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霞》中的俄罗斯民间童话叙事因素4篇
《阿列霞》中的俄罗斯民间童话叙事因素4篇《阿列霞》中的俄罗斯民间童话叙事因素 第22卷第3期2008年6月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anxiDatongUniversity(Social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列霞》中的俄罗斯民间童话叙事因素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阿列霞》中的俄罗斯民间童话叙事因素
2卷第3期20 0 8 年6 月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Jo u rn a lo f S h a n x iD a to n gU n iv ersity ( S o cia l S cien ce)V 0 1. 22 N O . 3Ju n . 2008论库普林小说《亚玛》 的文学特色常有( 山西大同大学外语学院,山西大同0 37 0 0 9 )摘要: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库普林的小说笔法通俗易懂, 引人入胜, 他是20 世纪初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
其代表作《亚玛》 与古今中外相同题材文学作品相比特色鲜明, 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
本文试对库普林和他的小说《亚玛》 的文学特色做一个略作评介。关键词:
库普林; 《亚玛》 ; 文学特色中图分类号:
1106. 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 4 —0 8 8 2( 20 0 8 )0 3- 0 0 7 1- 0 2一、 《亚玛》 与它的作者库普林《亚玛》 ( 又名《亚玛街的烟花女》 或《火坑》 )是19世纪初俄罗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亚历山大・伊凡诺维奇・库普林( 18 7 0 年一19 38 年)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力作。
库普林生活经历十分曲折。
他早年丧父,随贵族出身的母亲进入一家莫斯科孀妇院生活, 并且被安排公费入学读书。
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 那种凄苦、 愤恨、 恐惧却无助的感觉深深的嵌入了作家的生活经验中。
中学毕业后他升人士官学校, 退役后在南俄一带流浪, 先后当过记者、 小公务员、 会计、 搬运工、 渔民、 猎手、 马戏演员与唱诗班歌手等, 这些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由于长期生活在下层劳动人民中间, 库普林了解并深切同情贫苦的俄罗斯劳动者; 他所展示出的质朴无华的人们的内心世界, 用他崇高的人道主义思想予以诠释。
库普林的作品根植于深厚的生活基础, 大多以真人真事甚至亲身经历作为作品素材, 题材广泛, 几乎触及俄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托尔斯泰在评价库普林和与他同时代作家时语带偏心:
“库普林比高尔基和安德烈耶夫强……库普林的小说没有任何虚假的东西……他的天分比高尔基高, 更不用说安德烈耶夫了。
” 《亚玛》 充分体现了库普林的小说创作特色, 他把旧俄时期肮脏的卖淫行业艺术的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二、 《亚玛》 的文学特色1. 古老的题材, 独特的视角《亚玛》 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库普林以19 世纪末俄国基辅的一条因妓院众多而“繁荣” 的亚玛街为背景, 通过对一家名叫安娜・玛尔科夫娜中等妓院的叙述描写全景式的展示了卖淫这一渗透女性血泪的肮脏行业在资本主义俄国中的肆虐情景。
古今中外有许多作家包括许多大文学家的作品对妓女题材都有所涉及。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如《李娃传》 、 《霍小玉》 ,关汉卿的《救风尘》 、 《谢天香》 , 明代出色的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和《卖油郎独占花魁》 , 清末的《海上花列传》 等都有妓女形象的描写, 但古代作家看妇女命运的好与不好, 不是看她们的人性与尊严是否被摧残, 带给她们厄运或幸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而是看她们的婚姻是否顺利美满, 以“婚姻决定论” 掩盖了“社会决定论” , 大大削弱了作品深刻性。古代作家仅从同情的角度出发, 希望这群弱势女性能获得幸福, 无法意识到当时社会摧残妇女、 毁灭人性的吃人本质。
世界文学范围内的经典著作比如小仲马的《茶花女》 、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复活》 , 还有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 契诃夫的《精神错乱》 中都塑造了不同性格特征的烟花女。
这些作品中的妓女形象无论身处低贱亦或高贵, 都是被充分艺术化了、 富有悲情与美感的人物, 都有其可悲叹、 可恋慕、 可同情与可赞佩之处, 然而作品的本质并不是提出解决妓女制度这一流传千古、 摧残人性的社会收稿日期:
2008—01- 02作者简介I常有( 19 7 5一), 山西大同人, 北京师范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外国语言文学。一7 l一 万方数据
恶疾的方法。
只是应小说的需要把它作为一个阴暗社会背景的一部分。“讲到描画卖淫制度的本体, 而不是把卖淫制度当作附属的背景来描写, 那即使不是独一无二的, 却要算是最优秀的画手, 又是一个俄国人, 库普林。
” 这是小说《亚玛》 的英译者B ・G ・葛尔耐对小说及其作者所给予的高度评价。
与古今中外其他涉及同类题材的小说或是戏剧相比, 库普林的《亚玛》 把妇女卖淫这个“产业链” 的全部过程做了一个接近自然主义风格的描写。
他展示了旧世纪末新世纪初这个飘摇、 动荡, 充满世纪末不安定情绪的俄罗斯下层社会的生态, 尤其是最阴暗的底层, 最能体现这个社会泯灭人性、 抹杀女性尊严的妓院的人情百态。
库普林没有再把这群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子当作小说的背景或是陪衬, 而真正的把她们作为主体, 用饱含怜悯、 同情及悲愤的笔触写尽了妓女的酸楚、 无奈、 无望与无助。
作者多次用小孩这个词来形容她们, “小孩是人世间顶厉害顶可爱的撒谎人, 同时又是顶真诚的人。
” 她们每个人都个性鲜明, 心地善良, 性格热烈奔放, 秉承了俄国现实主义作家一贯写作风格——对“小”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作者满怀愤怒之情, 用犀利的笔触无情的揭露了可憎的嫖客、 黑暗的上层官僚和与其沆瀣一气的社会制度的爪牙们,控诉了罪恶的卖淫制度, 这是《亚玛》 高于其他同类题材作品之处, 也是这部经典著作最大的特色。2. 细腻的描写, 平淡的叙事俄罗斯文学经典作品历来或以表现重大历史题材, 或以深研人生哲‘学, 或以探讨苦难俄罗斯未来出路等著称于世, 行文风格厚重, 多给人以沉闷、 生涩感。
库普林同其他俄罗斯作家一样, 把同时代俄罗斯人的沉重生活写成了小说, 但他的人物、 故事却五光十色、 斑斓有致,“行文挥洒自如, 遒劲有力, 描述丝丝人扣, 言语丰富多彩毫不累赘” ( 布宁语), 叙事写意流畅自如, 读来毫无俄苏文学作品常有的生涩感。
小说《亚玛》 充分体现了库普林的这种写作特色, 这部通俗易懂却又描写深刻的作品第一部分于19 0 9 年一经刊出, 就引起了很大轰动, 真个莫斯科都在谈论此书。
这不仅仅是因为小说独特的故事情节, 还在于其真实的风情描写、 细腻的心理刻画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亚玛》中大到整个城市的景物描写, 小到个别妓院里的各种陈设物品, 妓女们的服饰穿着、 生活用品都细致人参考文献:。【l】
( 俄)库普林著, 汝龙译. 亚玛[ M 】
. - ff- 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6, ( 3).- 7 2 -微的表现在作品中。
细细的阅读中读者甚至可以嗅到妓院中污秽不堪的气味、 感受到夏日清晨中亚玛街人烟散尽后的氤氲雾霭。
这种细致入微的叙事状物风格与库普林在严酷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早前的创作方法是分不开的。
他在其一篇文章《现实主义作家十要》 中曾这样写到:
“如果你想描写某种事物……就先要把它想象的非常清晰, 包括气味、 味道、 姿势、 表情……在描写风景的时候要记住:
在小说中, 所谓的‘大自然画面’ 是通过人物的眼睛看到的:
他可能是孩子、 老人、 士兵、 鞋匠。
他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眼光去看……要学会‘别人的语言’ , 抓住其中的特色……要研究、 倾听他们是怎样讲话的。
……而最重要的是非常活跃的工作。
你是一个记录生活的人。
你要到殡仪馆去做拿火把的人, 和渔民一起在流冰上经历暴风雪, 到处都要去走一走,看一看, 要去做一条鱼, 一个女人, 体会生孩子的感觉,尽可能的钻人生活的最深处, 暂时忘却自己。
” 库普林继承了契诃夫的文学主张, 推崇“平凡的生活情节、 平淡的叙事, 避免使用煽情的笔法” 。
《亚玛》 中没有贯穿全书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也没有离奇的内容和打动读者的爱情悲剧。
但是读者正是在这种平淡的叙述中体会到作者的愤怒和谴责, 以及对黑暗制度的声声控诉。3. 小说《亚玛》 的其他文学特色库普林的许多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作者本人的思想传达者来表明其个人的态度与思想。
《亚玛》 中的记者普拉托诺夫就被认为是库普林的代言者, 通过他的观察、 思辩, 库普林不断的思索与探寻着性爱产业这个千年顽疾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 也在毫不留情地拷问着人性的卑微。
作者大量使用特写这一体裁也是《亚玛》 这部小说的特点之一。
19 世纪的最后二十几年, 特写体裁在俄国文学中得很大到发展。
记者出身的库普林明锐的触及时代的脉搏, 在其小说中恰到好处的使用特写手法, 对社会的历史风貌做出深刻的揭示和高度的概括, 丰富了小说的创作手法, 开阔了读者的视野。
小说《亚玛》 能够成为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经典,一方面在于作品所描写的妓女辛酸史一代代撼动读者和世人的心, 另一方面更因为库普林独特的创作手法而为读者呈现了一部真诚的文学作品。
