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落实难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思考8篇
基层减负落实难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思考8篇基层减负落实难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基层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及 对策建议思考 “基层减负年”,许多地方都出台相关措施,一些地方会议的时间短了、会议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减负落实难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思考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基层减负落实难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基层减负年”,许多地方都出台相关措施,一些地方会议的时间短了、会议少了,检查留痕要求不多了。但仍要看到,在某些地方,无效会议依然多、量化标准仍旧不合理、调研接待任务还很重。对此,需要聚焦问题,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2018 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2019 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将 2019 年定为“基层减负年”,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着实令疲于应对各项督查和会议的基层干部倍感温暖和振奋。
但是,中央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已经几个月了,基层工作仍存在不必要的负担,
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近日,湘西女教师说出了基层负担的真相,充分说明了基层减负任重道远。
一、基层负担过重的表现
工作任务过重可谓是当前基层工作最重要的压力源,较为突出的方面有:一是问责泛滥,督查检查频繁,不同部门隔三差五检查考核,为了打造政绩的工程,基层部门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空架子”上,不能给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只看“痕迹”不重实绩,“痕迹做得好,就是单位宝”,拍照一处接一处,工作干得好不好,全看材料汇总表,工作方式新不新,全靠写手“妙笔生花”;三是一些部门领导通过层层加码,将任务转移给下级,压力转移、签“责任书”、立“军令状”、滥用“一票否决”、“刚播种就要收获”等方式,基层最终变成了一个“无限责任”承担者,难以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造成了下级对上级层层掺水;四是“文山会海”,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僵而不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借尸还魂,卷土重来。“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五是手机里要强制安装十几种政务软件,一些 APP 服务内容同质化,但仍被单位要求强制下载,甚至要实名认证并截图发到单位群里,以求领导“看得到”。每天都要认真完成 APP上的“留痕”任务,牵扯了很多精力,占用了不少休息时间,
变成基层工作人员的另类“包袱”和负担;六是工作群太多,同质化严重,单位工作群、组织部门工作群、扶贫工作群、党建工作群、危房改造工作群、政务服务管理工作群……手机从早响到晚,如果没有及时回复还会被领导点名批评。一些微信、QQ 工作群过多过滥,使用管理不规范,异化为“留痕群”“聊天群”“拍马群”。
二、基层负担过重的原因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第一站,基层干部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第一线部队,是党的基本路线方针的“播音员”和“服务生”,基层政府是距人民群众最近的“衙门”,但目前基层工作大部分是忙于上层机关的管理性事务,导致党的政策没有落到实处,本课题组针对基层负担过重的现象,深挖“病灶” 查找问题根源。
1. 责任就在主席台
基层负担过重的原因是一些权力部门的本位主义明显,有衙门习气的作风,滥用“一票否决”、动辄签“责任状”,变相向地方和基层推卸责任,大搞“太极推手”;部分上级领导干部中的关键少数责任心缺失、政绩观错位,有一种心照不宣的“不出事逻辑”,片面理解“对上负责”,甚至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对立起来,搞“低级红、高级黑”,
实则为自己设计,结果种了“上级的田”而荒了“本级的地”。
2. 考核的异化扭曲
在自上而下的分层级“压力型体制”下,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指标成了评价各级组织和个人“政绩”的主要标准,并与地方财政增长和干部荣辱、升迁“挂钩”,形成了一种异化扭曲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造成了滥用公共权力、将“痕迹”当“政绩”、用检查考核来“推进”工作,多部门重复考核、急功近利、谋求短期政绩、虚假政绩、局部政绩、甚至泡沫政绩,导致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唱功好、做功差的滋生和蔓延。
3. 人员少思想僵化
基层新生力量多年得不到充实,干部队伍年龄整体偏大、流动性较差,结构不合理,一个站所甚至一个工作人员往往要同时对几个及其以上的上级领导部门,一些工作人员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在面临各类新问题的情况下,仍然应用传统的方式与以往的经验进行分析,况且基层本来就人手不足,还时常被上边临时抽调和借用。基层权力不大责任大,导致基层留不住人,
4. 蔓延的急躁情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纵观今日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正是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一并滋生的“恶果”。改革向纵深推进,急躁情绪在蔓延,日日紧逼的形势让一部分同志乱了阵脚,失了方法。于是,基层党员干部被卷入所谓事务性工作的“时代潮流”,跑会、守会、陪会的现象比较突出,在文山会海、文字游戏等形式主义问题中跌宕起伏,长此以往还会助长“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责任状落实责任状”的形式主义陋习,让基层“苦不堪言”而又“敢怒不敢言”。
三、“基层减负年”实现路径
曾经我们一心一意为人民謀发展、为人民谋幸福,如今却要顶负巨大的莫名压力偏离初心。基层负担过重,已对基层工作人员心理和生理造成了损害。为了健康有效的推动基层发展,现对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实现“基层减负年”路径如下。
1. 决策要民主科学化
要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参与、调查研究、监督,然后集体讨论,所有利益关系的部门提出意见与建议,再由领导做出决策。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决策质量,大大提升决策的质量,减少决策的失误,有效地避免
领导人个人或者个别领导集体知识的局限和价值观念的偏见,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要坚决实行“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集体决策出现严重失误的,既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也要追究领导人员的责任。
2. 加强部门统筹协调
为了防止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推诿扯皮、重复扎堆、层层加码,要把检查统筹起来,由目标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一起到基层开展综合性的检查;要把任务统筹起来考核评价进行“整合”“瘦身”“提质”,要整合一些资源,对于一些相同的工作,可以各部门综合利用结果,实现“一果多用”,既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又形成检查合力,坚决撤销形式主义、劳民伤财、虚头巴脑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不得随意拔高标准,不层层加码。
3.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扩大基层工作人员来源渠道,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基层工作岗位上来,保证基层有人干事,强化基层党校、党员远程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建设和乡镇干部周转房建设和往返交通费等问题,确实解决基层干部生活困难,加大对基层干部的遴选力
度,进一步拓宽基层干部晋升渠道,使基层工作岗位留得住人才,保持基层工作者队伍的稳定。
4.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基层减负年”不要变成“整改一阵风”,推进“基层减负”要久久为功,既要快刀斩乱麻,更要循序渐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纳入日常监督、巡视巡察、主体责任检查考核、政治生态分析评估的重要内容,做实做细监督工作,切实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5. 认真开展“网络减负”
不搞强制注册、层层加码、积分排名,防止以命令式、强制性要求关注政务 APP、加入微信工作群或进行网络、微信投票。各級各单位要对微信、QQ 工作群进行一次集中清理,从数量上实行精简。对因阶段性工作临时组建、且相关工作任务已完成的,或因长期不使用、已不具备相关职能的工作群,要立即解散一批;对因同一工作需求重复组建的工作群,要根据实际情况立即整合一批。
给基层减负必须动真格、出真招。不能头痛医头,领导机关一定要抑制开会和发文的冲动,减负不是单单指脱掉身上的包袱,更重要的是剔除一些不符合建设规律的作风障碍,
挖去不利于战斗力根植的腐坏土壤。
“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上下同欲,脱虚向实者胜。为基层减负增能,是引导广大干部更加主动服务群众的长远之策。为政以公,行胜于言。政策行为是基层干部在既定思维范围内根据减负大环境做出的反应,转变思想观念,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是推进基层减负的先决条件。为基层减负,就是要为基层干部的实干撑腰,解决“多头领导”的体制弊端。要想成功实现基层减负目标,不得不设定好制度路线,以求点上突破,面上开花。
篇二:基层减负落实难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减负落实难的原因 剖析 及对策建议思考
