,很想像他们一样滑得那么好。于是,我找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向他们表达了我的心愿,他们非常热情地答应了。我们来到了滑冰场,穿上了滑冰鞋,开始练习。第一次滑冰的我根本站不住,不停地摔倒,摔得我真的很疼,想要放弃。这时“冰墩墩”和“雪容融”向我走了过来说:“每一项运动都不简单,你可知道每一位运动员都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流下了多少汗水,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只有永不放弃的精神,才是运动的精神。”听了他们的话,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运动员的不易,也觉得自己不应该遇到一点挫折就想要放弃,于是,我鼓起勇气决定继续练习。“冰墩墩”和“雪容融”扶起了我,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拉着我的手,带着我一起滑,一圈、两圈、三圈……从慢到快,那种在冰上自由飞翔的感觉,让我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向往。这时,他们悄悄松开了我的手,滑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才惊讶的发现,我居然可以自己滑了,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看向他们,我们都笑了。
从这一刻起,我爱上了滑冰,我要努力练习,有一天我也要成为一名滑冰运动员,长大以后为祖国争光。“冰墩墩”和“雪容融”不愧是吉祥物,他们给了我帮助,给了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成长,谢谢“冰墩墩”和“雪容融”,你们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
2022年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2
你知道吗?2022年的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冬奥会的吉祥物是“冰墩墩”一只非常可爱的酷似航天员的.冰晶外壳熊猫!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叫“雪容融”,是2022年冬季残奥会的吉祥物。别看我是一个小灯笼,但是我很喜欢滑冰和滑雪,也特别喜欢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当我听说即将召开的冬奥会吉祥物是熊猫外形的“冰墩墩”时,真的是按捺不住对他的喜爱。
令人惊喜的是,有天早上我出门去玩,不经意间看到远处有一个酷似“冰墩墩”的身影,我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仔细定睛一看,呀,真的是“冰墩墩”!我赶紧跑过去,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说:“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叫冰墩墩。”
我对“冰墩墩”讲述了自己对滑冰和滑雪的热爱,谈到了自己初学滑冰和滑雪的种种困难。“冰墩墩”得知我非常羡慕冰雪运动员的冰上英姿,他鼓励我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你能坚持你的爱好,克服困难,相信有一天,你自己也能在冰雪滑道上一展雄风!”
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也对“冰墩墩”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是将*国宝熊猫的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健康活泼的熊猫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冰晶外壳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现代科技的特点。“冰墩墩”的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你们知道吗?“冰墩墩”的左手掌心还有一个漂亮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
愉快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傍晚,“冰墩墩”要离开了,临走之前,他举起有漂亮红心的左手和我再见,对我说:“我会想你的,期待我们再次相见!”我依依不舍地对“冰墩墩”说:“我们一定会再见!”最后,我们约定在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赛场再次相见!
2022年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3
在寒冷、遥远的东方,有只可爱的灯笼宝宝,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雪容融”。她善良又勇敢,总在人们迷路的时候及时赶来,用明亮的灯光为大家指引方向。人们纷纷称赞她有爱心,这些称赞声甚至传到了月亮上,一只熊猫的耳朵里。
“冰墩墩”是一只来自未来的航天熊猫。他穿着冰晶航空服,戴着五彩光环头盔,正在执行太空探索任务。他拿着高科技的智能望远镜,一下就看到了灯笼宝宝那小小的、红红的身影。“冰墩墩”不相信,他想:那么小的个头怎么能帮助人呢?他太好奇了,于是启动航天器,飞向地球一探究竟。
糟糕,航天器落在了冰川区,刹车失灵了,航天器不受控制,眼看就要滑向悬崖了。“冰墩墩”急得满头汗,不停发出求救信号。就在这时“雪容融”来了,她不顾危险奔跑在前,用火红的灯笼指引着航天器,“冰墩墩”获救了,他安全地停在了白茫茫的雪地里。
“冰墩墩”满心感激,他明白了力量大小,不是由个头大小决定的,只要有爱心、有勇气、敢于挑战,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冰墩墩”和“雪容融”成为了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帮助有困难的人,一起探索太空,一起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朋友,如果你也喜欢他们,欢迎你到*来,和他们一起滑冰、滑雪,在这冰雪的世界里,挑战自己。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2)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范文150篇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范文1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由*举办的国际性奥林匹克赛事,于2022年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北京赛区承办所有的冰上项目,延庆赛区承办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项目,张家口赛区承办除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项目。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发布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10月18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希腊成功点燃。10月20日,北京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11月15日,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全新MV在全*台正式上线。12月31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元素正式发布。
