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吃重阳糕作文3篇

时间:2023-01-16 08:20:08 来源:网友投稿

吃重阳糕的作文1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吃重阳糕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

吃重阳糕作文3篇

吃重阳糕的作文1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吃重阳糕的作文2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唐代以前已有此糕点,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由于“糕”与“高”同音,寓意吉祥,作为节日礼品一直盛行不衰。

  今年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踏秋”,是*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出游赏景、登高望远、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都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传统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是重阳节为长辈孝敬一盒重阳糕,这一延续千百年的习俗,至今仍然活在上海人的生活中。

  因各地风俗不同,重阳糕的制作方法也因地而异。上海,自开埠之后就成了移民城市,五方杂处,中西交融。随着全国各地移民进入上海,重阳糕各式制法也流入上海,而一些沪上本地农家自治糕饼颇有风味。

  如今,除了沈大成、乔家栅、三阳泰、悦来芳等老字号食品店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重阳糕,郊区也有各具特色的农家自制糕点,在重阳节期间被用来馈赠亲友,如香糯软滑、松软香甜的松江叶榭软糕,甜不腻口、清香淡然的七宝农家糕,还有清香松口、糯而不粘的崇明糕。这些传统糕点的制作技艺因其独特的配方技艺和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深层意义被先后收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重阳节到来之际,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这些“舌尖上的非遗”项目合而为一,精心制作了“上海重阳糕新装礼盒”,传美食传统制作技艺,品海派精美糕点名品,融多种非遗创新元素,扬尊老敬老重阳美德。

吃重阳糕的作文3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来自小草范文网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吃重阳糕的作文3篇扩展阅读


吃重阳糕的作文3篇(扩展1)

——吃重阳糕作文5篇

吃重阳糕作文1

  今天是重阳节,我刚一觉醒来就看见妈妈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重阳糕。它是椭圆形的,金黄金黄的,闻上去还有一股桂花香呢!我咬了一口,糯糯的,甜滋滋的,就像吃了蜜一样。我三下两下就把它给搞定了。我又来到了楼下,再吃了一大碗的重阳糕,奶奶在一旁笑眯眯地说:“真是个小馋鬼!”

  妈妈说:“重阳节又称菊花节,是老人们的节日,所以我们要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听了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孝敬老人,那么就会让这个世界充满欢乐。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我怎么也吃不下饭,因为我的肚子已经给重阳糕撑得鼓鼓的了。

  九月初九,小朋友!你们千万不要忘记这个特殊的节日哦!

吃重阳糕作文2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黄老师神秘地拿了一个很漂亮的袋子走进教室,然后微笑着问我们:“这里面会是什么?”我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答案无奇不有:一封信?上次说要给我们吃的熟花生?运动会上给运动员的别针和号码牌?……不对不对,都不对。直到沈钇臣说是重阳节的礼物时,黄老师才神秘兮兮地取出一块用保鲜膜包着东西。哇,重阳糕!果然猜中了!

  等我们安静下来后,黄老师甜甜地说:“明天是重阳节,学校里给每个老师发了一大块糕,我想和你们一起分享。”我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黄老师那么辛苦,这块糕是学校给她的犒赏,可她却要和我们一起分享,黄老师实在是太好了!如果此刻可以,我一定会给她一个大而温暖的拥抱!

  黄老师让我们每桌派一个人上去取糕,然后两人分着吃。我拿到糕,扯下一小块,放进嘴里,久久舍不得咽下去。直到看见后面的黄栋宇和沈钇臣开心地吃了起来,我才小心翼翼地嚼了几下。那糕软软的,糯糯的,吃完后唇齿间还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吃完,黄老师问:“好吃吗?”

  “好吃!”我们响亮地回答道。

  “为什么呢?”

  “因为是黄老师给的!”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是啊!这又香又甜的重阳糕里有着黄老师对我们的爱,在别处哪里能吃得到呢!

  这真是一节特别难忘的课,我多想回到当时再回味无数遍啊!