文章分析了基层减负难的背后原因,如政策执行困境、治理重心下移与服务资源上浮的结构性矛盾、唯上型的绩效考核评价模式、条块关系混乱导致治理效率低下、一元单向的治理模式等。认为要想根治基层负担过重的顽疾,除了在工作作风的“官德”领域进行整治外,还要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
自 2019 年 3 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一系列针对基层减负的措施举措,主要集中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方面,在整治文山会海、督查考核过多过散、问责过频过严、痕迹管理过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离中央政策的初衷及目的差距甚远。
一、基层减负落实现状
根据笔者对乡镇基层的调研,很多基层干部及工作人员反映减负效果不理想,目前基层减负存在“上热下冷”甚至用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
形式主义“变种”大行其道,基层获得感不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基层减负过程中明令禁止的一些形式被一些形式主义“变种”替代,减负红利被吞噬。以文件会议为例,在各地普遍压缩会议文件的背景上,很多干部反映,红头正式的纸质会议文件明显少了,但上级部门借助微信群、QQ 群、电话通知、邮箱通知等形式下发的文件却呈现井喷式增长,基层干部普遍反映这是“换汤不换药”“摁下葫芦浮起瓢”。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减少对基层督查检查考核,虽然有些地方上级官方的督查检查考核有所减少,但第三方评估等代替方式不断增加,基于我国第三方评估的发展阶段,很多基层反映还不如之前的单纯官方考核。同时,官僚主义“任性”问责仍然过多,基层心理负担重。总之目前基层干部每天仍然面临“八多”状态:没干完事情多、新布置任务多、各类文件通知多、督导检查考核多、大会小会多、材料报表多、熬夜加班多、被批评问责多,每天只有约五分之一时间真正思考如何服务基层,谋划辖区发展事务。
二、基层减负落实难的深层原因
基层减负遇到难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是一个方面,但作风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探究。
1 1 、从政策执行理论分析:基层减负遭遇政策执行困境
根据政策执行综合模型理论,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无非有政策问题本身、政策本身、政策以外三个因素。基层负担重、基层减负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政策本身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政策制定不科学徒增基层负担。政策有效执行的前提是政策制定符合科学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上级部门决策仍存在拍脑袋决策问题,仍存在闭门造车问题,出台的一些政策,提出的一些要求仅从“想当然”的角度出发,基层接到此类任务往往力不从心,只能选择应付了事。二是上级部门“政策打架”让基层不知所措。个别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仅从本部门出发,缺乏政策协同,导致不同部门间政策冲突时有发生,让基层不知所措。三是专横式的官僚主义作风让基层有苦难言。为保障政策执行,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广泛听取决策相关方意见,但目前一些上级部门在推出政策时往往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层层下达,这种片面的,缺乏民主的政策命令,往往会造成政策执行困难。
2 2 、治理重心下移与服务资源上浮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治理重心下移必然造成基层政府工作越来越多。服务型政府要求基层政府要提高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治理重心下移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与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政府层级,基层政府服务群众工作会越来越多。治理重心下移客观上造成基层事务增多。根据“能放则放”简政放权的基本要求,当前基层政府承接了大量上级部门下放权力事项。但权力下放的同时,基层面临“有权无能”的困境。权力下放了,人财物等与权力正常行使密切相关的治理资源却没有同步下放,造成基层工作开展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员、编制、经费等未下沉、配套改革措施不到位,基层政府接不住下放权力事项,放管服改革事实上加重了基层负担。
3 3 、“唯上”型的绩效评价模式催生基层“投其所好”
在现行管理体制之下,基层政府绩效评价完全掌握在上级部门手中,上级部门对下级工作具有终极评价权。“唯上”型的绩效评价模式必然造成基层政府对上级政府的“唯命是从”。当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标准还不够科学,形式主义考核内容较多,无形中增加基层过度留痕、造“盆景”等形式主义负担。在上级政府完全主导下级政府考核的背景下,基层政府缺乏真正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往往会只追求“短平快”的显绩,对事关当地百姓福祉的长远
潜绩漠不关心。
4 4 、“条块”关系混乱造成基层管理效率低下
属地管理被滥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县乡关系没理顺,条块关系没廓清。当前基层政府权力有限,尤其是执法权限多集中于上级部门,但很多上级部门习惯将压力“甩锅”,将治理责任以属地管理名义强推给基层,自己只保留监督检查权。基层政府普遍面临“看得见的管不了”的尴尬。很多基层政府执法事项,游走在法律边缘,缺少法律支撑。
5、“一元单向”治理造成基层治理效能不佳
多元共治的协同治理未形成,多元共治要求充分利用市场、社会的力量。就基层来说,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企业、民众等多方力量,在当前形势下仅靠政府单打独斗,往往效果不理想。“一元单向”治理困境根本上是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项,并且应该自己管好的事也没有管好。
6 6 、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基层干部内生动力不足
公共部门积极性一直是公共管理难题,在基层尤为突出,如何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平均主义问题,如何解决“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逆向激励问题成为基层面临的突出问题。激励保障不科学、不充分,正向激励少,惩戒问责多,
正向激励形式单一,导致基层人心不稳,留人困难,“人在心不在”问题突出。
三、总结与建议
剖析基层减负落实难的根源,不难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工作作风问题只是基层不堪重负的表面与直接原因,基层负担重是长期形成的,积弊已久,在短时间要求实现减负效果,往往会落入用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的循环怪圈,要想根治基层负担过重的顽疾,除了在工作作风的“官德”领域进行整治外,还要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没有体制机制的优化完善,便不会有真正的改革成效。要以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的可执行性。以提高简政放权的协同性落实治理资源下沉,切实解决权力下放衔接问题。重构务实高效、科学合理的工作成效考核评价机制,改革绩效评估模式引导基层“眼睛向下”。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增加企业、群众参与力度。理顺县乡权责关系,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明晰县乡职责规范,明确县乡两级的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制定约束县乡权责关系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以多元共治促整体效能提升。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基层多元共治局面形成。多元共治可以避免一元单向治理的捉襟见肘。党建引领,自治组织、群团组织、
社会组织、企業、志愿者、乡贤等多种治理主体共同发力,提升基层治理活力。
落实基层减负,尽管根源在上面,但同时也要努力提高基层办事能力,改进工作方法,比如加大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基层干部才能从“无用功”中解放出来,真正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基层减负需要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与担当,不论是人财物等管理资源的下放,还是理顺县乡关系,都直接触动上层利益,需要统一的顶层设计,没有强力推动,条块关系便不会自动理顺,资源也不可能真正下沉。落实基层减负,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提高基层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基层减负是手段不是目的,是过程不是结果,为营造基层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当务之急是将基层干部从无穷无尽的“无用功”中解放出来,从名目繁多的问责恐惧中逃离出来,从“虱多不痒”和少干少错的敷衍懈怠中跳脱出来。落实基层减负最终要体现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状态中,关键看人,因此,配套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篇三:基层减负落实难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VELOPING力戒形式主义把基层减负落到实处敦煌市在基层减负中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魏志忠|
2019 年 3 月 , 中办印发 《 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
知 》 , 明确提出将 2019 年作为 “ 基层
减负年 ” 。
之后 , 省 、 市相继制定 《 关于
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
若干措施 》《 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会议
和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实施办法 》 等
文件 。
敦煌市迅速行动 , 积极响应贯彻
中央 、 省 、 市关于做好基层减负工作的
决策部署,力戒形式主义 、 官僚主义 ,
把求真务实贯穿于办文办会 、 督查检
查考核工作全过程 , 切实推动基层干
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研究工作 、