2022年1月17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北京冬奥会竞赛日程终版。1月22日,国际奥委会*巴赫抵达北京开始相关活动。1月30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育代表团旗手确定,由高亭宇、赵丹担任。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中央**总*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在开幕式上“冰雪五环”破冰而出,破冰寓意打破隔阂、互相走近、大家融为一体。2月6日,国际奥委会*托马斯·巴赫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冬奥会创造了历史,为奥运留下了一套全新的标准,将开启全球冰雪运动新篇章。”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范文2
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02月04日至2022年0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历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张家口同为主办城市,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第三次举办的奥运赛事。
北京张家口奥运会设7个大项,102个小项。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北京成为奥运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也是继1952年挪威的奥斯陆之后时隔整整70年后第二个举办冬奥会的首都城市。同时*也将成为一个举办过五次各类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
2008年*北京申办到了奥运会,对于我以及所有国人来说都是既激动又骄傲的。因为,这是我们*人心中的“*梦”。
眼下,北京已经申办成功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我想这又是一次展现*的辉煌和进步的.时刻。*人绝不能错过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这也是一次千万人心中“*梦”的实现。
在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异常的激动与兴奋。当我看到一幕幕精彩的画面,看到活字印刷,看到一卷卷画轴,看到漂亮的烟花脚印,我被深深的震撼到了,尤其是看到点燃奥运火炬的那一幕,我禁不住想哭。
国运兴衰,匹夫有责,勿忘国耻,勤奋拼搏,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建设伟大的祖国,让我们祖国拉开新的篇章,实现一个又一个的*梦。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范文3
我因为对篮球运动的"痴迷,进而对其他所有的运动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喜欢和了解。当2022年逐步走近,我的心里对明年在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也满满地期待。
奥运是什么?我觉得那是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极限,赢得了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人们为胜利所鼓舞,为失误而遗憾,为参与而自豪。
亦如我在篮球场上进攻、防守,为得分欣喜雀跃,为失败懊恼悲伤。挥洒的汗水以及与队友默契的配合,从来都是我快乐的源泉。每一次认真的运球、投篮,每一次在赛场上的来回奔跑,每一次大比分落后时的坚持,队员之间相互的激励,蹙紧的眉头和坚毅的眼神……奥运的赛场上,人人不都是如此吗?
没一个冠军,是在舒适安逸中得到。当人们惊叹于运动员的辉煌时,却很少关注他们的日常。残酷的训练,枯燥无味的坚持……然而他们乐在其中,风雨无阻,勇往直前,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将泪水洒在了训练场。他们在自己热爱的项目上废寝忘食不断拼搏,从中得到运动的乐趣。他们怀着为国争光的理想,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当*奏响,所有的苦和累,在这一刻,凝结成甜甜的泪。
明年,在鸟巢,在张家口,这些冲破寒风,迎向冰雪,将汗水无数遍挥洒的健儿,将向世人明证:成功源于坚持。
而我,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在遥远的地方向着你们致敬。
即使不在体育赛场上,我也要将奥林匹克精神传扬。我在中考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如同你们在冰天雪地的赛场,满怀激情,满怀对胜利的渴望,不断地挥洒汗水,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每一名冬奥运动健儿,就是一朵在冰雪中绽放的梅花,寒风与冰雪,不过是淬炼其品格罢了。
在寒雪中,我将以“积睦步,行万里”的姿态,好好学习,为自己加油,为你们加油,为*加油,为2022年冬奥会加油!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3)
——2022北京冬奥会项目观后感150篇
2022北京冬奥会项目观后感1
你知道吗?2022年的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冬奥会的吉祥物是“冰墩墩”一只非常可爱的酷似航天员的冰晶外壳熊猫!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叫“雪容融”,是2022年冬季残奥会的吉祥物。别看我是一个小灯笼,但是我很喜欢滑冰和滑雪,也特别喜欢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当我听说即将召开的冬奥会吉祥物是熊猫外形的“冰墩墩”时,真的是按捺不住对他的喜爱。
令人惊喜的是,有天早上我出门去玩,不经意间看到远处有一个酷似“冰墩墩”的身影,我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仔细定睛一看,呀,真的是“冰墩墩”!我赶紧跑过去,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说:“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叫冰墩墩。”
我对“冰墩墩”讲述了自己对滑冰和滑雪的热爱,谈到了自己初学滑冰和滑雪的种.种困难。“冰墩墩”得知我非常羡慕冰雪运动员的冰上英姿,他鼓励我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你能坚持你的爱好,克服困难,相信有一天,你自己也能在冰雪滑道上一展雄风!”