吃重阳糕作文3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是*传统节日,又称老人节、登高节。

  重阳节要吃重阳糕,我和爸妈特意去夫子庙买重阳糕。到了莲湖糕团店,才发现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好像一条长龙。我们赶紧跑过去排队,刚站到队尾,一群人又蜂拥而至。过了好一会儿,才轮到我们,我们买了两份重阳糕。

  重阳糕还热乎乎的,是由糯米粉和豆沙做成的,上下是两层糯米糕,中间是一层豆沙什锦馅,上面还撒了一些红绿丝。尝了一口,松松软软的,还有一种清香,让人吃了还想吃。卖重阳糕的阿姨还送了一面三角形的小红旗。这面旗子是剪纸做成的,上面有一条镂空的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回到了家,我将小红旗插在重阳糕上,送给爷爷奶奶。他们从小就带我,很辛苦。重阳糕代表代表着我对他们的感谢、敬爱之情。爷爷奶奶接过重阳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直夸我长大了懂事了。

  尽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经常教导我要孝敬长辈。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孝敬长辈,将来也要教导我的儿女一定要孝敬长辈,让孝敬长辈民族优良传统永远发扬光大下去。

吃重阳糕作文4

  马上就到传统祈福和敬老的重阳佳节了,我和妈妈准备一起做重阳糕送给外公外婆。

  首先,我们去超市采购做重阳糕的材料,然后还在小区里采了一些香气扑鼻的桂花,因为妈妈说,用这样的桂花水来和面会更香。

  回到家中,我和妈妈就开始分工协作,我负责仔细地挑选新鲜的桂花,去梗,洗净,然后用热水浸泡,妈妈负责搓粉,筛粉。由于我的任务比较轻松,很快完成了,看着妈妈还在辛苦的搓粉和筛粉,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分担更多家务,于是我就帮妈妈筛粉,细细的雪白的粉从网里掉下来,就像在下雪一样。虽然手臂很酸,但是看到自己劳动的成果和妈妈开心的笑容,我也不觉得累。

  经过我和妈妈一个小时的努力,准备工作完成,我们一层粉一层豆沙的在饭盒里铺好,还在最上面的一层撒上了红枣和葡萄干,然后放在锅里开始蒸糕。

  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重阳糕出炉了!妈妈立马拿出手机,让我端着重阳糕不停地摆pose。一顿咔咔咔之后,心满意足的妈妈开始发朋友圈去点赞了。

  我看着自己努力劳动做出来的糕点,尝了一块,真是美味啊!

  晚上,爸爸开车把我做的重阳糕和贺卡送到了外婆家。我希望外公外婆吃了我做的重阳糕,可以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吃重阳糕作文5

  九九重阳节到来了。今天星期日,老师给我们布置两个任务:一是学做重阳糕;二是以此为素材,写一篇作文。这第一个任务,对于我们全家来说,那可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怎么办呢?全家人经过商量后决定:要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学会我们不会的东西。

  我到妈妈办公室里上网查到了重阳糕的制作方法:将糯米粉1。5千克,粳米粉1千克混合成相粉,加入白砂糖0。5千克,加入0。75千克反复揉搓,静放2小时后,用旺火蒸15-20分钟,撒上色浆、芝麻、红绿丝即成。

  今天一大早,我和外婆到菜市场去买糕料。买糕料的爷爷说:“我有15年的做糕经验,每年都大量批发重阳糕,我来教你做”。我们一听,马上拜爷爷为师。爷爷给我们称了半斤糯米粉,半斤粳米粉,2两红绿丝后告诉我们:“把这些相粉放到盆里,根据口味,加上白糖,在喷雾里装160毫升凉水,边喷边搓,搓好后马上就可以放笼里蒸了。

  回到家里,我们把饮料瓶盖扎满孔,当喷雾器,然后在瓶子里按规定装上水,边喷边搓。搓好后发现相粉很松散,这能蒸成糕吗?我和外婆商量:先蒸一半试试看,如果不行,另一半加水后放置两小时再蒸。

  我们取一个搪瓷盘子,在盘底抹上油,把搓好的糕料放到盘子里,上面撒上红绿丝,用旺火蒸了30分钟。

  因为是第一次蒸,所以我们时不时地去观察重阳糕的变化情况。只看见透明的蒸锅上炊烟袅袅;蒸锅里红边盘子里,雪白的重阳糕上红绿相间,十分好看,我马上用相机拍下了这美丽的画面。

  重阳糕蒸好后,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盘子端出锅,用筷子一夹,可以,不散。夹一块嘴里一尝,哈哈!黏中带沙,香中带甜,口感非常好,比买的重阳糕还好吃呢!