解决问题 、 推动落实上 。一 、 主要做法一是提高站位 , 让基层 “ 腾出手
来 ” 。
从增强 “ 四个意识 ” 、 坚定 “ 四个自
信 ” 、 做到 “ 两个维护 ” 的高度 , 深刻认
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
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在市委常委会 、 市
政府常务会等会议上传达学习中央 、
省 、 市关于基层减负文件精神 , 认真抓
好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 , 并结合敦煌
实际 , 进一步细化措施,制定了 《 敦煌
市精简文件会议和督查检查考核工作
实施办法 》 , 坚持在不影响推动落实中
央 、 省 、 市决策部署的同时 , 减少文件
会议数量和检查考核频次 , 并将执行
落实情况纳入纪检监察机关追责问责
范围 , 以强有力的态度 、 举措为基层减
负, 真正让基层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
“ 腾出手来 ” 。二是精文简会 , 让基层 “ 轻装前
行 ” 。
将较大幅度精简文件会议作为基
层减负工作的突破口 。
严格贯彻落实
酒泉市 “ 无会月 ” 相关精神 , 除因敦煌
市特殊情况需召开的一些会议外 , 将
市委议军会等全市性大型会议推迟至
5 月份召开 , 确保无会月不召开全市
性大型会议 ; 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合并召开 , 将市纪
委十六届四次全会和全市领导干部警
示教育大会合并召开 ; 市委经济工作
会议暨农村工作会议等几个全市综合
性大会时间均控制在 2 个小时左右 ,
参加会议人员较往年相比均不同程度
缩减 , 主要领导讲话稿字数基本缩减
到往年的一半;市委常委会 、 市政府常
务会上除内容涉密外 , 需要传达的各
类会议精神均以书面形式传达为主,
尽可能缩短会议时间 ; 将原本由市委
办公室 、 市政府办公室分别起草但内
容相近的文件进行合并 , 确保只制定
印发一份文件 , 让基层干部少做甚至
不做无用功 。三是人员回流 , 让基层 “ 回归基
层 ”
o 把切实解决基层事杂人少问题作
为基层减负的有力举措 。
全面摸清抽
( 借 )
调干部情况 , 集中清退抽 ( 借 )
调
干部 , 明确除经市委 、 市政府抽 ( 借 )
调
参与中心工作外 , 其他未经组织程序
批准的抽 ( 借 )
调干部一律于 4 月份返
回原单位工作 。
有序组织开展民生人
22
发展
|
2019.06
DEVELOP
|\ ( ( ; ;员入编考试 , 逐年逐步解决基层民生
人员编制问题 , 让基层干部吃下 “ 定心
丸 ” , 安心在基层干工作 。
此外 , 安排公
安局 、 民政局 、 沙州镇等部门单位组织
开展招聘工作 , 录用辅警 60 名 、 社会
救助服务人员 21 名 、 社区小组长 7
名 , 切实加强基层人员力量 , 增强基层
队伍生机活力 。二 、 存在问题一是检查考核 “ 比较多 ” 。
近些年
敦煌在文化旅游首位产业的带动引领
下 , 发展位势明显提升 , 在酒泉市区域
格局中较为突出 。
随之而来的各个方
面的督查 、 检查 、 巡查 、 调研 、 考核也接
连不断 , 特别是在省上检查考核酒泉
县市某项工作时 , 敦煌市基本都是被
抽查县市区中必不可少的 , 多数时候
都要安排迎接检查考核 , 即使最终未
被安排也是做足准备 、 常备不懈 , 这使
得基层的一些部门 、 干部长期处于应
付检查考核的状态 。
此外 , 一些检查考
核要求查阅资料的比重很大 , 通常是
指定基层按照需查阅的资料清单 , 准
备清单上的每一项内容 , 导致基层干
部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补资料 、 造表
册 、 装封盒以顺利通过检查验收 。二是精文简会 “ 比较难 ” 。
一方面
基层还没有完全转变观念 , 转换理念 ,
仍然把会议 、 文件作为抓工作落实的
手段 。
另一方面省 、 市层面虽没有明确
要求基层召开会议 、 制定文件 , 但省
上 、 酒泉市两个层级都已召开相关会
议 、 制定相关文件 , 作为承接顶层设计
“ 最后一公里 ” 的基层 , 有时不得不再
以会议贯彻会议 、 以文件落实文件 。
另
外 , 省 、 市层面也存在安排上报材料 、
填报表格的通知刚发下来就要求上报
或者是给基层准备的时间非常紧张的
问题 , 导致基层干部不得不加班加点 、
脱实向虚 。三是接待任务 “ 比较重 ” 。
敦煌是
文化旅游名城 , 来敦的各级领导众多 ,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的出 :
:台 , 近几年敦煌的接待任务有了较大:
幅度的减少 。
但由于敦煌承接的各个丨
; 方面检查考核工作较多 , 省 、 市一些重:
: 大会议 、 活动也选择在敦煌召开举办 , :
: 无形中使得来敦的各级领导增多 , 敦:
:煌的接待任务也一并增加 、 变重 。
接待:
:任务通常都是节假日和周末加班准:
[ 备 , 或者是节假日和周末接待 , 致使基
:层干部很少有休息时间 , 一定程度上:
:增加了基层干部的负担 , 导致参与接 [
:待工作多的部门干部 , 一听到是节假:
:日 、 周末的接待计划就 “ 头疼脑热 ” 、 心 ]
[ 情郁闷 。三 、 对策建议一是着眼源头治理 , 力戒形式主 ;义 、 官僚主义 。
“ 文山会海 ” 有所反弹 、 :
[ “ 痕迹管理 ” 比较普遍 、 检查考核多头 [
重复等 , 其根源在于形式主义 、 官僚主 [
:义 , 由此衍生出的材料迎检 、 弄虚作假 [
:等问题 , 给基层干部和基层工作造成:
:极大的负面影响 。
今年 , 敦煌市部署开 1展 “ 转作风 、 抓落实 ” 专项治理行动 , 聚:
〔 焦保障政令畅通 , 进一步完善纪委监 1
[ 委 、 组织 、 信访 、 审计信息共享机制 , 坚 [
:持暗访 、 查处 、 追责 、 曝光 “ 四管齐下 ” , [
:严肃查处空泛表态 、 应景造势 、 敷衍塞:
: 责 、 出工不出力等问题傑中整治不落 [
: 实 、 乱落实 、 假落实 、 少落实 、 慢落实 、 机 [
:械落实 、 应付式落实等问题 , 有效治理 ;
:形式主义 、 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 继续完 [
:善整治 “ 庸懒散度虚 ” 长效机制 , 不断增:
: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 [
:当精神 , 促使全市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
:
二是着眼把握好 “ 度 ” , 严防笼统I
I:模糊 、 避实就虚 。
为基层减负不是降低 1
:工作标准 , 该保留的工作事项和指标 1
:要求必须保留 、 坚定执行 。
敦煌市对文:
:件会议和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实行计划 ]
■ 管理和审批报备制度 , 将精简比例确 ‘ :
: 定在 30%, 确保较大幅度减少文件会 [
: 议和考核工作的同时 , 该发的文件一 :
定发 、 该开的会议一定开 、 该开展的督
查检查考核一定开展 o 此外 , 在文件稿
字数 、 各类会议的时间 、 部门单位每年
开展考核的次数等方面也做出了详细
的规定 , 避免精简文件会议和督查检
查考核工作要求大而化之 、 笼而统之 ,
使部门 、 单位无处着手 。
特别是在督查
检查考核方面 , 明确提出 , 提请市级会
议研究审议的文件中 , 对有关工作进
行督查检查考核的 , 必须提供政策文件
依据并事先征得两办同意 , 对镇村 、 社
区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
项要减少 50% 以上;强调督查检查考
核要突出上级和本级决策部署的贯彻
执行情况 , 必要的记录 、 台账要看 , 但
主要看工作实绩这一要求 , 为督查检
查考核工作提供了清晰有力的导向 。三是着眼强化激励 , 助推干部成
长 、 担当作为 。
为基层减负就要把干部
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 改变
干部疲于应付 、 敷衍塞责的工作状态
和长期负重 、 激情减退的身心状态 , 正
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 为经济社会发
展贡献智慧力量 。
敦煌市健全完善激
励保障 、 考核评价等机制 , 采取选上来
跟班 、 派下去挂职等形式 , 在征地拆
迁 、 信访维稳 、 招商引资 、 文博创文等
“ 四个一线 ” 加强干部实践锻炼 , 着力
提拔使用政治过硬 、 敢于担当 、 锐意进
取 、 能打硬仗的干部 。
加大对党员干部
帮扶慰问力度和基层党员干部关心关
爱力度 , 认真落实体检 、 带薪年休假制
度 , 重点为偏远镇改造建设机关干部
周转房 , 优化 “ 五小 ” 工程功能 。
制定
《 敦煌市 2019 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方案 》 , 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全域旅游 、
名城建设 、 现代农业 、 农村 “ 三变 ” 改
革 、 城乡一体化建设等重点工作 , 赴经
验典型地区考察学习 , 全面增强能力
本领 。
屬( 作者系中共敦煌市委常委 、 市
委办公室主任 )2019.06
|
发展
23
篇四:基层减负落实难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 5 篇 【篇一】基层减负年已过大卉,多地采取措施解决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督导检查过多过滥等问题,成效显著,然而仍存在三点问题,影响基层减负实效,亟需关注解决。一是“应减未减”。有癿部门决策随意、闭门指挥、强迫命令,导致执行无序,产生问题后又要求基层整改;有癿部门从基层随意抽调人员,导致基层人力欠缺;有癿单位“只讲奉献丌谈权益”,长期丌执行年假制度;有癿活劢幵丌要求延伸迚基层,上级部门即依然下达给基层。二是“时减时增”。基层需要整治“展示牌多”癿现象,但有癿部门考核办法又觃定要“制度上墙”,基层只好规情况把牌子“有时摘掉,有时挂上”;有些责任是“丌出事时减了,出了事仍跑丌掉”,例如环保污染、交通安全、卫生防疫等,基层没有执法权,无法整标治本,但按照“属地原则”,一旦出事,基层相关单位就得跟着“背锅”。三是“此减彼增”。正弅发文少了,但“便签”“通知”多了;纸质报表少了,但“电子报表”多了;检查考核次数少了,但单次检查考核内容多了。这种“偷梁换柱”癿手法,导致基层工作量幵未真正有效精简。
基层对此建议:要迚一步转变观念。给基层减负是自上而下癿工作,关键在上层,落实在基层,上级部门要切实端正思想,切实转变作风,科学筹划工作、合理安排任务、据实提出要求,同时以群众满意为根本准则展开检查考核,从根本上避免“蒙眼决策”、“坐而论道”、“看痕取优”、“依文排名”等问题。要迚一步增加关怀。要健全完善对基层干部癿容错纠错机制,加快基层干部癿交流轮转,打破基层干部癿晋升瓶颈,迚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癿热情。同时,
要维护基层干部癿应有权益,丠格落实年休假制度和节假日加班补休制度,迚一步激活基层干部癿工作热情和活力。要迚一步强化惩处。为基层减负是破除形弅主义官僚主义癿重大丼措,对亍在“减负”中阳奉阴远甚至“抗命丌遵”癿现象,纪检监察部门要扩大线索来源,及时发现问题,迅速作出处置,用坚决癿态度、有力癿措施、丠肃癿惩处来确保基层减负始终在正确癿轨道上运行。
【篇二】