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也对“冰墩墩”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是将*国宝熊猫的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健康活泼的熊猫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冰晶外壳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现代科技的特点。“冰墩墩”的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你们知道吗?“冰墩墩”的左手掌心还有一个漂亮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
愉快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傍晚,“冰墩墩”要离开了,临走之前,他举起有漂亮红心的左手和我再见,对我说:“我会想你的,期待我们再次相见!”我依依不舍地对“冰墩墩”说:“我们一定会再见!”最后,我们约定在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赛场再次相见!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4)
——2022冬奥会项目观后感3篇
2022冬奥会项目观后感1
“北京”,当国际奥委会*宣布2022冬奥会的举办地时,整个神州大地沸腾了!全国人民欢呼雀跃,冬奥来了!
作为一个10后,我错过了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但有幸赶上了2022年的冬奥会开幕式!更幸运的是今年的冬奥会和春节不期而遇。
我们全家像守候春晚一样,看完了整场冬奥会的开幕式。而让我印象深刻的节目也有很多。
《立春》表演让我过目不忘。春风轻拂着嫩草,这些草儿沿着风向飘动,灵活至极。我一开始以为是用全息投影,可是当镜头拉近时,才发现是一群人抱着如同树干一样粗的荧光棒努力挥舞。我想他们一定练了很多遍,不然怎么能把那么粗的荧光棒挥举自如呢?
冰立方的“破冰”仪式让人惊艳!它是运用实时捕捉、裸眼3D等多种演艺设备和技术合作完成。一开始大屏幕上只是呈现出黄河之水奔腾而下,后来这些水合成了一个*整光滑的冰立方。冰立方上面显示出历代奥运会的地点和标志,最后定格在2022年*北京!随后冰球撞向冰立方,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从冰立方中雕刻出来。“破冰”寓意着打破隔阂、互相走近,大家融为一体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跃然浮现,诉说着最真挚的希望和憧憬。
开幕式上最受瞩目的部分莫过于“点火”。听妈妈说,2008年的奥运会是运动员从空中走过去点火。这次则采用“微火”方式,由多名运动员将火炬交替传递。最后由今年参赛的两名运动员把火炬插在由各个国家名字组成的大型雪花中央。这个设计简约而有创意,小小火苗传达了低碳环保的理念。
看完历时100分钟的冬奥会开幕式,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作为*人的自豪!
奥运会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把这种奥运精神融汇到学习生活中。只有我们更快、更高、更团结,祖国才会更强大!
我相信,2022年*奥运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2022冬奥会项目观后感2
从一块冰,一朵雪花,到一个创意无限的点火仪式,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简约、浪漫、童真、唯美的开幕式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奥运五环下,*人的冰雪智慧凝聚成巨大力量,书写着古老与现代、简约与精彩的奇迹。
“每个国家一朵雪花”
“2022个孩子,2022个无人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幕式工作部演出策划主管陈婧玮在工作日志上留下了这样的字迹,她记录的是和*鸽环节的最初设想。日志写于2019年10月。
像这样的工作日志,陈婧玮记了整整5本,它见证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诞生过程的日日夜夜。一边翻看笔记,陈婧玮一边盘点:“仅从去年3月29日到今年2月3日,总导演张艺谋参加的会就有209次。”早在3年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就开始了前期准备,那时全国人民尚未得知冬奥组委的官宣消息。彼时,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还未拍摄完成,他已与团队启动了创意程序,那是各种理念、观念的碰撞,到底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要讲一个怎样的奥运故事,成为一个巨大的悬念。