  通过今天学做重阳糕的活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我今后还要不怕苦难继续学会更多的东西。


吃重阳糕的作文3篇(扩展2)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3篇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1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是*传统节日,又称老人节、登高节。

  重阳节要吃重阳糕,我和爸妈特意去夫子庙买重阳糕。到了莲湖糕团店,才发现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好像一条长龙。我们赶紧跑过去排队,刚站到队尾,一群人又蜂拥而至。过了好一会儿,才轮到我们,我们买了两份重阳糕。

  重阳糕还热乎乎的,是由糯米粉和豆沙做成的,上下是两层糯米糕,中间是一层豆沙什锦馅,上面还撒了一些红绿丝。尝了一口,松松软软的,还有一种清香,让人吃了还想吃。卖重阳糕的阿姨还送了一面三角形的小红旗。这面旗子是剪纸做成的,上面有一条镂空的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回到了家,我将小红旗插在重阳糕上,送给爷爷奶奶。他们从小就带我,很辛苦。重阳糕代表代表着我对他们的感谢、敬爱之情。爷爷奶奶接过重阳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直夸我长大了懂事了。

  尽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经常教导我要孝敬长辈。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孝敬长辈,将来也要教导我的儿女一定要孝敬长辈,让孝敬长辈民族优良传统永远发扬光大下去。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2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唐代以前已有此糕点,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由于“糕”与“高”同音,寓意吉祥,作为节日礼品一直盛行不衰。

  今年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踏秋”,是*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出游赏景、登高望远、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都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传统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是重阳节为长辈孝敬一盒重阳糕,这一延续千百年的习俗,至今仍然活在上海人的生活中。

  因各地风俗不同,重阳糕的制作方法也因地而异。上海,自开埠之后就成了移民城市,五方杂处,中西交融。随着全国各地移民进入上海,重阳糕各式制法也流入上海,而一些沪上本地农家自治糕饼颇有风味。

  如今,除了沈大成、乔家栅、三阳泰、悦来芳等老字号食品店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重阳糕,郊区也有各具特色的农家自制糕点,在重阳节期间被用来馈赠亲友,如香糯软滑、松软香甜的松江叶榭软糕,甜不腻口、清香淡然的七宝农家糕,还有清香松口、糯而不粘的崇明糕。这些传统糕点的制作技艺因其独特的配方技艺和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深层意义被先后收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重阳节到来之际,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这些“舌尖上的非遗”项目合而为一,精心制作了“上海重阳糕新装礼盒”,传美食传统制作技艺,品海派精美糕点名品,融多种非遗创新元素,扬尊老敬老重阳美德。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3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有诗描述重阳糕的制作:

  蔡云:

  篝火鸣机夜作忙,

  织工一饮登高酒,

  依然风雨古重阳,

  蒸出枣糕满店香。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又请出嫁女儿回家食糕,称“迎宁”.

  今年的重阳节,我们不妨自己来亲手做重阳糕,增添节日的乐趣。方法如下:

  原料:主科:上白面粉:千克。

  配料:红、绿丝各50克,糯米酒汁200克。

  调料:洗沙300克,白糖500克,熟猪油200克。

  制法:

  (1)面粉入盆,加温水,兑入甜酒汁,抄匀拌和,使其发酵,至出现蜂窝状时,加白糖(200克),用筷子搅匀。

  (2)洗沙用热水搅稀。白糖(300克)用热水化开。红绿丝切成粒。

  (3)在蒸笼底部抹油,用1/3面糊摊开笼底刷上一层糖水、洗沙泥;再将V3的面糊摊上,再刷一层糖水、洗沙泥;再将剩余的面摊上加盖,上火蒸熟后,面上刷上糖水,撒上红、绿丝,稍晾凉切成棱形块即成。