这样的经典名著非常值得人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下转第7 5页) 万方数据
重要的是可以营造出文字翻译标准化和谐良好的秩序, 促进文化交流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
即便有人偶有偏差, 我们也有权依据标准提出交涉, 直到促其归属标准化为止。
特别是对那些故意恶搞的案例, 我们就可以向国际法庭提起诉讼, 制止其侵权行为, 维护我们的尊严和权益。总之, 通过制定、 发布和实施部分专有名词和专用术语的翻译标准, 达到统一, 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当前翻译界的混乱状况, 并使文字翻译标准化获得较为规范的秩序, 从而获得文化交流最佳的社会效益, 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势在必行。
既然我们的饭菜名翻译已经开启了翻译领域标准化的先河, 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实行专有名词翻译的标准化战略, 率先抢占文化交流活动的这一个制高点。参考文献:【l】
胡维佳.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专有名词的翻译【J】
. 上海翻译, 2006, ( 4):
34—36.f 2】
林克难. 《红楼梦》 人名翻译艺术欣赏Ⅱ 】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 1):
1- 3.【3】
董守信. 工具书中专用名词术语的误译问题及对策[ J】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 4):
22- 25.[ 4】
林木森. 汉语人名地名音译词的“义溢出” 现象探析【J】
.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 ( 4):
46—49.【5】
潘文国. 汉语音译词中的“义溢出” 现象探析【A 】
. 杨自俭.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4)【c】
. 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594—597 .S ta n d a r d iz e d A d m in istr a tio no fth e T r a n sla tio n o fP r o p e rN a m e s a n d W o r d s f o rS p ecia lU seW A N GY i—lo n g , M E ND o n g —m e i( S ch o o lo fF o r e ig n L a n g u a g e s, S h a n x i D a to n g U n iv e r sity , D a to n g S h a n x i, 037 009 )A b str a c t:
T h etr a n sla tio n o fp r o p e rn a m e s a n dw o r d s f o rsp e c ia lU S eS is in asta te o f d iso r d e r n o w . 111isp a p erp o in tso u t th a t th etr a n sla tio n sh o u ldb esta n d a r d iz e du n d e rth ec ir c u m sta n c e s. A lth o u g hth is is ab iga n d d if f icu ltpro ject, th ef a ct d o e s n o t a llo wU S tog iv e u p . T h esta n d a r d iz a tio n o fth ep r o p e rn a m e s a n d th e w o r d sf o rsp e c ia lR so c a ll a v o id th e c o n f u sio nin th e f ield o ftr a n sla tio n to ac e r ta in e x te n t. T h e tr a n sla tio n w ill b e in asta n d a r d iz e do r d e r , w h ic hisg o o dtop r o m o teth e cu ltu r a l c o m m u n ic a tio n b e tw e e n c o u n —tries. T hisp a p e rsu g g e ststh a t o u rc o u n tr ysh o u ld se tu pasp e c ia la n da d m in istr a tiv eo r g a ntoc a r r yo u tth e ta sk . 111iso r g a nsh o u ld b eco m p o sedo fth e e x c e lle n tp r o f e ssio n a l ex p ertsa n dsc h o la r s. T h e yw ill stu d ya n dla yd o w n u n if ie dsta n d a r d a n da n n o u n c e th ep r o g r a min tim e.K e yw o rd s:
p ro p ern a m e s; sta n d a r d iz a tio n ; a d m in istr a tio n[ 编辑蒙丽静]m I- Ilib●- I●I●’ - II, ’ ’ ●'’ , , ●●●, , - , ’ '’ ’ , ’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上接第7 2页)【21( 俄)库普林著, 石枕川译. 亚玛街的烟花- k '[ m 1.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1, ( 2).【31,1篁@ 'L r- . 血泪斑斑亚玛街——论妓院题材文学作品的异声l[ 11. 韶关学院学报, 2002, ( 5):
23—27 .【4】
王亚民编. 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 1890年代一1920年代初)II[ M 】
. 兰州: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6, 111.L iter a r y F e a tu r e s o fK y p r in ’ s N o v e l A ln aS tr eet’C H A N GY o u( S ch o o lo fF o r e ig n la n g u a g e s, S h a n x i D a to n gU n iv e r sity , D a to n g S h a n x i, 037 009 )A bstra ct:
T h e w o r k s o fth ef a m o u s R u ssia nr ea list, K y p r in , ise a syto u n d e r sta n d a n da ttra ctiv e to r e a d . H e W a s o n eo f th e w r it-e 璐in th e tw e n tie thc e n tu r yw h o w e r e th e m o stp o p u la rinR u ssia . C o m p a r e dw ith o th e r w o r k s o n th e sa m esu bjectinc o n te m p o r a r ya n d h isto rica l tim e s, h o m ea n db r o a d 。
h is m a ste r p ie c eA m aS tr eeth a s ad istin ct f e a tu r ea n d astr o n g so cia llycritic sen ze. T h is a rticletries tog iv eth e a u th o r a n d th elitera ryf e a tu r e o fh is n o v e l A m aS tr eet af u llev a lu a tio n .K e yw o r d s:
K y p r in ; A m a S tr eet; liter a r yf e a tu r e[ 编辑蒙丽静]- 7 5- 万方数据
...
篇二:《阿列霞》中的俄罗斯民间童话叙事因素
位代码10635
学
号 112015310000799
文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俄罗斯民间文学中的无等值词汇及其汉译 —— 以俄罗斯民间童话为例
论文作者:王思遥 指导教师:寇小桦
副教授 学科专业:俄语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化 提交论文日期:2018 年 4 月 2
日 论文答辩日期:2018 年 5 月 19 日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中 国 重 庆 2018 年 4 月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题目:
俄罗斯民间文学中的无等值词汇及其汉译—以俄罗斯民间童话为例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学位论文作者:
签字日期:2018 年 4 月 2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筹)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不保密,□保密期限至
年
月止)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2018 年 4 月 2 日
签字日期:2018 年 4 月 2 日
Юго-Запад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нститут иностранных языков
Ван Сыяо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ая лексика в русском фольклоре и приемы её перевода на китайский язык (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русских народных сказок)
Магистерская диссертация Специальность: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и литература Направление: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и культура