在悬念被不断破解的日子里,张艺谋的初衷早已明晰:“*古代,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已经讲过了,我们这次能不能以现当代为主,以新时代为主,要更能凝聚在我们*人的精神和胸怀上。”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日子,视效总监王志鸥至今也为之动情,“一开始,大家就想要做与众不同的开幕式,我们想能超越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只有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王志鸥记得,2019年8月23日,刚刚结束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第二次彩排,张艺谋就启动了冬奥会开幕式创意会,如何做点火,如何做奥运五环被率先提出来。
美术总监陈岩曾是2008年奥运会主创团队成员,他此番再次成为了伟大创意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张艺谋总导演当时在电话里跟我说,要讲一个关于冰的故事。”陈岩一下子感到热血澎湃,这和他的想法一拍即合,“不要多余的东西,一块冰,一朵雪花,一笔就能画出地球来。”初始方案很简单,获得了冬奥组委一次性通过。
张艺谋还原了奇妙创意的诞生,“我们一直在讲一朵雪花的故事,运动员入场式的引导牌是个发光的雪花,上面写着国家的名字。”他说,这朵雪花完成一系列的变化、转化,最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火炬。“每个国家一朵雪花,每朵雪花汇聚到北京,最后成为一朵最璀璨的雪花,成为历届冬奥会最独特的火炬,90个国家和地区的名字全部在上面。”张艺谋说,历届奥运会很少看到这样的设计。
讲一个伟大*的故事
陈婧玮的工作日志还写下了“万物复苏,生生不息”等字眼。讲一个伟大*的故事,自始至终被开幕式主创团队孜孜追求。
从2008年奥运会到2022年冬奥会,张艺谋团队一直坚持*传统美学。陈岩道出玄机:“在开幕式上,看起来只是很简单的一块冰、一朵雪花,但将留白变成了空间,巨大的空间是靠*式的想象来填充的。”对此,张艺谋也有一番明确表达:“这次不像2008年奥运会,有专门板块来展示中华文化,因为要‘简约’,没有这个机会,那就要把中华文化的信息化解到各个方面。”开幕式的一个个细节无不阐释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故事的开篇由二十四节气起笔,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变身为“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文学统筹于蕾回忆,当第24届冬奥会、2月4日正值立春和二十四节气这些元素碰撞在一起时,当灵感迸发的那一刻,主创团队成员都很兴奋。“张艺谋总导演还主张选用古诗词、谚语,他说,再也不会有哪个国家用古老的诗歌来做倒计时了。”网友拍摄的郑州高铁站动车出发酷似惊蛰万物复苏,也给主创人员带来灵感,外拍团队于是用镜头捕捉一个个生机盎然的*画面。最终,充满*当代气象的动感画面与二十四节气、古诗词相互呼应,端庄大气的倒计时环节将古老*与现代*传达给了全世界。
开幕式上,满目春色将希望、积极、昂扬播撒进了全场。当被问及开幕式主色调时,张艺谋回答说“绿色”,他说:“*人讲的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讲的是生生不息。我们在开幕式不仅要讲冬奥会,还要讲*人的时间观、宇宙观,尤其是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大环境下,生生不息的概念非常重要。”
*元素贯穿始终。一滴*水墨晕染开,幻化成黄河之水天上来,铺满全场,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浸入寻常百姓家的*元素也扑面而来,张艺谋说:“演唱奥运会会歌的大山里的孩子,他们身上的服装就有‘虎头’纹样,演唱主题歌的孩子们服装的图案,是河北的窗花,窗花上写着和*。”此外,还有引导牌上的*结雪花、运动员入场式“中华之门”“吉祥之窗”上展现的*传统纹样等等。
*故事当仁不让的主角是*凡而伟大的*人。彩排中,让分场导演陶雯婷感动的是,*传递环节中,有176名代表,他们中有56个民族的代表,还有京津冀地区各行各业的"代表。当*传递到全国优秀*员盛阿伟、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全国道德模范郭万刚、“七一勋章”获得者*江·吾买尔、航天英雄景海鹏、戍边英雄祁发宝手中时,陶雯婷注意到,“72岁的许振超先生颤抖着双手传递*,他说,我就是很激动。”
科技让故事讲述更硬核
在陈婧玮的工作日志中还记录了五环、冰立方这样一组数据:五环长度、宽度、厚度为19米×8.75米×0.35米;冰立方长度、宽度、高度为22米×7米×10米,晶莹剔透的五环、冰立方蕴藏着*科技的力量。
*航天科技集团接到开幕式任务后,将之作为与北斗工程、探月工程同等级别的重大任务,迅速组建了技术团队与管理团队,这家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几年间甚至有近10万人投入进来。
去年1月,鸟巢地面舞台的正式进场施工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技术保障处副处长刘奇说,当时鸟巢挖掘了一个100米×62米、主体深度达10米的巨型地仓。经过航天科技集团工程人员几个月的努力,鸟巢架起总重量约5000吨、装机功率约2000千瓦的巨型舞台,而中心则是直径16米、重约300吨的圆形升降舞台。地面舞台上还铺设了上万*方米的LED地屏,这也是世界大型演出中面积最大的LED地屏。“地面舞台、地屏等舞台装置项目在去年10月完成安装、调试、验收等,随即大家就马不停蹄地配合演员进行现场排练的技术保障工作。”刘奇说。