吃重阳糕的作文3篇(扩展3)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日记 (菁选2篇)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日记1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一群小朋友拍着手,唱着熟悉的歌谣,手捧着插着小旗杆的重阳糕,蹦跳着从我面前走过。记忆细胞工厂又忙碌起来。

  刚才的那个片段不正是我小时侯和大家一起过重阳节的场景吗!?回忆真是亲切温暖,那稚嫩的小脸儿微微仰起,笑容灿烂如春日明媚的阳光,“奶奶,重阳节快乐!”“爷爷,重阳节快乐!”说着,递过飘着桂花香味的糕,看着爷爷奶奶把糕吃完,背地里偷偷地舔了舔嘴角,咽了咽口水,还是把馋劲儿给压了下去,又冲着爷爷奶奶笑了。时光老人的沙漏就这样一点一点,快速而又漫长漏去细细的沙粒,细水长流似的。那个幼小的我已不复存在,可重阳节依旧每年一次不急不慢地到来,只是能与我一起分享重阳糕的老人已离去了一位——我的爷爷。

  于是,我便更加珍惜,早早地买了一份份重阳糕,那圆润的、有着糯米清香的糕点,和着我的一份浓浓的恩情传达给我的长辈们,值得我们尊敬的老人们;一并将我们深深的思念与感恩寄向那遥远的地方,我亲爱的爷爷。明天就是重阳节了,虽然还没有吃重阳糕,可它那甜蜜的味道,与我甜蜜的回忆就这样永驻我心间。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日记2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是*传统节日,又称老人节、登高节。

  重阳节要吃重阳糕,我和爸妈特意去夫子庙买重阳糕。到了莲湖糕团店,才发现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好像一条长龙。我们赶紧跑过去排队,刚站到队尾,一群人又蜂拥而至。过了好一会儿,才轮到我们,我们买了两份重阳糕。

  重阳糕还热乎乎的,是由糯米粉和豆沙做成的,上下是两层糯米糕,中间是一层豆沙什锦馅,上面还撒了一些红绿丝。尝了一口,松松软软的,还有一种清香,让人吃了还想吃。卖重阳糕的阿姨还送了一面三角形的"小红旗。这面旗子是剪纸做成的,上面有一条镂空的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回到了家,我将小红旗插在重阳糕上,送给爷爷奶奶。他们从小就带我,很辛苦。重阳糕代表代表着我对他们的感谢、敬爱之情。爷爷奶奶接过重阳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直夸我长大了懂事了。

  尽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经常教导我要孝敬长辈。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孝敬长辈,将来也要教导我的儿女一定要孝敬长辈,让孝敬长辈民族优良传统永远发扬光大下去。


吃重阳糕的作文3篇(扩展4)

——九九重阳节的重阳糕制作方法有什么3篇

九九重阳节的重阳糕制作方法有什么1

  原料配方

  ·糯米粉1000克

  ·粳米粉500克

  ·赤豆250克

  ·白糖1000克

  ·红绿果脯100克

  ·红糖50克

  ·豆油25克

  料酒50克

  制作步骤

  1、先将红绿果脯切成丝,待用。

  2、将赤豆、白糖(250克)、豆油制成干豆沙,备用。

  3、将糯米粉、粳米粉掺和,取150克拌入红糖,加水50克左右,拌成糊状粉浆。

  4、将其余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后,拌和拌透。取糕屉,铺上清洁湿布,放入1/2糕粉刮*,将豆沙均匀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1/2的糕粉铺在豆沙上面刮*,随即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面粉时,把糊状粉浆均匀地铺在上面,洒上红、绿果脯丝,再继续蒸至糕熟,即可离火。将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状,另用彩纸制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成。有诗描述重阳糕的制作