党癿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癿党中央,从落实中央八项觃定精神着力,在纠正“四风”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全国上下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特别是享乐主义、奢靡乊风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丌可否认,形弅主义、官僚主义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丌同程度地存在。今年全国丟会,李克强总理要求各级政府要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弅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作风建设永进在路上。“四风”治理多年,有癿赴基层调查研究丌深入丌细致,依然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癿空耗丌少文件纸张和会议时间,做出癿政策设计和决策部署难以符合基层实际,依然丌接地气、上下脱节。同时,基层还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等问题,甚至在疲亍应付上级各类会议检查上弄虚作假,这些问题危害甚深、基层群众反映尤其强烈,基层减负实属必要。因此,中央办公厅《关亍解决形弅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癿通知》一经印发,卲在广大基层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特别是《通知》明确将今年定为“基层减负年”,让大家对未来更好地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谋发展、抓落实上充满了期待。但是,有了好癿政策,更需要丌偏丌倚地贯彻执行,避免出现上级部门借此机会流露“缓缓气、歇歇脚、养养神”等倦怠思想。
要避免对具体工作当甩手掌柜,借机“减负”又“减责”。为基层减负,减掉癿是给基层带来癿“无用功”,绝丌意味着降低工作标准。“减负”看似是做了减法,实则是做加法,是对强化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提出了新癿更高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通知》癿思想认识,切实认清应担负癿职责使命,劤力改迚工作作风,在主劢作为中履职尽责,在勇亍担当中砥砺前行,拿出“真功夫”,切实干出一番看得见摸得着癿实绩,丌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要避免一味减少“文山会海”癿“量”而忽规“质”。文件、会议是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癿必要方弅和手段,但如果仅仅为了完成“减量”任务,而没有注重“增质”,则会失去治理“文山会海”真正癿目癿和意义。要结合实际、摸清底子、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一个一个突破,一项一项整改,做到宜精则精、宜撤则撤、宜幵则幵。特别是要切实解决那些印发文件、召开会议只图形弅、层层加码癿问题,使基层党员干部真正从“消肿”“减负”中得到实惠,从而集中力量办好基层急需办好癿事。
要避免将督查检查考核“机械合幵”戒“一刀切”。“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 50%以上”是《通知》要求癿硬指标,这就对许多常年单独就某项工作面吐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迚行督查检查考核癿部门作出了新癿要求。要着重在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癿科学化上下功夫,完善督查检查体系,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创新督查检查考核办法,尤其是要注重结合互联网平台加强工作创新运用,杜绝一味地以“多部门联合”“凑人数”弅开展工作戒生拉硬扯丌同工作使用同一张“试卷”作答。
要避免对基层党组织癿指导监管迚行“进程操作”。基层党组织丌仅是戓斗堡垒,也是党癿全部工作和戓斗力癿基础。《通知》明确提出要以党癿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着力解决党性丌纯、政绩观错位癿问题;要加强组织领导,为解决困扰基层癿形弅主义问题提供坚强保障。因此,要迚一步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癿指导监管,坚决摒弃丌顾实际、只管清单弅癿问责,戒因错误理解“减负”而可能出现癿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邮件甚至一个口信癿“进程操作”,强化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一要求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根基,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为基层减负,党中央、国务院以上率下,传递出癿是坚定癿意志,是强烈癿使命和担当,是坚决消除形弅主义、官僚主义癿信心和决心。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通知》精神,把部门和职工都摆迚去,真正来一次大排查,真正把形弅主义、官僚主义癿半而丌实癿东西丞掉。只要上下齐心卋力,强化统筹卋调,丌断激发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崇尚实干、攻坚克难癿责任担当,丌断提高工作落实成效,为基层减负必定指日可待!
【篇三】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亍解决形弅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癿通知》 ,明确 2019 年为“基层减负年”,此通知一经发出,基层同志大力赞扬,可沉下来细想,为基层减负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癿。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多年癿工作人员,我也想给提几点建议。
从我们这个地区来看,当前基层最大癿问题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部门下达工作任务很少考虑基层同志们癿难处,以乡镇来说,乡镇癿每一个部
门和科室,都承载着大量工作任务,对接着县里多个科局单位,同时还直接服务群众,为群众办理大量事务,人少事多,有癿活还很急,基层工作人员疲亍应付。
基层面临癿癿第一个问题是人少。干活癿人更少。多数年轻人丌愿意留在基层,待遇低离家进都是原因,但最主要癿原因是人才出路不上级单位相比较为狭窄,很多人在乡镇一干多年,工作岗位交流都很困难,虽然当前此种问题已经有了改善,但是效果仍然丌够明显。
第二个问题是工作杂而多。上文已经过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细数现在基层干部,每个人癿微信里都加了无数个工作群,群里每每发通知,要求写癿很强硬,12 点前上交,下午三点前上交,下班前上报,凡此种种数丌胜数,工作人员疲亍应付,丌得丌承认有些工作癿确很紧急,但是也存在有一些工作幵丌着急,也许上级部门只是需要一个数据,微信里一个通知,下面癿忙活卉天,也许最后这个数据还没啥用,但是上级部门指尖一点,就够基层忙活癿了。
中央明确了为基层减负是大好癿消息,希望今后上级各部门布置工作时能够多考虑一下基层工作人员癿辛苦,少一些丌劢脑筋、内容空洞且丌符合实际癿要求和指令。
【篇四】
习近平总乢记指出,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是做好基层工作癿重要环节。乡镇是是党执政癿基础层级,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癿执政骨干、联系群众癿桥梁和纽带。上级癿所有决策部署都要乡镇去贯彻落实,还有各类数据调查和民意分析,各类上级检查和调研,长此以彽,乡镇干部疲亍应付。乡镇工作千头万绪,且普遍人手紧缺,年轻干部占比普遍较低,超负荷癿工作能让基层干部更快癿熟
悉工作内容,即也让他们苦丌堪言,工作仅限亍完成任务,缺乏创新,难出亮点,因此全面为“基层减负”是广大基层干部癿心声。
一是要加强对乡镇干部癿培训,提高乡镇干部癿业务能力以及素质水平。乡镇干部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在一线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工作压力大,“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常态。乡镇工作接触癿更多癿是百姓群众,工作繁杂,自由支配癿时间比较少,能够出去交流学习癿机会比较少,丌学习就无法迚步,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许多年轻人丌愿意迚乡镇,卲便迚了乡镇,也会找机会参加各种考试离开乡镇,因此各项工作推劢便会慢下来,对乡镇癿发展十分丌利,百姓群众癿利益无形乊中就会受到损失。
二是保障基层执法权力,完善基层权责体系。按照权力下放、权责一致癿原则,制定扩大乡政府服务管理权限癿具体办法,强化服务功能。依法制定乡镇政府权力清单,赋予不服务范围相匹配癿职权。
三是减少检查强度, 丠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活劢。检查活劢侧重亍重点帮劣基层干部梳理工作要点,把握工作重心,让基层乡镇从各种疲亍应付癿“忙乱”中解脱出来。对确需要检查推迚癿重点工作,由县统筹安排,制定切合实际癿工作目标觃划和具有较强针对性、操作性癿考核检查办法,结合目标责任考核集中统一迚行,丌搞层层检查评比,让广大基层干部在服务群众、推劢发展中心情舒畅癿干工作。
为基层减负松绑幵丌是完全丌搞检查、丌搞调研、丌搞指导,凡事皀有度,丌在影响基层正常工作癿前提下,适度癿检查考核有利亍促迚基层癿工作,需要癿是上级迚行科学统筹,切实将检查考核、指导癿过程转化为基层推劢工作癿具体能力。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亍解决形弅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癿通知》,明确提出将 2019 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要说基层负担重癿问题,这些年一直工作在最基层癿笔者,可以说是深有体会。除了有写丌完癿材料、填丌完癿表格,以及为了应付各级各部门癿各类检查、考核、验收外,还有本地区癿各类创建活劢,也让人应接丌暇,常感身心疲惫。
另外,还有一些涉及部门机关存在癿工作作风问题,也让笔者丌吏丌快。譬如说,在转发上级文件时没有针对性,甚至可以说还比较随意。有癿文件好几十页,可当基层单位费了好大功夫把转发文件看完后,即发现里面没自己什么事儿;说明机关在转发文件前幵没有对文件癿内容做基本了解,而是见文就转。再譬如说,有癿机关,内部各股室工作缺乏卋调,在搜集材料戒数据时,常常各行其是,致使下属单位丌得丌重复报送,无形中又给基层增加了本丌该有癿工作量。
中央《关亍解决形弅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癿通知》明确提出,将 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这充分体现了习总乢记和党中央对广大基层干部职工癿理解和关爱,也让我们好生感劢;不此同时,更对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癿一揽子丼措能够尽早落地充满期待。
虽然《通知》中已经对如何为基层减负做了安排部署,同时也提出了要求,但在笔者看来,相对来说还比较原则,指导意义更大些。作为工作在最基层、身受基层重负乊苦癿笔者,在这里为基层减负提丟条具体建议:
一是强化绩效管理、淡化痕迹管理。笔者幵丌是反对痕迹管理,正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工作做没做丌能仅凢嘴巳说,总得留下些“蛛丝马迹”,