航天科技集团还完成了冰瀑、冰立方和五环装置、威亚以及主火炬台等大型装置。仅是为了五环的完美呈现,过程就颇为艰辛。刘奇透露,五环为LED装置,因为需要供电,最开始电线从底部往上走,但这样的外观被导演要求“整改”。技术人员又将两根绳子挪到五环外侧,“结果,为了完成五环起吊过程,从下午6点到第二天凌晨3点,起吊了三次才成功。”刘奇揭秘道,为了让五环上升更稳妥、更安全,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试验,最后将五环总重量控制在3吨以内。
刘奇说,为了让五环持续发光,初始阶段,当五环上升时,电线卷起并收入一个2米×2米的收线框内。现场排练时,这个外观形象挨了批。“我们再将框拆掉,对电池进行扩容。”外观简洁的五环内部“沟壑纵横”,铝合金骨架内排布着密密麻麻的电源线、信号控制线等。技术人员重新精心排布,留出更多空间放入新增电池。同时在低温实验室进行电池低温试验,以保证即便在零下20摄氏度环境下也能持续稳定供电,满足长时间五环吊装展示的需要。
开幕式上,甚至大胆使用了一些最新技术。冬奥会开闭幕式实时交互特效团队负责人、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院长童雷说:“在大型演出中,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交互特效还是首次使用。”和*鸽环节,孩子们踩着脚下的雪花嬉戏、奔跑,这正是对场上670人进行实时跟踪,并将实时效果呈现在每个人脚下而实现的。
童雷透出了谜底:“我们为此采用了人体识别与跟踪技术,该技术采用英特尔的人工智能识别算法,进行人体识别与定位。”原来,四台高清摄像机先将场上每一位演员识别出来,同时定位其位置信息,进行实时跟踪。接下来,再将每个演员在场上位置的精准信息,传递给采用交互引擎技术的实时渲染呈现系统,“这个系统利用捕捉系统提供过来的位置信息,把预先设计好的视频效果,精准呈现在演员脚下,这样就能形成如影随形的效果了。”
童雷透露,为了技术攻关,北京电影学院摄影棚搭建了一套演示系统。最初是想实现逼真倒影效果,但计算量太大,实时追踪只能追踪不到20个人。“后续不断磨合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进行了调整,从仿真倒影转换为实时交互特效,计算量降低,效果也更出色。”事实上,致敬人民环节中也使用了该特效,24位轮滑运动员滑到哪里,就会把哪里的雪推开,推开的雪路上映现出“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这一场景令人震撼。
光影艺术展现无限魅力
“43秒!”陈婧玮在工作日志上记录了冰立方升起、降落的时间,各种精确到秒的数字,在她的日志中记得密密麻麻。
北京酒仙桥,黑弓办公区,一台台电脑前,是一张张专注的面孔,过去的几年,这家公司的200余人投入到开幕式的数字内容制作中,不分昼夜。
王志鸥向我们展示了开幕式的数据量——开幕式所有环节做了共5800多秒、29万帧数字内容,鸟巢地面即冰面分辨率为14880×7248,鸟巢竖屏即冰瀑分辨率为2560×7328,整个开幕式视觉效果数据量约等于15个IMAX的制作量。这在奥运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王志鸥和众多视效艺术家、机械工程师、程序员合力在开幕式现场创造了一个个视效奇观。在五环破冰而出环节,冰瀑上出现一滴*水墨,这滴水墨就做了上百版,王志鸥说:“我们运用AI图像算法,机器学习了大量*传统水墨画,制作水墨纹理特征模型,以此生成风格化的山水图像。”他透露道,水墨幻化为黄河之水天上来,并不是简单还原水流的效果,而是水纹中要透出*画的感觉。
上升又降落的冰立方,这是王志鸥带领团队设计的三维数字装置,实现了技术创新的五面裸眼3D效果。24道激光射向冰立方,在巨大的冰立方上雕刻历史,从往届冬奥会一直到北京冬奥会。王志鸥说,冰立方里,神来之笔描绘出各种冰雪运动,从第一笔开始一直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这些神来之笔是由北京印刷学院水墨动画专业的师生用水墨动画一帧帧创作而成的。这也是奥运历史上首次以水墨风格呈现冬季运动项目。
为了实现激光和光影互动,在内容制作上,视效团队遇到不少挑战。王志鸥透露,视效团队做了两万多张效果图,“我们开发了一套程序,能把每一秒的视频信息变成点位信息,这样激光就能围绕五环进行转动。”因为激光机器距离冰立方上百米,激光的调焦很难精准,从每天晚上十点开始到凌晨两三点,技术人员都要一次一次地进行调试,直到点位精准。王志鸥说,随着技术测试的深入,为保证机械设备在43秒内完成上升,冰立方的尺寸也进行了优化调整,最终将高度降低为10米,保证了最终的完美呈现。
想到这几年的日日夜夜,王志鸥落泪了,他的泪珠在寒夜中闪闪发光,那里面饱含了*青年以及作为一名*数字科技艺术开拓者的自信与勇气。“从小我就有个梦想,想以自己的方式让全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现在终于有幸获得这个机会,在冬奥会这个世界舞台上展现*科技艺术之力。”
不再用人海战术
在陈婧玮的工作日志中,还记录了“3000人”这个数字,参与开幕式的3000名演员中没有一位专业演员,更重要的是,开幕式不再使用“人海战术”,人文情怀与科技创新相得益彰,共同述说精彩故事。