Научный руководитель:
Коу Сяохуа
Чунцин-2018
iОглавление АВТОРЕФЕРАТ....................................................................................................................I
摘
要 ................................................................................................................................III
ВВЕДЕНИЕ.........................................................................................................................1
Глава 1.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ая лексика как объект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в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и.................................................................................5
1.1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 как теоретическая основа для изучения русской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ой лексики....................................................................................5
1.2 Понятие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ая лексика».................................................................8
1.3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ой лексики......................................................10
1.4 Русская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ая лексика как носитель и источник культурно-понятийного компонента..............................................................14
Глава 2.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ая лексика в русском фольклоре.............................................21
2.1 Понятие «русский фольклор»............................................................................21
2.2 Жанры русского фольклора................................................................................24
2.3 Примеры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ой лексики из русского фольклора и их культуроное значение.......................................................................................26
2.4 Проблемы перевода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ой лексики ..............................................30
Глава 3. Приемы перевода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ой лексики на китайский язык (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русских народных сказок) ............................................................37
3.1 Основные персонажи русских народных сказок и их перевод.......................37
3.2. Анализ перевода русской народной сказок «Царевна-лягушка»и «Иван-царевич и серый волк»........................................................................39
3.3 Приемы перевода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ой лексики..................................................41
ЗАКЛЮЧЕНИЕ.................................................................................................................46
СПИСОК ИСПОЛЬЗОВАН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49
Приложение.......................................................................................................................54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72
IАВТОРЕФЕРАТ Особым элементом, в котором находит свое отражение культура, является слово, прежде всего, содержащее культурный компонент. К таким словам относится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ая лексика.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ая лекс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отражает специфику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культуры русского народа,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много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культуры России. Такие слова практически не имеют в других языках своего полного эквивалента и поэтому требуют объяснения. Фольклор — важнейший элемент, составляющий историю культуры, ее действующее лицо, отражающий, с одной стороны, крупнейшие события в жизни народа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а, с другой — определенные циклы человеческой жизни, времен года, трудовых занятий.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 фольклор — это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ая форма духовной практики, развивающаяся по своим законам и располагающая своими возможностями и средствами влияния на историю, человека, его мысли и действия.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ая лексика и фольклор имеют важное культурное значение. Фольклор играет основополагающую роль в процессе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менталитета народа. В фольклоре встречается немало слов, понятных только носителям языка и часто употребляемых в бытовой жизни. Это вызывает трудности в межкультурной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 Весьма необходимо исследовать безвивалентную лексику из фольклора 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лингвистики и культуры и выработать приемы их перевода на китайский язык, чтобы преодолеть эти трудности.