但即对刻意留痕迹而忽规最终成效癿做法幵丌认同。要知道,各级、各部门甚至到具体单位,都有上级下达癿年度和阶段性目标任务,以及自身癿职能所应承担癿职责,而这些目标任务癿完成情况和职能职责癿履行效果,才是检验其工作成效癿“标癿”;过程虽然重要,但不结果相比,毕竟还是应当居亍次要地位。所以,上级对下级戒部门、单位,应当按照目标任务、履职尽责癿任务戒时间“节点”,做例行性检查和验收,非特殊情况,应丌迚行突击检查,从而有效减轻基层负担;对工作过程中所留下癿痕迹,只作为检查验收癿辅劣材料卲可。
二是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和共享资源。为了减少甚至杜绝材料癿多头和重复报送,切实减轻因人为因素对基层造成癿丌必要癿负担,上级机关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加强机关内部癿卋调配合,对基层报送癿材料和数据,在丌影响保密癿前提下,迚行系统整合,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具体来说,就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设立机关内部局域网,机关各股室将可用亍机关内部共享癿下级报送材料和数据,放置亍共享文件夹中,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从技术上来说,这已经丌是问题,而问题就在亍机关有没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真心为基层减轻工作负担癿决心。
总乊,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基层干部职工癿深切关怀,让其尽快落到实处,更是广大基层干部职工癿热切期盼。
篇五:基层减负落实难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减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思考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对 XX 街基层减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略作分析。
一、社区基本情况 我街属于典型的旧城老旧小区和城乡结合构成的城市社区,经过几次调整后,目前共有社区 X 个,X 个社区都分别与我区的 XX 镇、XX 镇、及原来的 XX 镇错综交替,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现在的社区都统一按照社区党委引领抓总、居委会具体功能性服务、监委会监督配合的服务模式设置。
二、社区减负现状表现及原因
经调查,社区工作普遍存在工作杂、任务重、压力大等现象,政府部门大部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下沉到社区,社区承接的工作事项大有人口计生、劳动保障、医疗保障、安全生产、维稳综治、民政事务、武装、党群事务、统计、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网格管理、创文创卫创模“三创”工作等十多项之多,小有几十上百项之杂,社区干部大部分时间用来完成各职能部门下派的任务、应付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印制各种资料台账等,无暇开展服务社区居民的活动,偏离了社区是自治组织的本位。
。
(一)社区工作重心不明确。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成了各职能部门不可缺少的左右手。一些职能部门对社区的地位和自治性质缺乏认识,把本应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增加了社区工作量,社区频于完成政府事务性工作任务,无暇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如各类报刊杂志征订任务、社保医保参险任务、环境卫生任务等。医保部门将居民医保缴纳任务移交给社区,要求辖区内户籍人口 70%的居民必须参保。但由于辖区众多企业破产倒闭,社区居民空挂户多、外出打工者多、人口流动量大,社区难于按照规定的人数完成参保任务。社区内的街、路、巷环境卫生,环卫部门应是工作的主体,社区做好协助和宣传工作,但现状却是本末倒置,环卫部门成了监督单位,社区成了责任的主体。为了迎
接环卫部门检查,社区干部往往还要到辖区内的街、路、巷负责打扫卫生。
(二)社区与政府关系不明确。社区被当成各职能部门的下级单位,频于接受上级安排的各种检查、考核、评比。政府各部门通过对社区进行检查考核来评价自身工作完成情况,不定期对社区进行检查并要求社区建立相关台账。针对各项检查,社区需制作各类牌子和台账应付,基本每个社区都有十几块牌子、几十类台帐、上百本档案,很多内容都是交叉重复,如社区教育台帐、计生台账、消防排查台账等。消防排查工作的责任主体本应是消防这样专业机构,社区只应配合消防搞好消防的排查和宣传工作,但现在这项工作却成了社区为主体,消防部门负责督查社区。
(三)社区工作权责不明确。各职能部门把责任、矛盾下放到社区,社区有责无权,频于给居民出具各类证明。如民用住宅楼里经营注册工商营业执照,办理商业保险身份证号、姓名、性别不一致,婚史情况,收入情况,房产证明,车辆证明等等都要到社区来开据证明。社区公章使用范围不明确,社区公章成了万能章。
(四)社区工作人员配置标准不一,运行经费过低。按照《XX 区开展合村(居)民委员会并村(居)小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规模在 5000 人以下的社区,享受基本报
酬的干部职数为 X 人;规模在 5000-10000 人的社区,享受基本报酬的干部职数为 X 人;规模在 10000-15000 人的社区,享受基本报酬的干部职数为X人;规模在15000以上的社区,享受基本报酬的干部职数为 X 人。”然而现实是不分社区大小,人口多少统一按 5+1 配置,相邻街道社区有的却达到了7+1、8+1,人少事多,很多工作开展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社区承接政府各部门大量工作,需要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工作的开展都要挤占为数不多社区运转经费,比如创文创卫工作,上面不安排专项经费,只管布置各项任务,卫生死角清理、废旧家具转运、污水沟加盖、路面平整、宣传氛围营造等等都需要财力支撑才能完成,为完成各部门交办的工作任务,差额部分有的社区靠出去化缘来维持社区各项工作开展。
(五)社区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福利待遇不明确。一是社区干部流动性大。目前很多社区干部干一段时间就辞职不干了,究其原因还是待遇太低,社区干部除了每月固定的两千多元报酬外其他“五险”基本没有;二是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不固定,包括公益性岗位人员和专职网格员。公益岗位人员每个人只能在有效工作期间享受一次公益岗位,合同期限为3 年,合同期满则必须更换一次新人,人员更换过于频繁,一些年轻的、有工作能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却不能留
在社区工作,刚适应了工作岗位就要换人,这种机制严重制约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发挥。
三、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工作建议 为进一步落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更好地发挥基层社区组织自治作用,更好地为居民服好务、办好事,建议从三个方面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工作。
(一)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
建议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城市社区管理经验,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准入制度和指导性目录,全面清理现有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明确社区工作职能,凡属于基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派出机关职责范围内的需委托社区公共服务站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需通过签订协议、购买服务等方式,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交由社区公共服务站承办。
(二)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经费及人员待遇。
根据现行社区工作量合理匹配社区工作经费,临时增加工作根据工作量由下派单位给予适当经费弥补;社区干部工作报酬。采取基本报酬+绩效报酬的方式,按照社区主职基本报酬不低于上年度本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合理确
定社区干部基本报酬。社区干部每人每年绩效报酬不少于基本报酬的 10%。同时为社区干部办理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生育、工伤保险。
(三)推行政府购买服务。
大力培育和完善专业性、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活动。基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等方式,积极引导各种社会组织和各类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让这些社会组织成为承担政府职能的重要载体,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社会需求,通过他们的合理承担,减轻社区干部的负担。
篇六:基层减负落实难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2021 年最新 4 4 篇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 1
随着党中央确定 2021 年为"基层减负年",并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目前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治理形式主义作风问题已经取得显然成效。
在大环境下要坚决杜绝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表演主义,保持不断地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工作人员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将事情落到实处。目前基层形式主义作风有所缓解,但仍要高唱高举,避免作风问题再次蔓延。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对形式主义作风问题是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的压力下,不仅工作更多压力更大,但更多的工作还是落不到实处,形成了一种"基层很忙,实干没有"的现象,而且还养成了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状况,又或是基层部门应付上级检查,弄虚作假的陋习。这会使基层领导干部无法做到心中有数,以致于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们要保持整治基层形式主义。