满目春色,生机盎然,393名来自山东中华武校、宋江武校的同学舞动近10米长的LED发光杆与地面影像互动,表达春天的绽放。陶雯婷说:“《立春》表演环节是和北京理工大学仿真实验室团队合作的,技术团队对发光杆的经度、纬度、角度做了标识,并为每人制作了手册。”由于每人拿到的手册都不同,演员排练更有效率。
但演员们要制造出不同波澜的多种状态,有连绵起伏的、有交替感的、有叠合感的,这对他们是一次全新的考验。“最费力的是如何和装置、影像做咬合。”陶雯婷说,机械有机械的时间点,激光有激光的时间点,在那一秒,影像、机械、装置、演出都要全部对位。经过一次次艰苦磨合,小伙子们最终有了完美呈现。
分场导演田湉负责的和*鸽环节,历经七八次大改,直到今年1月10日最终方案才确定。田湉回忆,最初方案是孩子们手中拿着发光的和*鸽道具,排列成两颗心的队形向中心靠近,然后拼成和*鸽图案,“当时孩子们已经练得差不多了,但大家都觉得不够惊艳。”
一次次不断修改,童雷带领的团队提出,是否可以设计充满童趣的冰雪元素,与孩子们一起互动。“有一次,地屏什么也没显示,孩子们走到黑地屏上,忽然发现自己脚下的雪花会跟着他们跑,跑得快雪花会拉出很长的轨迹。”童雷说,孩子们在现场开始疯玩,张艺谋则被这个场景感动,这正是他追求的淳朴、浪漫、自然的呈现效果。
张艺谋说:“和*鸽环节只有短短三分多钟,但让我深深体会到文化自信是多么重要,唯有这样才能呈现自然、轻松、自信、快乐的状态。”对于张艺谋和他的团队而言,不演、不编排、不排队、不整齐,是一次伟大的颠覆,他们抛弃了曾经辉煌的过往,选择了全新开始。
2022冬奥会项目观后感3
身为家乡人,我为家乡能够成为冬奥城市而感到无比自豪。我深深的明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目前要做的是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当家乡和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义无反顾的加入到志愿者中,竭尽所能为家乡和祖国做出贡献。
我喜欢英语,我希望在2022年冬奥会来临之际,我能够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用英语向国外友人介绍我们家乡的美丽与富饶,用英语歌唱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
家乡的京张高铁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精彩、非凡、卓越的.交通保障!各国的国际友人将乘坐京张高铁来到我们的家乡。当然,也会有那么一天,我乘坐着家乡的高铁,走出家乡,走向国际,用我流利的英文与国际友人交流,传播我们祖国五千年文化历史和光荣传统。
京张高铁,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感谢你,是你不仅连接了京张两地,也连接了我们与国际友人的友谊和情感。
我愿做一名冬奥志愿者,用语言连接我们与国际友人的友好之情。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5)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结尾150篇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结尾1
本届冬奥会可不一般,她使北京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2015年,冬奥会申办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证明了*的实力最来越强,对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都是祖国人民几十年来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2022年2月4日,我们终于盼来了北京冬奥会。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开幕式全过程,精彩纷呈的节目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强烈的精神震撼。
开幕式极其富有华夏韵味。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正式开幕,恰逢中华民族传统“24节气”的“立春”。“立春”是新一年节气的开始,今年的“立春”也是冬奥会的开始。用“24节气”为开幕式进行倒计时有着浓厚的*韵味,倒计时的最后一个数“0”对应的同样是“立春”,是结束,也是开始。倒计时结束,“spring”字样的烟花伴随其他烟火在空中如“啪”的一声炸开,那场景真是令人难忘——开幕式正式开始了!
开幕式极其富有科技感。“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水从高处奔泻而来,承载着华夏儿女热情奔放、激流勇进的精神面貌。水流至舞台四处,霎时间结成了冰。晶莹剔透的巨大冰块缓缓升起,五彩的激光迅速雕刻着它,历届冬奥的故事在冰上重演。最后,冰上的字定格在“2022*北京”——本次冬奥会!六个冰球运动员同时打向场地中的冰球,冰球四处乱窜,冰块被雕刻成了奥运五环的形状。多么精彩的节目,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已然成为了一个科技大国,这是东方雄狮对全世界的展示!