Объектом изучения послужила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ая лекс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фольклора. Цель работы состоит в том, чтобы изучить и объяснить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ую лексику в русских народных сказках 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ы, выявить многочисленные проблемы, возникающие при переводе слов фольклора на китайский язык, а также определить возможные способы преодоления трудностей перевода. В структуру работы входят введение, три главы, заключение, литература и приложения.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В Главе 1 представлена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ая лексика. В Главе 2 представлена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ая лексика в русском фольклоре. В Главе 3 исходя из особенностей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ой лексики русского фольклора, 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русских народных сказок разработаны основные приемы перевода русских народных сказок.
Ключевые слова: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ая лексика; русский фольклор; русские народные сказки;перевод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ой лексики;
III摘 摘
要 词汇中包含着文化元素,无等值词汇就属于这一类词汇的范畴。无等值词汇体现了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俄罗斯多民族的文化特点。这些词汇在其它语言中没有等值词汇,所以需要解释。
民间文学是俄罗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丰富地展现了普通民众在社会生活和和国家发展中历经的重要事件,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一系列人类生活、四季更替和日常劳作等日常生活。同时民间文学还是一个民族精神实践的特殊方式,它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并影响历史、人类以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无等值词汇和民间文学拥有丰富的文化意义,民间文学在民族气质形成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俄罗斯民间文学中有大量只有俄语为母语的人才容易理解的词汇,并且这些词汇...
篇三:《阿列霞》中的俄罗斯民间童话叙事因素
06 年 2 月第 25 卷 第 1 期中国俄语教学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В КИТАЕф евраль 2006 г.Т. 25 №1语言与文化走进俄罗斯民间童话北京师范大学 刘 娟 提要 : 童话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俄罗斯民间童话以其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在世界童话之林独树一帜。本文概括地叙述了俄罗斯民间童话的三种类型 ,并对三种类型童话的内容、 人物、 故事结构及各自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在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童话艺术这一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所蕴藏的深刻的教育意义。关键词 : 童话、 魔幻、 社会、 日常生活、 动物 [中图分类号] H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5510(2006)0120044204 作为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形式 ,俄罗斯民间童话不仅在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而且是人类精神财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通过独特的艺术世界 ,借助丰富的文学手段 ,展开想象的翅膀 ,俄罗斯民间童话把人们带入一个个似曾相识 ,但又充满了神奇与想象的世界。在充满了无限遐想和变化莫测的童话世界里我们结识到形象各异的童话人物 ,我们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在歌颂真、 善、 美 ,抨击假、 恶、 丑的同时 ,俄罗斯民间童话不但给我们带来艺术上的享受和愉悦 ,而且使我们透过童话世界更形象而深切地体味人间百态 ,领悟生活的真谛。这便是俄罗斯民间童话的神奇所在 ,让我们走进这个古老而永恒的世界。按照内容的不同 ,俄罗斯民间童话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魔幻童话(волш ебная сказка) 、 社会2日常生活童话(социально 2бы товая сказка) 和动物童话 (сказка о живот2ных) 。这三种童话在俄罗斯童话中可谓平分秋色 ,不过它们在内容、 结构、 人物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又各具特色。一、 俄罗斯魔幻童话俄罗斯魔幻童话大致形成于中世纪 ,在俄罗斯民间童话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故事发展跌宕起伏 ,深受俄罗斯人民的喜爱。