首先健全基层干部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指标,考核是关键。上级部门关于基层的检查考核,要深入一线实地调查研究,注重以群众的口碑和工作实绩作为依据,以群众的声
音,群众的实际为考核分数,真实客观地评价基层干部的政绩。不能为了检查而检查,为了督导而督导。强化对基层干部日常工作的考核,减少年底查资料式的检查考核,纸面上的东西永远不如实际的口碑有用。要确保基层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在为民服务上。
其次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基层工作是直面对群众,所以群众的口碑,群众的实际才是考核的分数,因此,群众的监督作用尤其重要。在不断的完善基层政务公开中作中,主动向群众展示政府的工作内容,让群众了解我们在干什么,有没有用,还要开通群众交流平台,听取群众的看法建议,增加群众的参加度,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在我们党的高压态势下,反对形式主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注意问题反弹,因此要保持长效常态,整治基层形式主义的精神不能疲、劲头不能松、措施不能软,为取得最终的胜利保持到底。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 2
基层减负一直是广大基层干部重点关怀的问题,各级工作人员心里都清楚,基层减负关键就在一个"实"字,切忌"雷声大、雨点小"。2021 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特别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 2021 年为"基层减负年"并提出,"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
减少 30%50%""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 APP 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对实际工作评价"等减负"礼包",获得基层的广泛点赞。可这一年多来,各地是不是真正落实基层减负举措,只有在基层亲身经历过,才最有说服力。
我们都清楚,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不是基层部门单位和基层干部说了算。现实状况是,不少地方工作中始终盯着上级要求,不管基层是不是能承受得了,或是不是在弄虚作假,时常"自以为是"过度解读上级布暑,大搞"政绩工程",只图让上级满意,不求群众认可,让不少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诸如,今年这场新冠疫情,基层工作人员最辛劳,全员都赴在抗疫一线,正常的春节假期取消、年假探亲假均停休、周末休息日就更别想了。同时,在一线抗疫的人员还要接受上级机关各种检查、抽检,确实是"忙"得不亦乐乎。参加抗疫的基层干部天天处于超负荷状态,"基层减负"还从何谈起?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根基在基层,基层各项工作不仅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的巩固。给基层减负,必需坚决剥离一些与实际工作脱离和无关紧要的事务,让基层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为民服务当中,而不是整天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抽检,参加各种可开可不开的布暑会、小结会,上报各种千篇一律的"假、大、空"材料和本表薄册,评价各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项目。
因此,要做到真正给基层减负,上级机关的领导干部必需带好头,从改作风、树新风抓起,基层工作才会有奔头。比如,在关键环节,必需强化主体责任,把量化的减负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一级看一级的示范效应。通过踏踏实实的减负,让"跑会"变少、表格"精简"、考核"合并"、工作群"瘦身",基层干部工作才有干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减轻基层负担,必需鲜亮地树立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当前正处于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还有很多难关要攻克、不少"硬骨头"要啃,必需切实提升基层政府行政效能,完善督查检查考核机制,激励基层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确保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因此,各地要保持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重拳整治文山会海、督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事过留痕等特别问题,有效遏制"一票否决""责任状"满天飞,让基层干部能够沉下心来促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让办实事、求实效、重实绩的实干作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如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或者"会工作不如会汇报""干得好不会汇报得好",势必会让基层党员干部失望寒心。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一直以来,压力大、任务重、问责多是不少基层干部的真实工作状态,加之近年来基层形式主义的不断滋生,愈发让基层干部被束缚
在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脱不开身。为基层减负,要敢于直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场"持久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比如,对基层负担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全面摸底,结合各部门实际,厘清责任边界,规范责任事项,制定责任清单,以问题为导向,出台系统减负措施和办法,抓深入抓具体,切实让基层干部多些务实、少些事务,防止"一人干活、九人督查""材料政绩""数字政绩"等问题,切实做到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能够把心思集中到抓落实上,把精力聚焦到干事业、促发展上。
另外,想要给基层减负,就要彻底破除"无痕迹则无政绩"的考核评价"硬杠杠",从源头改善工作推动机制,强化调查研究,科学布暑安排,以实际成效为导向,重在看实际落实效果、看百姓评价口碑。只有做到真减负、少折腾,让基层干部体验到踏踏实实减负的获得感,更多想干事、能成事、群众中有口碑的干部有奔头、能脱颖而出,群众也才会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 3
减负效果怎么样?
文山会海少了,但形式主义出现新动向、新表现
"文件、会议数量都显然减少了,质量也有所提升。"谈及减负成效,南方某省港航部门一名处长细数工作变化。
"督查考核上,以前部门要花两三周时间撰写简报、汇总台账等材料,现在,一份书面材料就够了。"
而在重庆开州团区委书记冉奇看来,减负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自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抓落实。上级单位利用大数据共享信息、下基层调研不提前"踩点",省下来的时间都用在了解决实际问题上,单位的实干氛围越来越浓了。
过去一年间,类似的变化还有不少。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基层干部直言,一些长期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依旧存在,有的还出现了新动向、新表现。
"线下会议确实少了,但视频会议却增多了。展开脱贫普查时,市里天天都要进行视频培训、布暑,乡镇有些无关部门,也常被拉进来。"山西晋中市某县驻村第一书记李某说,视频会议本是为了方便,但假设被乱用,也会成为新的负担。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基层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多,诸如一些理论学习"云平台"等工具极大提升了干部的理论素养,但有些省市各级各部门纷纷开发自己系统内的 APP,内容雷同,却都要打卡留痕,智慧办公无形中增加了"云压力"。
更有甚者,一些原有的形式主义难题"改头换面"又重新出现。山西运城市某县组织部工作人员张某说,"红头文件减少了,但白头的增多了。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的红头文件不能超过 100 个,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文件又会
以便签形式下发"。
此外,久为基层干部诟病的"以会议落实会议"现象仍时有发生。东北某省会城市某区委办公室科员张建川称,"上级要求我们强化环保工作,其中一条是每个月必需开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会议,年底还要检查会议记录"。
减负为何这么难?
基层人手不够,少数干部政绩观错位
形式主义难题易反弹,减负效果不显然,在东北某县扶贫办科员刘明善看来,这与基层人手不够息息相关。"和我直接对接的省直部门有 8 个处室,市直部门有 4 个科室,相当于我一个人要落实 12 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少事多、有责无权,成为不少基层干部的痛点。
而针对"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减负怪圈,山西太原某区区委办工作人员梁某认为,"还是惯性思维作祟,怕担责、轻落实,担心上级精神传达不到位就被认为是失职,有些地方有时宁愿变着法把文件发下去、把会议开下去,也不想被扣上不落实的帽子"。
关于这些问题,中办此前印发的《关于继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确保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真正把政治上过得硬、善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制度执行力和治理
能力强、"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选拔出来。西部某乡党委书记坦言,"用人导向就是指挥棒,一旦政绩观错位,没能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就容易造成形式主义"。
一些干部反映, 对上级部门的一些考核检查,有时会担心因材料不齐全而受到批评,这在客观上加重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对此,《通知》对症下药,提出精准审慎实施谈话函询和问责,规范实施问责的工作程序,及时改正乱用问责、不当问责及以问责代替整改等问题。这一举措有助于将干部从繁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有些基层干部建议,这些举措要落地,还需出台具体细则加以规范、明确。
干部期待怎么改?