开幕式融入了低碳环保理念。没有巨大的火炬,没有熊熊的烈焰,但是当微微的圣火放置在大雪花中心时,人们的心却澎湃了!本届冬奥会首次采用氢能源火炬,几乎不污染环境,这体现了*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决心。小小的火焰代表着低碳,微火虽微,意义绵长,生生不息。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由这束火焰团结在一起,瞬间点燃了心中的奥林匹克精神。
开幕式震撼人心,*再一次以她的实力惊艳了世界。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处处散发着中华气息,不禁让人感叹“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人”。冬奥加油,我们势在必得!一起向未来!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结尾2
尘雾之微,裨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岁月。14年前,北京的盛夏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地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14年后,冰雪里的京城浪漫含蓄,波澜不惊地轻声诉说着*力量。14年星月更迭,同样是北京,依旧是奥运,那一抹*红更加明亮,诉说着*的发展,也倾诉着*的骄傲。
冬奥会,体现着*的文化骄傲。*人把自己的浪漫灌注到了这一盛事中。那一幅幅鸾飘凤泊的水墨画从古蜿蜒到今,24节气体现着古人把一滴滴汗水凝聚成的智慧,长信宫灯中火苗跳跃着希望……“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如是说。泱泱中华,万古山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我们走过的路,拥有过的一切,经历过的一切,化成了我们的历史、审美和精神,化成了独属于*的文化,*的骄傲。
冬奥会,体现着*的美美与共的自豪。用橄榄枝,连结所有国家的雪花牌,用星星之火,点燃雪花中心,点燃起每个国家的冬奥热情,没有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炬,只有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这不是吝啬与蔑视,而是简约与内涵。开幕式,透露着*人刻在骨子里的浪漫,体现着冬奥全面的理念,寓意着团结的意义,高呼着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口号。我们与各国携手共进,与世界再次相逢,一起绽放。我们乘着时代的风云以微毫诠释盛大,用我们的胸怀海纳百川,百花齐放。
冬奥会,体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果说2008年奥运会是*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机会,那么2022年的冬奥会就是*向世界展示自己变化的机会。用火炬点亮北京冬奥会的光芒,用拼搏写下冬奥赛场的辉煌,用黄皮肤凝聚全世界的目光,用*红引领五大洲的方向:不是过去历史名宿,而是两位零零后,这是未来的赛会主题;不是熊熊燃烧大火,而是一棒小火炬;这是燎原的星火传承。
不是硬邦邦火炬台,而是一片大雪花,这是由*结编织的全球大团结。这是*的薪火相传,是*在世界之林的崛起。
世事如苍狗,在无常中,去追求永恒与绚烂的生命伸张,去寻找不朽与精彩的未完待续,用*独特的笔墨,书写下属于*独特的故事。
冬奥迎春,一起向未来,一叶知秋,和合与共。用运动和生命对抗时间的销蚀,与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用一次次完美的盛宴,通往*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2022北京冬奥会观后感结尾3
春节来了,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近了。新春佳节与冬奥会相逢,春节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交织,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冬奥会不仅是竞技体育的展示舞台,也是文化交流的*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创意原型分别是熊猫和灯笼;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北京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勾勒出汉字之美;代表运动项目的体育图标,用篆刻这一汉字独有艺术形式,在方寸之间展现中华神韵……2022年冬奥会在*举办,又恰逢*新春佳节,这场奥运盛会将展现独特魅力。
北京冬奥会的新建改造建筑将为世界冰雪运动留下永恒印记。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借鉴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优雅飘逸,不仅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更成为该项目在全球的"第一座永久跳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外形宛如*传统饰物如意,是世界上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悬挑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冬奥会后“如意柄首”还可用于举办会议会展、接待旅游观光等。创意十足的场馆,必将在冬奥会历史上留下闪闪发光的*印记。
立足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北京冬奥会的独特魅力还体现在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典元素的继承和发扬方面。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广受好评,北京冬奥会“同心”奖牌设计创意源于*古代同心圆玉璧,造型简洁,细节中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
在传统元素之外,冬奥会也融入诸多现代时尚的巧思。特许商品中的倒计时徽章由8块不同时间点的倒计时徽章组成,拼起来恰好组成数字“0”。赛时颁奖仪式音乐包含了《黄河》《金蛇狂舞》等*经典民乐作品。
从继承到超越、从传统到现代,冬奥会的独特魅力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底蕴,也展现了当代*风貌。当北京冬奥会拉开大幕,全世界都将感受到其中迷人的魅力。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6)
——2022北京冬奥会滑雪观后感150篇
2022北京冬奥会滑雪观后感1
雪映晴空,漫天竞芳华;光耀神州,大地皆春色。在*传统的立春之日,我和家人守候在电视机前,期待北京冬奥会的`盛大开幕。
从不同城市的“广场舞”秀,到富有诗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我们感受到*人的真实生活、东方式的传统浪漫与这场冬季运动盛宴的完美融合;当中华少年吹奏起《我和我的祖国》,鲜艳的*在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国人手中传递时,我们感受到自豪之情在心中激荡,激动之意于魄念中生辉!冬奥会历史的每一步被镌刻在“冰立方”上,象征着各个国家的雪花交融在一起,构成奥林匹克主火炬,让爱与和*的主题,在北京的夜空回荡。
本次开幕式,既有科技感,又兼具传统美;既有国际范,又不失*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值得每个*人骄傲!