  蔡云

  篝火鸣机夜作忙,

  依然风古重阳,

  织工一饮登高酒,

  蒸出枣糕满店香。

九九重阳节的重阳糕制作方法有什么2

  原料:粳米粉、糯米粉、豆沙、各色干果、红绿果脯、白糖、油、清水。

  做法:

  1. 将粳米粉、糯米粉、白糖、油、清水一起搅拌,揉搓成干湿适中的松散的粉状;

  2.将搅拌好的粉静置一段时间,充分吸收水分后过筛成细粉;

  3. 取糕屉,*铺清洁的`湿布,放入一半的糕粉抹*,放入锅中先蒸5分钟;

  4. 取出糕屉铺上一层豆沙抹*,再倒入另一半糕粉抹*,表面撒上各色干果、红绿果脯肉,放入锅中继续蒸约20分钟;

  5. 将蒸熟的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漂亮美味的重阳糕就做好啦!


吃重阳糕的作文3篇(扩展5)

——制作重阳糕作文3篇

制作重阳糕作文1

  今天,是重阳节,也称老人节,这下我可高兴了,因为又能吃到美味的重阳糕,但是重阳糕的制作方法我还是一窍不通,所以我决心学做重阳糕。

  我和奶奶合作,先把面粉放入盆水,加温水,倒入一些甜酒,用筷子把面粉在盆里翻来覆去,面粉被拌匀后,让它发酵,过了一会面粉出现了蜂窝状,然后加少许的糖,用筷子搅拌。我心想:我做的重阳糕是什么味道呢?真是期待呀!

  搅匀后,我用手在盆水把面粉揉啊揉,揉啊揉,在揉面粉时,面粉揉上去像湿的泥土,软软的,不过注意哦!不能太用力来揉面粉,不然弄得盆的边上到处都是面粉,那就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重新把面粉全部合起来了,还有在倒水时不能倒太多哦,不能把面粉弄得太稀,不然到揉的时候就会粘在手上,干了后洗也洗不掉。我们再把一些弄碎的黑芝麻包在面粉里面,顺便在碎芝麻上撒点糖,再一点一点把面粉合起来,不要再撒点干面粉上面,使重阳糕不容易破掉。

  哇!包好了,把它压压扁,注意,不能太用力,不然可是要被压破的哦!压扁后撒些芝麻,按规律放几颗红枣,啊!大功告成,我把它放进电饭煲里,开始煮了。

  终于煮好了,我先给爷爷奶奶各来了一块,我也吃了一口,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这也是给长辈的一片孝心呀!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


吃重阳糕的作文3篇(扩展6)

——钵仔糕的做法 (菁选3篇)

钵仔糕的做法1

  材料

  钵仔糕粉100克,自制蜜豆适量,清水150ML,细砂糖40克。

  做法

  1、钵仔糕粉加一半清水调成粉浆。

  2、糖加另一半清水煮成糖浆,两种浆趁热混合,形成生熟粉,防止粉浆沉淀,倒入钵仔碗中,洒上蜜红豆。

  3、开火上锅,大火蒸8-10分钟呈透明色。

  4、凉后用牙签转一圈,脱模即可。

钵仔糕的做法2

  材料

  澄面40克,马蹄粉60克,红糖50克,玉米适量,水250毫升。

  做法

  1、用100ML清水开粉,另外将剩下的150ML的热水加红糖煮开,然后倒入之前弄好的粉浆中。

  2、加上预先煮熟的玉米,放入模中,大约蒸15分钟左右就OK啦。

钵仔糕的做法3

  材料

  粘米粉8两(约320克),糖8两(约320克),红豆2两(约80克),清水500ml,菜油2汤匙。

  做法

  1、红豆洗净隔水蒸软熟,粘米粉用清水2杯调开,加入生油备用。

  2、余下之清水与糖煲滚,加入粘米粉浆中搅匀。

  3、把小碗涂油后蒸热,每只碗放适量红豆,倒入粉浆至七分满,排列于蒸茏内,用猛火蒸约20分钟,可用竹签挑出食用。

  小诀窍

  1、粉浆用小筛隔滤,可令成品更幼滑。

  2、粉浆中也可加入椰浆和淡奶,但需扣除水的分量。

  3、也可用眉豆代红豆,黄糖代替白糖使用。


吃重阳糕的作文3篇(扩展7)