形式主义做减法,基层放权赋能做加法
基层减负,需继续发力,久久为功。一些长期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要想得到长效解决,还需下足精细功夫,做好配套措施落实。
山西某县街道办副主任原某说,以精文简会为例,会议数量要减少,会议的主题设置、通知范围等也要尽量具体、避免"大而全",以减轻无关参会单位、人员的负担。发文最好也能分清轻重缓急,多替基层做好把关工作,避免简单传达、"一发了事"。
为了给基层干部"松绑",一些地方已在积极改变督查
检查方式。吉林长春南关区规定,区直部门原则上每年搞 1次综合性督查检查考核,对街乡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 85%以上。区委办公室工作人员朱有良对此深有体会,基层反映激烈的"数据多头上报""同一状况反复调度"等问题正在有序改变。
"减法"有了,"加法"也不能少。《通知》提出,进一步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快制定赋权清单,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这为解决困扰基层的"有责无权"问题提供了方案。
"在以前,办理特困家庭建档可不简单。群众自主申请后,先由街道办检察受理、调查核实,最后还要区民政局审批认定,整个程序走完,一般需要 20 多个工作日。" 重庆市铜梁区街道民政干部甘世芬介绍,去年以来,铜梁区探究为基层减负赋权,将特困家庭建档审批下放到街道办,"办理时间大大缩短。"甘世芬说,进一步向基层放权赋能,不光方便了群众,基层干部也更有干劲。
而权责明确、管理清楚,也让经常和街道、乡镇等基层单位打交道的朱有良有了更多机会倾听来自群众的声音。"目前街道、乡镇机构改革正在加速推动,下一步希望继续深入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让基层干部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朱有良说。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 4
近日,湖南省民政厅联合相关部门下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减负工作事项清单》,列出"八个不得"的减负清单,并就强化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方便群众办事等事项提出要求。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一提到基层,最爱说的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基层是落实中央大政方针的主阵地,更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干部往往是一人多岗、一岗多责、身兼数职。这些年来,压在基层干部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尤其是 2021 年的这场新冠疫情,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都在街道、社区、乡村,各种无谓的会议、文件、考核、巡查、检查过多,在完成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疫情防控事务性工作,导致干部谋事时间被挤占、干事精力被抽干。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当前,各级党政机关,尤其是在基层单位,各种各样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多头考核、重复督查看似是层层压实责任、鞭打快牛,其实是层层虚化空转、疲于应付,让基层干部身不由己、苦不堪言,最终是东一榔头西一锤,静不下心、俯不下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严重受挫,表面上看是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实质上工作的成色和质量并不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明确提出了给基层减负,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确保基层治理科学高效,有
章可循。可实际上,上级下发的文件中确实是列出了为基层减负的各类清单,而细细分析,是对基层工作要求越来越细,标准越来越高,基层的工作不仅减不下来,反而是越来越难应付上级的各种考核与检查、督查。因而,上级要为基层减负、为干部松绑,必需抓住重点事项,围绕基层工作的实际困难,真正把减负减到关键点上。
减负减到关键点上,首先要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抬头,只会给基层增加工作的负担,没有任何益处。中央提出为基层减负,就是为基层干部松绑,让基...
篇七:基层减负落实难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减负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范文精选 选 5 5 篇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范文精选 选 1 1
基层“减负”是好事,效果到底如何?可谓好处多多。一是时间利用率大幅提升。对安排工作的乡领导而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事情安排好并非易事,务必要言简意赅短小精悍,这倒逼乡领导要做足“功课”、字斟句酌。二是节省开支节约时间。一些村道路偏远,来一次政府耗车耗油耗时间,来去一趟总要小半天,把多次会议压缩到一次,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支出、经费支出。三是凝聚力有效提升。多次开会部署多项工作,一些乡村干部因理解不同势必会工作重视程度不一、工作进度不一,后期的工作衔接与调度不会十分通畅。一次会议、多个部署、统一强调,镇村两级干部思想上会高度一致、行动上会步调一致,结果自然更加可期。
那么基层减负从哪里开始入手呢? 一、着力缩减会议数量。加强会议统筹,尽量采取合并、套开、视频会议形式,避免重复开会、层层开会。以大会或视频会议形式开到村居站所的会议,提倡会后当场部署具体工作,或现场办公形式解决问题。
二、全面推行网上办公。各部门在办理业务时严格执行流程化、网络化管理,以政务中心无纸化办公系统培训为基础,详细列出业务办理清单,对各村进行业务骨干培训,减少村干部跑腿次数、缩减行政开支,提高办事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大力破除过度留痕。严格要求各部门把工作任务分析、分解、安排到位再布置,坚决杜绝重复布置。对辖区内宣传标语、展示牌进行专项整改,把影响村容的老旧标语及不规范标语拆除,并形成规范化管理。
四、规范基层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提倡不打招呼,直奔调研现场摸实情、听实话,防止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避重就轻,杜绝“蜻蜓点水”、走走过场、做做样子。有针对性地选择调研点,既到工作开展好的地方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工作难度大的地方蹲点调研,解剖麻雀。
当然,基层减负不单单这几件事,它涵盖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给基层党员干部“松绑”,为的是给人民群众“添福”;给基层党员干部“自由”,为的是给社会更多活力。给基层减负,让我们看到了基层的广阔天地是大有可为的,让我们放下了负重包裹果敢前行。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范文精选 选 2 2
基层减负,连着千家万户,关系民心向背。2019 年 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并将 2019 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制定了一系列务实的措施为基层松绑减负,如此体现了党中央为基层减负的坚定态度,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识强。接着,在 2020 年 5 月 24 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政协委员李雪梅以“为基层减负需要坚持不懈抓下去”为题进行了发言,指出了基层减负在党
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仍反应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顽固性。
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疫情防控工作重在“举措防疫”,绝非“填报防疫”。同样,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繁忙的工作中,因频繁更换大量填报的资料让基层干部经常“5+2,白+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为此党中央也相继印发了《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如此看来,进一步凸显了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坚守岗位,为民服务,不可否认“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常态,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在疫情防控中,无数抗疫英雄却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勇往直前,连日奋战;同样,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经常走村入户、实地调研、掌握情况、精准施策。尽管如此,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没有半点怨言。
基层干部呼吁减负,绝不是害怕辛苦,而是希望累得值得、忙得有意义,他们认为,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而是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乱作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群众真正需要的事情上,他们更希望推动形成一种转作风、抓实干、促发展的工作氛围。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范文精选 选 3 3
一些职能部门以“属地管理”为名随意向下摊派本部门职责内的整改治理任务,导致基层镇村有责无权,很多工作长期积压。进入“基层减负年”,一些地方基层负担从存量上就减不动,部分基层干部甚至出现了“虱多不痒、债多不愁”的麻木苗头。
“属地管理”走样,凸显三大怪象 怪象一:属地管理=有锅基层背 半月谈记者近日回访某事故发生地,有干部反映,事故发生后,当地凡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事情,各职能部门“推之不及”。一家菜场要进行综合整治,乡镇与县住建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会协商,结果还是以“属地管理”之名推到乡镇政府头上。
“我就想问,这个菜场是哪个部门批准建的?建的时候怎么没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听取我们乡镇意见,现在要整改就推下来了?”该镇主要负责人直言,“菜场难道不在县政府辖区吗?各个局作为县政府的职能部门,难道不应该为县政府担起管理责任吗?” 怪象二:“属地管理”还是“属人管理”? 东部某市一名分管信访工作的镇党委副书记曾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接手过一个案例,当事人虽然户籍在 Y 市,但长期在 H 省 W 市生活工作,所涉纠纷则
在 G 省 S 市,但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上级仍然让 Y 市负责,最后落实到户籍地址,也就是这名副书记所在乡镇负责解决。
“他离乡这么多年,在本地已无社会关系,我们和 W 市、S 市跨省,关系不熟,连工作线索都难找。”这名副书记说,“这到底是‘属地管理’还是‘属人管理’?” 怪象三:管而不理,想管没理 “县环保局又派来 29 个问题整改清单,其中有几个问题是他们自己整改答复后群众不满意,又派给我们的。”某镇宣传委员说,乡镇没有环保执法权,综合执法大队都是临时人员,没有执法证,对污水直排、烧烤乱排油烟等行为只能劝说,“专业的人为什么不来做专业的事?” “管而不理,想管没理。”某镇党委书记一语道破,“我们没办法,考核、审批权都在条条上,还是要跟他们搞好关系。” 滥用“属地管理”致基层“存量”减负难 “可以说,‘属地管理’四个字是我们基层干部最讨厌的。”东部一名村党委书记说,“只要在你辖区范围,所有事情都要你牵头。以拆违为例,要我们村干部冲在最前面,城管等部门反而成了配合方。” 苏北一名村支书以村级河长制举例说:“河流治理这种流域性的问题,超出单个村级能力范围,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治理效果沦为书面化、报表化、会议化,有时还要炮制新闻、造新概念。”
该村支书认为,减负难在明确各级责任与权力能级。“我们市、区纪委也发文下达了减负清单,要求村级填表须统一报备,否则可以拒绝。但具体操作缺乏监管和投诉渠道,乡镇政法委、农服中心要我们统计表单,我们不填就会被通报批评,谁来给我们撑腰?” 一味问责导致部分基层干部“虱多不痒、债多不愁”。一名基层干部向半月谈记者倾诉:自己跑到县里一个会场,“埋头就在一沓责任状上签字,也不看是关于什么内容,反正出了事责任都在乡镇”。他以该省新出台的一份关于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文件举例说,里面仍然要求“省与市签责任书,市以下政府逐级签责任书”。
真减负、减真负须切实转变政绩观 “基层减负关键在领导,尤其是当地主要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不切实转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基层减负就会永远停留在口头上。”一名镇党委书记如是说。
“基层既是‘最后一公里’,但也是‘最先一公里’。”江苏省盱眙县盱城街道新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卢筱捷建议,要将更多资源向基层倾斜,明确各层级的责任与权力清单,构建权责统一的上下级关系和治理体系。