这里的人物可以上天入地 ,这里的动物可以施展魔法 ,这里有生活中不存在的人物 ( Баба2яга,Кощ ей бессм ертный, Леш ий,Водяной) 。这里有具有魔力的物品 (скатерть 2самобранка, кош елек2самотряс, дубинка2са2мобойка, гусли 2самоигры,сапоги 2скороходы, ш апка2невидим 2ка, ковер 2самолет 等) 。这里更有无穷的想象和真实的情感。在魔幻童话里 ,故事情节在两个世界里展开 ,现实世界与44魔幻世界交相互映。故事的主人公总是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 ,来到一个陌生而奇特的世界 (тридесятое царство) 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在为自己的目的而战的时候 ,主人公经常会受到恶势力的阻挠 ,不过他总能受到仙人指路 ,并得到曾受恩于他的动物的帮助而化险为夷 ,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终返回故土与自己的意中人结婚。故事从始致终遵循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的原则。在魔幻童话里主要有四种典型的人物形象 :积极的正面人物、 消极的正面人物、 秀外慧中的女性人物和面目狰狞的反面人物。以 Иван 2 царевич为代表的人物成熟、 勇敢、 真诚、 勇于面对挑战 ,他们是积极的人物形象和俄罗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这些主持正义 ,保护弱小 ,勇于同恶势力做斗争的人物经常被赋予完美的人格和美丽的容貌。与其相对应的另一类正面人物则是生活中消极、 懒惰并充满傻气的青年。他们中最具代表的便是 “ По щ учьему веленью ”里的 Ем еля,他整天无所事事地躺在炉子上 ,生性好吃懒做 ,只因为他捕到了一只狗鱼 ,并把它放生了 ,便从此口念咒语 “ По щ учьему веленью, по моем ухотенью ”无所不能。与他拥有同样幸福命运的还有 “ Сивка2бу2рка”里的 Ивануш ка2дурачок。他们都是家里的老三 ,他们都有两个聪明的哥哥。而这样其貌不扬 ,头脑简单的傻瓜却能指使狗鱼 ,征服烈马 Сивка2бурка。这是因为他们遵循最朴素的做人原则 — — — 心地善良、 同情弱者且不攻于心计。也正因为这些品质使他们在俄罗斯人民心目中获得了与 Иван 2царевич同等的地位。与以上众多男性正面人物相媲美的还有一系列女性形象 :Василиса Премудрая, Марья2царевна 等。她们具备了俄罗斯人民心目中理想女性的优良品质 :美丽、 纯真、 自信、 聪颖。她们全都 “ Такая прекрасная, чтонивздум ать, нивзгадать, то2льковсказкесказать” 。与这些正面人物相对比的反面人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Баба2яга — — —住在鸡爪木屋里 ,瘦骨嶙峋的老妖婆和 Кощ ейбессм ертный — — —专偷漂亮姑娘的妖怪。他们是恶势力的象征。许多故事情节都是围绕这几种人物展开的。魔幻童话里虽然没有对人物外貌和性格的具体描写 ,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通过其所作所为而跃然纸上。比如 : “ Иван 2крестьянскийсын и Чудо 2Ю до”里的 Иван在得知怪兽 Чудо 2ю до到自己的家乡来兴妖作怪时果断地决定 “ Не пристало мнедом а сидеть, вас дожидаться.Ю дом. ” ,而且最后勇敢地战胜了怪兽。
“ Сказка о Иване 2царе2виче, жар 2птице иосеромволке”里的 Иван 2царевич不顾父亲的劝阻 ,坚决要去捉拿偷食父亲金苹果的 жар 2птица。他们大无畏的形象未经任何言语的修饰便展现在读者面前。魔幻童话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固定性 ,这一固定性既反映在内容上 ,也反映在形式上 ;既反映在结构上 ,也反映在语言上 :1. 固定的故事结构 :开头、 有趣和难以意料的情节、 高潮、美好的结局。故事或是以充满悬念的引子开始 ,或是以引人入胜的叙述展开故事情节 : “ Жили 2были. . . ” ,“ В некотором царстве, в некотором государстве. . . ” 。结尾还经常会出现总结性的句子 “ Я тамбыл, м ёд2пивопил, по усам текло, а в рот не попало” , “ Стали онижить 2поживать и добра наживать” 。2. 固定的修饰语 :лес2дремучий, молодец 2добрый, трава2ш елковая, луга2зелёны е, Василиса2Премудрая, Елена2Прекрасная, красна2девица, весна2красна。3. 固定的数字 3 :3 个兄弟 ,3 个姐妹 ,3 条路 , 33 年 ,3 个头的怪兽 ⋯⋯ , 主人公要完成 3 个任务 ,而且任务一次比一次艰巨和危险。4. 固定的句套 :“ Ни в сказке сказать, ни пером опи2сать. . . ” , “ Сивка2бурка, вещ ая каурка, встань передомной, как лист перед травой!” , “ Конь бежит —землядрожит !” 。魔幻童话的这种固定性不但使它读起来朗朗上口、 便于记忆、 易于讲述和代代相传 ,而且使故事的结构清晰、 严整。特别是故事情节中主人公行为的三次重复使故事情节步步深入 ,引人入胜。魔幻童话的另一大特点则是其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它的 “ 空间非同寻常的广阔 ,它的空间无边无际” ( Лихачев 1968 :81) ,因此故事的主人公可以瞬间跨越不同的国度 ,自如穿越阴阳两界。在1 Подитуда2незнаюкуда, принесито 2незнаючто2里 ,Андрей在戒指的引导下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到阴间见到死去的沙皇。在无限的空间里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不受时间的制约 ,短短的一句 “ Близко ли, далеко ли, скоро ли, коротколи; скоро сказка сказы вается, не скоро дело делается”便可把漫漫征程一代而过。