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故事,菁选3篇
立秋节气的故事1 一叶知秋 《五灯会元》里记载说:“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于是将衣钵传给了迦叶。小桃核牵连着的是大瘟疫,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摩诃迦叶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秋节气故事,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立秋节气的故事1
一叶知秋
《五灯会元》里记载说:“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于是将衣钵传给了迦叶。小桃核牵连着的是大瘟疫,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摩诃迦叶能从佛祖拈起的一朵金婆罗花中悟到普遍宇宙、包含万有的佛法。以小明大、见微知著是一种大智慧。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秋神蓐收
远古传说中的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巨斧。《山海经》上说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蓐收耳朵上的蛇寓意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诗经·斯干》里说:“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如果梦到蛇,会生一个漂亮女儿。
蓐收肩上的巨斧,表明他还是一位刑罚之神。古时处决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后,叫秋后问斩。秋天有杀气。“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所以蓐收到来的时候,总带有一股凉意。
贴秋膘,是立秋的一个习俗。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
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
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而如今,年轻女性往往担心被贴秋膘,希望能瘦一些。
二十四节气的`解释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掏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
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
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立夏:夏天开始,农作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
小满:满指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芒种也为忙种,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
夏至:至者权也,这一夭日影短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小暑: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大暑:炎热到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是天气转凉开始的意思。
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入夜已寒气袭人,露滴凝冷,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小雪: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还小,次数也不多。
大雪: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大寒: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立秋介绍解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立秋节气的故事2
故事一:
最早在周朝时期,每逢立秋这天,天子就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等到西郊设坛迎秋,举行祭祀少嗥(白帝,五帝之一)、蓐收(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秋神)的仪式,军士们也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
故事二:
汉代沿承了这个习俗。“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而且从车子旗帜到人们的服饰全是白颜色,并且天子会进行打猎,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故事三: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会祭祀五帝(指古代汉族神话中的五位天帝。即五方上帝,分别是中央上帝黄帝、东方上帝青帝、南方上帝赤帝,即炎帝、西方上帝白帝,即少昊、北方上帝黑帝,世称玄帝,即颛顼)。
故事四:
宋朝时,立秋这天,皇宫里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到大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喊一声:秋来了。说完,梧桐应声会落下一两片叶子,寓为报秋。(这个“应声”用的很微妙嘛)这天,男女都会戴楸(qiū)叶,或者用石楠红叶剪刻花瓣插在头发上,就着秋水吃七颗小赤豆。
故事五:
清代在立秋节这天,会用秤来称人,然后和立夏那天秤的重量作对比,来检验这个夏天是吃胖了还是变瘦了。
故事六:
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立秋节气的故事3
1、立秋,也称七月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
2、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3、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
4、“立秋”到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5、*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6、我国秋天来最早的地方是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但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
7、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己快到新年元旦。
8、贴秋膘,最初是为了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
9、“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对水分要求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
10、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甚至更长时间。
推荐访问:立秋 节气 故事 立秋节气故事 菁选3篇 立秋节气的故事1 立秋节气的故事100字 立秋节气的故事10字 立秋节气的故事150字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