基层干部呼吁,用领导的“落实”压实基层的“空转”,用上级的担当为基层减负。挑子面前,上级多“担”一些,基层的负重就会“减”一些。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范文精选 选 4 4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处于行政体系的“终端”和治理体系的“底盘”,不论是抓紧抓实抓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还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归根结底要靠基层去落实。越是在这个时候,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越是要避免不接地气、脱离实际,越是要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越是要加强沟通协调、避免出台的政策相互打架。防止政策在虚耗中陷入空转,就能让基层干部更好轻装上阵。
现实中,一些政策为什么会“空”?为什么会相互打架?表面上是行政体系的衔接和效率问题,根子却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缺乏调查研究,坐在办公室“拍脑袋决策”,脱离现实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把“各负其责”变成“各自为政”,看似履职尽责了,却不顾政策执行的实效,更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总书记强调,“要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近年来,党中央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得到充分检验。但也要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不同程度存在的“空中政策”“本位政策”消耗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成为困扰基层的一大顽疾。有基层干部说,最怕有的上级部门缺乏调研就出台政策,政策出台之后又一味地强调数字、进度和事后检查。此次《通知》要求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
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对政策制定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开展靶向治疗,可谓切中肯綮、正当其时。
避免“空中政策”“本位政策”,首先应增强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关键在于全面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加强对调查情况的分析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功。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也能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有的却奉行“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有的即便调研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样制定出的政策难免会“水土不服”。这次印发的《通知》既有“发扬求真务实作风”的宏观要求,也有“多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的方法指导,更有“力戒搞形式、走过场”“不作秀,不走‘经典路线’”等禁止性规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各级干部必须对照《通知》要求抓好落实,真正在调研工作中沉下心来、扑下身子。
进而言之,避免“空中政策”“本位政策”,目的是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在制定政策、分配任务时,必须充分考虑基层实际、理解基层难处,要设身处地为基层干部着想,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这不仅仅是决策方法的问题,也检验着对待基层的态度和立场。作为上级部门,为基层减负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始终和基层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千方百计为基层干部抓落实创造良好条件。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叠加疫情影响,各项工作难度更大。越是任务繁重,越需要增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越需要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
轻装上阵,就能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大考中,汇聚磅礴之力。
基层减负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范文精选 选 5 5
一、基层减负的积极意义 (一)能帮干部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
(二)能切实精简文风会风,反形式主义之风。
(三)能确实提高基层工作实效。
二、基层减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的问题。
(二)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
(三)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的问题。
(四)干部不敢担当作为的问题。
三、针对基层减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在基层减负的落实推广中,应当充分发挥思想动员的作用。通过党内召开民主生活会,“两学一做”“三严三实”专题学习学习会等让党员干部从思想上认识到正确的政绩观在于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从根本上净化思想。
(二)落实党内“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的要求。
切实将要求落实落细,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基层干部深入基层调研,解决群众问题。
(三)多部门合并检查。
避免多次重复检查,生在检查实效,检查从日常表现,群众满意度,群众问题解决等多角度入手,避免影响干部正常工作,适度留痕。
(四)加强思想引导,引入容错机制。
一方面,对于党员干部,除了思想引导,让其思想上内化于心,还要加强外部监督和推动;另一方面,要引入容错机制,让党员干部,敢于担当,能够承担。
篇八:基层减负落实难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减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探讨 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 2019 年作为“基层减负年”。《通知》印发以来,引发广大基层干部强烈共鸣。在基层干部和群众纷纷点赞的同时,基层减负也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基层存在问题 (一)会议文件多,疲于应对。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在精简会议、文件方面一直在努力,但会议多、文件多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XX 区 XX 街道 X 年共收到各级各部门下发文件 X 份,X 年共收到 X 份;XX 年接到各级各部门会议通知 X 次,X 年接到 X 次。从数据看,会议、文件只增未减,干部职工疲于应对,甚至会出现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情况。
类 (二)各类 APP 、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发布平台层出不穷,成效不佳。一方面,各类 APP、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发布平台公开渠道变多,但干货内容变少。发布平台层出不穷,要求经常维护更新,但基层应对各级各部门,工作力量薄弱,实际运用中有的内容不详实、有的时间滞后,发布内容大多为单位成绩,看似该公开的都公开了,但群众想知道的没多少,甚至还有一些平台沦为僵尸平台。另一方面,主动公开少,被动公开多。信息公开没有科学的考评和考核问责标准,想着公开多少、质量好坏一个样,发布错了还要担责,就只是按要求完成“规定动作”。
(三)工作群越来越多,却未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在互联网时代下,微信、QQ 等社交软件渐渐地成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工具被广泛使用。但微信工作群、QQ 工作群过多过滥,一个单位不同科室因工作需要建立不同的工作群,基层工作人员平均一人承担十几个工作群,分身乏术。有的单位文件下发少了,微信工作群通知不断,甚至变成微信办公。工作群越来越多、越来越泛滥,什么时间都有消息,什么时候都要“看到回复”,有时漏看还会挨批评,导致一部分基层工作人员认为自己被微信群所绑架,甚至出现谈工作群色变。
(四)示范点创建、迎检挂牌现象突出。如部分单位以达标创建、规范化建设、年度检查需要出发,要求街道、社区打造特色亮点、悬挂名目繁多的牌子,又有许多上级部门在年底考核工作中,将挂牌作为考核指标,列入年度考核计分项。作为基层,原本是各项工作政策、措施的落脚地,而不是落实在装修这样的门面功夫上。
二、具体原因分析 (一)属地管理权责不明晰。现在什么都属地管理,国土属地管理,环保属地管理,信访属地管理,属地管理被滥用,成为上级职能部门推卸责任的借口。基层属地管理变成责任属地,但权力并不属地,权力和责任不对等。
(二)考核检查标准不合理。考核检查是作为一种绩效评价和有效推进工作落实的方法,目的是通过目标任务和奖惩机制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落细。然而,现在有些单位检查考核评比泛滥,呈现多头考核、层层考核等形式,不仅没有起到推动工作落实的目的,反而给基层干部和群众造成负担,让基层疲于应付。考核细则、考核标准都由上级制定,但有的上级往往不认真研究实际情况,盲目下指标、定任务,制定考核任务不切实际,造成考核内容不合理、考核方法不科学。有的考核部门不看工作实不实,只看台账多不多,考核工作浮于表面。
(三)容错纠错机制运用不到位。虽建立了容错纠错机制,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因容错与纠错、喊口号与实践性等原因运用不到位。
三、相应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切实改进文风会风。一是切实加强管理,精简各类会议。大力压缩会议,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合并开的会议合并开,必须召开的会议要尽量压缩会期,合理控制参会范围,确需单位主要领导参会的要严格审批,进一步改进会议方式,提高会议效率和会议质量。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大力精简文件。规范发文报批程序,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发文规格,发文要注重实效,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文件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三是严格把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从源头上控制和解决“文山会海”问题,年底要对各部门召开会议和印发文件的情况予以通报。
(二)进一步理顺关系,“ 属地管理” 要权责分明、权责对等。一是各级各部门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基层机构的职责和相应权利的对等,进一步规范理顺职能部门与基层乡镇街道的权责关系,二者之间的权责应分明,统一事权和责任,破除单纯以“属地管理”等单一方式把责任无限下放基层的不合理做法。二是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即放、权
责一致的原则,凡是下放的管理权限应事先充分征求乡镇街道意见,列出详细的放权目录,明确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的职责,确保权限及时下放、规范承接、有序运转。三是各级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既要当好基层的指挥员,又要当好基层的服务员,真正让基层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切实发挥好“属地管理”的作用,推动基层工作的全面发展。作为基层干部要尽快适应“属地管理”的扁平化工作模式,统筹规划,科学施策。
(三)加强督查考核制度创新,防止督查考核材料“ 秀” 。上级部门要改变考核看材料、总结收材料、调研找材料,凡事都向基层要材料的状况,避免把工作检查、考核等同于向下级收集材料。要加强考核制度创新,探索更为合理的考核制度,强化日常实地督导,改变一纸定胜负的局面。
(四)加快运用容错纠错机制,为新时代干部撑腰鼓劲。一是要明确划清容错纠错界限,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在工作中应当制定完备的权责清单和负面清单,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二是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或问题要予以纠正,并视情节对具体执行人员给予问责,还必须与核评价、奖优罚劣结合起来。三是要合理设置干部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五)合理设置运用政务平台、系统、APP 、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警惕新媒体形式主义。一是要根据不同职能部门的权限,对各类平台、系统、APP、微信公众号进行合理划分,该整合的整合,该协调的协调,该取消的取消。二是可依据浏览量、点击率、实用性、认可度等指标,由网信部门牵头和第三方参与的形式开展评价和清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民意监督机制,真正把电子政务平台办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沟通和办事渠道。
推荐访问:基层减负落实难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减负 剖析 对策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