这是因为 “ 童话里的时间是特殊的时间 ,故事可以发生在 30 年或 3 年的时间里 ,也可以发生在一天里。И я пойду биться с Чудом 2这之间没有特别的区别 ⋯⋯现实的时间概念在这里不起作用 ,这里只有童话的艺术时间” ( Лихачев 1968 :81) 。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俄罗斯魔幻童话独特的艺术世界所决定的。著名的魔幻童话有 :1 Царевна2лягуш ка2 ,1Василиса Пре2красная2 ,1Баба2яга2,1Гуси 2лебеди2 ,1Три царства —м едное,серебряное изолотое2 ,1Сестрица Аленуш ка и братец Ивануш 2ка2,1 По щ учьему веленью 2 ,1 Поди туда — не знаю куда,принесито —не знаючто2,1 Мальчик с пальчик2 ,1 Иван —царевич исерыйволк2 ,1Сивка2бурка2 ,1 Морскойцарьи Васи2лиса Премудрая2 ,1Сказка ославном, могучембогаты ре Ерус2лане Лазаревиче2 ,1 Иван —крестьянскийсыничудо 2ю до2等。在这些故事里真实与虚幻同在 ,神奇与情感并存。在真真假假、 虚虚实实的童话世界里来自自然的力量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可以变普通人为超人。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 ,对幸福和自由的渴望。所有这一切也是魔幻童话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二、 社会 - 日常生活童话社会2日常生活童话是指以社会和日常生活为主题的童话。它还被称为讽刺童话 ,它在魔幻童话之后产生。这种童话更接近现实生活 ,更能反映俄罗斯人民 ,尤其是俄罗斯农民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故事主要描写家庭成员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童话故事以恶妇和懒夫为抨击对象 ,故事旨在揭示人性中吝啬、 恶毒、 懒惰、 固执、愚蠢、 贪婪的一面。这里既涉及到夫妻关系 ,如 :1Горош ок2,1 Жена2спорщ ица2,1 Наговорная водица2,1 Ф едул и М еланья2;兄弟关系 ,如 :1 Дурак и берёза2,1 Ивануш ка2дурачок2;也涉及到地位相当的普通人之间的关系 ,如 :1 Петуан Куриханыч2。以社会生活为背景的童话则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种种矛盾 ,反映了由社会地位悬殊和贫富差距所造成的社会生活中的不公正的现象。故事中永远是强者和弱者的对立 ,富人和穷人的对立 ,不劳而食者和劳动者的对立。在对立的斗争中总是机警的一方战胜被愚弄的一方。故事的结局总是偏爱弱者、 穷人和劳动者。由于 барин和 поп在社会生活、 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他们同普通百姓的直接接触 ,在童话中经常是欺压贫苦百姓和遭到讽刺挖苦的反面人物。这一点正验证了 Бахтин所言 : “ 人民的嘲讽艺术(см еховая культура) 是不受教堂和宗教制约的。
” (Бахтин 1965 :13)如果在魔幻童话中人们的思想、 愿望通过想象的虚幻世界来表达 ,借助神奇的魔力来实现 ,那么在社会2日常生活童话中人们则在现实世界中凭借自己的智慧、 勇敢和机警 ,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对社会公正的要求。与魔幻童话不同的是 ,社会2日常生活童话很少有固定的结构 ,固定的修饰语以及三次的重复。故事的开头很随意 :“ Старыйсолдат ш ёл на побы вку. ” (1Каш а из топора2) ;“ Мужазвали Ф едулом, а жену Маланьей. ” (1 Ф едул и М еланья2) ;54刘 娟 走进俄罗斯民间童话
“ В одной деревнебыл крестьянин, а тут недалеко жил барин всвоемим ении. ” (1 Барин и собака2) ;“ Поехал старик в полепахать и выпахал клад денег , много золота — целый воз. ”(1Барин и мужик2) 。这类童话重内容 ,不重形式。故事里很少有修饰语和过多的描写。许多故事甚至主要以对话形式进行 :如 :1Горош ок2,1Хорош о, до худо2等。社会2日常生活童话的最大特点就是充满讽刺和幽默 ,使人在忍俊不...
篇四:《阿列霞》中的俄罗斯民间童话叙事因素
20 年第 2 期 第 36 卷 ( 总第 470 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N 〇 . 2 , 2 0 2 0Vol . 3 6Total No.470中德民间童话之叙事特征探析— 以《中国民间童话系列》与《格林童话》为例王 旭(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吉 林 长 春 130032)摘要:民间童话以独特的叙事手法传承着民族精神,《中国民间童话系列》和《格林童话》分别作为中德民间童话的代表,在 叙事特征方面主 要表现为 :故事主题突出,弘扬真善美,惩治假恶丑;主人公性格特点鲜明夸张,对比强烈;故事语言明确直 白,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由于中德文化差异,童话叙事具有不同的民族、阶级特色。关键词:民间童话;叙事特征;格林童话 doi: 10.16083/j.cnki. 1671-1580.2020.02.035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便是“听故事”,民间童 话又称“幻想故事”“魔法故事”,是民间故事之一,以故事中出现仙人、精灵、宝物、法术等神奇幻想形 象和穷人得宝、好人遇仙、勇士除魔、人神婚配等神 奇幻想情节为标志。它采用浓厚的幻想和象征性的 艺术手法,概括地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与意愿,内 容浅近并富有道德意味,情节离奇并富有儿童情 趣 ,尤为儿童所喜爱。[1]童话故事有无法替代的心理 健康功能和教育作用,童话为儿童提供了几乎一切 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如正直、善 良 、忠诚、品德、勤 奋 、好学、勇敢、纯朴、诚信、谦虚等。民间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传承着民族精 神。