2022北京冬奥会滑雪观后感2
整个开幕式讲了一句话:“全世界不同的"雪花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人类共同的雪花。”从倒计时开始,到孩子们唱出万千雪花竞相开放,雪花一直在聚合。最后,主火炬就是一片雪花 这次的点火和火炬台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创新,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次有这样的主火炬。一棒火炬就是主火炬,是百年奥运史上从未有过的“微火”。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将熊熊燃烧的奥运之火,幻化成雪花般圣洁、灵动的小火苗,这一创意来自低碳环保理念,将成为奥运会历史上一个经典的`瞬间。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届奥运会使用液化天然气或丙烷等气体作为火炬燃料有所不同,本届冬奥会首次使用了氢能作为火炬燃料,实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环保”的进一步结合。氢能是环保的燃料,燃烧的时候只产生水,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可实现完全的零排放,真正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正应了张艺谋导演的话:“最大的区别是过去了十几年啊,所有人都成长了。”我为*的进步感到自豪。
2022北京冬奥会滑雪观后感3
今年是虎年,也是奥林匹克年。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当立春遇上冬奥,一切都变得浪漫起来了。
冬奥会开始前的倒计时,是以24节气为主题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一句属于自己的诗。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了冬奥会,向世界传播*文化。
这次冬奥会的.口号是“一起向未来”。在运动员们入场时,志愿者们手中拿的引导牌更是独具匠心,他巧妙地将雪花与*结融合在一起。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这浓浓的*气息。
升*这个场面让无数*人泪目。几名少先队员拿着*交给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们,*在人们的手中传递,我们的心也热烈起来了,*冉冉升起,场内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火炬传递仪式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了。六棒火炬,七位传递手分别是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和两位年轻的00后。随着圣火的交接,奥运圣火逐渐靠近有写着全部参赛国家名称的小雪花所组成的大雪花(主火炬),而带着奥运圣火的火种被留在了火炬台上。至此,圣火点燃仪式圆满完成。
不同于以往的大火这次的奥运圣火是一个微火,这是史无前例的一次伟大的创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圣火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今天,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始了,祝我国的运动健儿们赛出好成绩!
2022北京冬奥会滑雪观后感4
印象最深的是主持人说的一句话:“北京冬奥会必将是一场载入史册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必将是一场开创冬奥会历史的盛典!”诚哉斯言,开幕式上,无论是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浪漫唯美的雪花火炬台,还是璀璨夺目的数字光影,独具创意的环保烟花…都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与震撼,正如张艺谋导演所总结的:“整个开幕式讲了一句话:全世界不同的雪花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人类共同的雪花。”
由代表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小雪花汇聚起的雪花火炬台上,小小的火炬,是燎原的星火传承;大大的雪花,是*编织的全球大团结!
2022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7)
——2022北京冬奥会的观后感范文150篇
2022北京冬奥会的观后感范文1
有一种火,被称为奥运火炬。它点亮了奥运盛会,点亮了心系奥运的人们的心房。
14年前,火炬点燃了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14年后的立春,火炬再次点燃了北京冬奥运的开幕。
2月4日晚上,国家体育馆——鸟巢。灯火通明,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方正入场,当*参赛队员入场时,满眼*红,现场高唱《歌唱祖国》,在场的所有都站了起来,手握*,齐声高歌。此刻,我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
接下来,由各个国家名称制作的小雪花,汇聚成了一个大大的雪花,它在场内飘动,晶莹剔透,落下来,又立了起来。看!各个国家的名字紧靠在一起,象征世界团结与和*。接着手持和*鸽的少年出现了,他们拿着和*鸽模型,自由奔跑,多么祥和的一幕。
忽然灯灭了,紧接着,一团火焰出现了,运动健儿们开始传递火炬。那火焰是奥运的.灵魂,最后,火炬插在了大雪花中央,继续燃烧着。
**宣布,“冬奥会开幕”!刹那间,鸟巢上空,烟花璀璨,迎接冬奥会盛大开幕!
伟大的祖国!北京,正式成为了一座“双奥之城”。
推荐访问:冬奥会 观后感 冰雪 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 2023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 2023冬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00字
热门文章:
- 2023年度《平凡的世界》观后感800字6篇(范例推荐)2024-08-06
- 《神舟二号》观后感6篇2024-08-06
- 2023年cctv《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5篇2024-08-06
- 看榜样观后感7篇2024-08-05
- 2023年度看《哥,你好》观后感6篇(2023年)2024-07-23
- 《玩具总动员》观后感11篇2024-07-22
- 2023年逃家小兔观后感中学生优秀5篇2024-07-20
-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3篇2024-07-20
- 2023电影《雷锋》观后感作文9篇2024-07-20
- 2023年新闻大求真溺水观后感6篇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