19世纪初,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德国结构松散,大 批知识分子为了消除语言、文化的差异,形成统一 的民族精神,开始对广泛流传于德国民间、蕴含德 意志民族特色的童话和故事进行搜集,格林童话就 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雅各布•格林和威 廉•格林两兄弟搜集整理完成的这部儿童文学著 作 ,既保持了民间文学原本的特色,同时又经过提 炼和润色被赋予了简朴和风趣的文学形式。自 1812年发行第一版以来,《格林童话》在全世界范围 内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已经成为全世界儿童的 集体记忆。《格林童话》的第一版共收录82篇故事,文章编号:1671—1580( 2020) 02—0149—04到第七版时增至210篇。格林兄弟在第一版的前言 中曾说:“我们尽可能纯粹地去理解这些童话,没有 去诗化、美化或修改。”[2]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中国觉 醒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民间文化的重要性,极力 主张搜集和研究民谣和民间文学,时任北大校长的 蔡元培先生发表启事,成立“歌谣征集处”,向全国 征集民间歌谣。1984年 ,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 民研会联合签发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 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 2009年 10月 ,三套集成全部出齐,共 298卷 ,440 册。[3]本文主要研究的《中国民间童话系列》题材取 自《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将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故事 进行梳理,用流畅生动的文字还原传统民间故事原 貌 ,表现中国各族人民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优秀 品质。无论《中国民间童话系列》还是《格林童话》, 它们在叙事上都有明显的特征。_ 、故事主题突出,弘扬真善美,惩治假恶丑《中国民间童话系列》和《格林童话》中的童话 故事都呈现出的一个特点是其故事情节紧密围绕 人性的真善美展开,勤劳勇敢正义的主人公最终都 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公主和王子快乐地生活在了一 起 ,童话中的一切因素都变得容易而透明。其中也 有恶的存在,对虚荣、嫉妒、欺骗、色欲、贪婪、懒惰收稿日期 :2019—11—11基金项目:该文为吉林省立项课题 “ 幼儿园科学教育与情感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 吉教科文合字 [2016] 第 380 号 ) 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 王 旭 ( 1976—), 女,河南信阳人,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149
的叙述也很深刻,但在终极目标与整体氛围上,体 现的是一个普遍合理的和公道正义的世界,使读者 明辨是非,产生积极的人生观。童话中的故事常常 试图减少人们的忧虑,满足人们的需要,点燃人们 的想象力,并且以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为主线。故事《白雪公主》中 ,虚荣的王后总是问魔镜 “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当得知白雪公主是世 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的时候,王后的虚荣和嫉妒之心 便迫使她安排士兵杀害白雪公主。《鱼姑娘》(中国 民间童话系列)中芦笙和小红鱼变成的鱼姑娘用勤 劳勇敢的个性品质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后来,芦笙 由于爱慕虚荣,爱上了魔王的女儿,赶走了善良的 鱼姑娘,最后落得人才两空。《漁夫和他的妻子》中,
妻子由于贪得无厌又住回了破旧的茅屋里“〈两兄 弟》中懒惰又狡猾的哥哥最后败光了家产,只能靠 讨饭过活。童话故事当中的“女巫”以及等同女巫的 其他角色,如女魔法师、吃人的怪物、狠毒的王后和 邪恶的继母等,最后都被除掉,她们代表的邪恶部 分随之消失,儿童不再受到自我谴责、自我怀疑的 干扰。[4] 一个童话故事要成功,要能达成它的心理任 务 ,女巫就非死不可,因为女巫就是自我罪恶部分 的化身。有些童话故事中,女巫在残酷的暴力下死 亡 ,《十二王妃》中,老妖婆最后只能佝偻着背退下 去 ,而贪婪的国王则被“呼啦啦”蹿出来的地狱的火 舌吞噬。《猎人果列》中,害人的母老虎精最终从悬 崖上摔进乱石堆里死了。《小红帽》中的大灰狼最终 被猎人用剪刀剪开了肚皮,肚子里装满了石头,在 喝水的时候掉进河里淹死了。在这些故事里,我们 看到了人们心中真正的愿望,无论贫穷还是落难, 无论为魔法所拘还是为恶势力所闲,他们都会为自 己的理想追求奋斗,总是不屈不挠,总能得到最后 的胜利。相反,邪恶的势力,不管曾经多么恐怖、多 么嚣张,最终总是会得到惩罚。平凡的人们经历千 难万险、种种磨难,终能找到真爱和价值,彻底改变 自己的命运,陷人困境的王子和公主,无论遭受怎 样的屈辱,仍旧保持高贵的天性,直至云开雾散,永 得幸福,这是民间童话的永恒追求,表现了普通老 百姓最普遍的善良愿望和道德标准。二、主人公性格特点鲜明夸张,对比强烈民间童话中人物或动物的性格,都是单一且清 晰明了的,或嫉妒贪婪或善良勇敢,好人就是好人,
坏人就是坏人,性格特点都与命运紧密相连。这种 看似简单化的叙事手法,可以帮助缺乏理解矛盾和 模棱两可事物能力的幼儿理解故事所谈论的问题 的本质,并帮助他们认同故事中的人物。这样的人物设计使得民间童话形成了一个二元对立的固定 模式:有一个明显的善恶对立的两极结构。就单则 故事而言,民间童话的模式是:故事开头往往是一个 人面临着难题、困境或一个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欲 望。在一个给定的民间童话中,如果有一个状态意 味着某种性质的缺失,那么这一状态将由指示该缺 失被消除的另一个状态所取代。[5童话主人公经过 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奋斗,不畏艰险,不怕挫折,终 于获得成功或胜利,后一事件成为前一事件的逆 转。事件的逆转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故事都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最终的结果。《灰姑娘》里美丽善良的灰姑娘最终嫁给了王 子,而恶毒的姐姐被两只小白鸟琢瞎了眼睛;《白雪 公主》中的王后最后被迫穿上烧红的铁鞋跳舞至 死;《三兄弟》里 ,由于兄弟三人彼此相爱,他们和睦 地住在一起,一直到老;《聪明的小裁缝》里 ,公主十 分佩服小裁缝的机智,两人愉快地举行了婚礼,从 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H 新娘和黑新娘》里面的继 母和女儿,最后都被光着身子装进一只内壁钉满钉 子的桶里,由马拉着一直拖死。这样非善即恶的对 立描写一方面起到了惩恶扬善的教育作用,另一方 面 ,作为儿童的睡前故事,母亲们或许想以主人公 的残酷遭遇教会孩子们如何应对恶劣的环境并寻 找庇护之所,如何在遭遇绝望之时寻找生存的希 望 ,如何在遭遇邪恶势力的迫害之时求生并反击, 暴力与恐怖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童话并不是对 现实生活温情脉脉的掩饰与美化,而是以儿童能接 受的方式教会孩子理解现实,面对现实,最后用坚 强 、勇敢、善良、真诚、勤劳、果敢这些优秀的个人品 质战胜闲难。三、故事语言明确直白,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民间童话多来自田间地头劳苦大众的口头创 作 ,具有浓郁的口语色彩和民间韵味,文字明白如 话 ,不追求华丽辞藻,就是原汁原味地反映生活。创 作笔法,以叙述情节为主,故事性强,少抒情议论, 民间童话的灵魂就是曲折的故事情节,这使其具有 一种独特的美:故事线条清晰、清楚易懂 、 一 目了然 以及情节层次分明。在童话中,善恶两种势力斗争 的结局其实一开始就已经明确,但是作者总要借助 一段曲折的故事来最终阐明,其目的是强化训诫的 作用。童话故事多有一个不确定的开头和一个确定 的结尾。威廉•巴斯科姆 (William
Bascom )指出民间 故事可以被置于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阿兰•邓蒂斯 则认为“从前,有一个地方……”的“从前”,指的是150
“任何时间或正常时间之外%在民间童话中,故事 的开头往往会设定一个虚构的时间,将儿童从现实 生活引入到一个非现实的世界中。[6 i 例如:从前,有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那时候,有个 国家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很久以前,在七七 四十九座大山里…… 童话故事的结局往往是快乐 的,故事的主人公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快乐 结局象征着儿童自我正面力量的获胜。例如:一家人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从此以后,小王子、公主和公主的哥哥一直过 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女孩遵守了承诺,过上了舒适美满的生活,从 此再也不用纺线了……这样的叙事方式,符合儿童爱幻想的特点,使 儿童对生活充满想象,开口说话的大树、被施了魔 法的动物、魔幻城堡里的奇遇等,发生的一切似在 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欧洲民间童话 — 其形式与本质》一书中, 作者麦克斯•吕蒂指出“民间童话以固定的公式进 行活动。民间童话喜欢的数字是1、2、3、7、12……从 发生来讲是拥有魔法的意义和力量的数字”m 。在很 多的中外民间童话故事中,我们都能够看到这些数 字,尤其是“3”和“12”的踪迹。《格林童话》中《三个 幸运儿》《三片羽毛》《三个纺线女》《三兄弟》《十二 兄弟》,《中国民间童话系列》里的《十二王妃》等。除 了童话故事名字里的数字,很多的童话情节里面也 处处可见“三”和“十二”的踪影。例如:《跳舞跳破的 鞋子》里 ,国王有十二个漂亮的女儿,《猫和老鼠做 朋友》里 ,猫三次到教堂偷吃藏起来的奶油,《猎人 果列》里的母老虎精有三个儿子等。同一个故事情 节 、同一个画面会反复出现多次,但是却可能会发 生一些细微的变化。因为,对年幼的儿童来说,不断 的重复,才能够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形成牢固的记忆,并有利于民间童话一代一代传承 下去。重复的故事情节也可以产生熟能生巧的效 果 ,有利于儿童复述和模仿。例如,《猫和老鼠做朋 友》的主要故事情节就谈到猫三次到教堂里面偷吃 了他和老鼠一起储藏的奶油。每一次,猫都会想出 一个计策欺骗老鼠。第一次,猫欺骗老鼠说:“亲爱 的老鼠,我的表姐生了个儿子,她要请我当教父,所 以我今天要去教堂给孩子洗礼。你就一个人照看家 里吧。”第二次,猫欺骗老鼠说:“我的一个好朋友刚 生了一个孩子,我又被他请去做教父了,得再去一 次教堂,看着新生儿受洗礼。”第三次,猫对老鼠说 “我又要去做教父了,得第三次去教堂。”《小狐狸》中,小狐狸三次遇到狼,三次被狼欺骗。第 一 次 ,老 狼把小狐狸带到一个洞口,欺骗小狐狸,告诉它想 要寻找的尼桑萨满神在山洞里,结果山洞里住的是 鸟神。第二次,老狼指着燃烧的山林告诉小狐狸它 想要寻找的尼桑萨满神在里面,结果小狐狸遇到的 是树神。第三次,老狼又欺骗小狐狸尼桑萨满神在 荆棘丛中,结果小狐狸遇到了鹿神。小狐狸一次次 地被欺骗,却又一次次化险为夷。这样的故事情节,
看似相同,但是却每次都会发生细微变化,也正因 为 ,每次重复中所具有的变化,童话故事才更加耐 人寻味,令儿童历久不忘。四、中德文化差异,童话叙事具有不同的民族、 阶级特色民间童话出自人民大众之口,流传于乡野之 间。《中国民间童话系列》的每一个故事都体现出一 个民族的特点。例如:《长发妹》是侗族的故事,讲的 是高山下的侗族村寨里有一位美丽的长发妹,长发 妹常坐在窗前梳头,头发垂下吊脚楼。故事里的画 面 、地点都具有明显的侗族特色。《火童》讲的是天 神收走了哈尼族人的火,一个叫明扎的小男孩去找 天神要回火种的故事。《十二王妃》故事里国王阿朗 颁布了命令:不许任何人进人原始森林砍伐、狩猎, 至今,傣族人对森林都非常敬畏,绝不会无缘无故 地伤害草木。《两兄弟》讲的是白族人民的故事,《金 头发》讲的是彝族人民的故事,《猎人果列》讲的是 苗族人民的故事。历史悠久灿烂的多民族文化在中 国民间童话故事中得以记录传颂,不同的民族有不 同的文化和习俗,在倾听这些民间故事的时候,儿 童对于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 《格林童话》是在“重构德意志民族文化,再造日耳 曼民族精神”的召唤下,开始搜集和出版的,所以很 多童话故事里还是保留着浓厚的民间叙事风格,轻 描淡写地将众多血腥的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对儿 童的认知和世界观的形成会有一些消极的影响。除 此之外,格林童话中还有一类故事属于宗教童话, 故事中不敬畏神或在神的面前犯下错误的人会受 到残酷的惩罚,还有一些童话受到男权主义思想影 响,比如要求女性温顺、听话,将女性视为男性的附 属品,这些价值观与教育方式带有时代的局限性。纵观中德民间童话,我们发现这些童话都是围 绕...
推荐访问:《阿列霞》中的俄罗斯民间童话叙事因素 俄罗斯 叙事 童话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