——怎么做仙草糕-仙草糕的做法

怎么做仙草糕-仙草糕的做法1

  具有清热解毒、降压抗癌之功效。


吃重阳糕的作文3篇(扩展8)

——枣泥拉糕怎么做-枣泥拉糕的制作方法

枣泥拉糕怎么做-枣泥拉糕的制作方法1

  用料

  水磨糯米粉130克,红枣80克,豆沙40克

  调料

  猪油50克.糖50克.水适量,松子仁适量。

  做法步骤

  1..红枣浸泡半天,放入汤锅,大火煮开,小火煮30分钟。

  2.晾凉,剥皮去核,取枣肉。

  3.把枣肉放入大碗,用勺子碾成泥。

  4.放入豆沙。

  5.加热水搅匀拌。

  6.猪油放微波炉加热后倒入,加糖,搅拌匀。

  7..放入糯米粉。

  8.搅拌成糯米枣泥糊。

  9.取一浅盘,抹上油。

  10.倒入糯米枣泥糊。

  11.蒸锅水开,放入糯米枣泥糊。

  12.大火蒸30分钟。

  13.关火,晾凉.放入冰箱冷藏3个钟头。

  14.倒扣在案板上。

  15.切成长条。

  16.切成菱形,用松子仁点缀一下即可。

  小贴士

  1.喜欢吃糯点的,全部用糯米粉做,不喜欢太糯的放入3分之一的粳米粉。这样更容易保持形状,外观漂亮。

  2.蒸的时间根据食材的多少而定,以筷子插入不粘为准。

  3.糖的`用量也根据自己的习惯放 。

  4.松子仁炒一下即可。


吃重阳糕的作文3篇(扩展9)

——第一次吃重庆辣子鸡初中作文

第一次吃重庆辣子鸡初中作文1

  人对第一次做的事都记忆深刻,我也一样。可是要记忆深刻,总是要付出点代价。

  那天,妈妈托人从重庆捎来一份辣子鸡。妈妈笑着说:“重庆的辣子鸡味儿可够足呢!你们敢吃吗?”那辣子鸡散发出一股又香又辣的味,引得我和老爸馋虫四出、垂涎三尺。老爸“先下手为强”,抢先夺来筷子,夹起一块鸡肉就吃,老爸津津有味地吃着鸡肉。最初他还得意洋洋的,没一会儿,脸忽地涨红了,接着又蹦又跳,一个劲地灌水,还直叫辣。爸爸的夸张反应让我疑惑万分:这辣子鸡真的那么辣吗?我既想验证一下爸爸夸张反应的真假,又想品尝一下这有名的辣子鸡。于是,我好奇地拿起了筷子。

  我用筷子夹了一块鸡肉,这肉确实挺香,引得我口水直流。但一想到爸爸刚才的夸张反应,我又有些犹豫了:没准这辣子鸡真有那么辣呢?但碍于面子,也出于好奇,我还是把鸡肉送入了口中。咦?怎么不辣呢?难道爸爸真在演戏?我真疑惑呢,突然,一股辣味猛地涌了上来,犹如火龙样窜了上来,烧灼着我的喉咙,我的嗓子异常干痛。舌头被辣得麻木了,额头也被辣出了汗,辣得我“眼泪直流三千尺!”

  我终于明白了爸爸的辣不堪言了!这才是“哑巴吃辣子鸡——有苦说不出啊”!我拼命喝冰水,想让喉咙好受,清凉些,但那辣味却犹如小强样顽强,喝之不去!唉,小强样顽强的生命力果然可怕啊!唉,辣死人了!

  这次我终于尝到了重庆辣子鸡那小强样顽强,火烧样干痛的辣了。在这里,我真心地告诫大家:吃重庆辣子鸡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带好一箱冰水啊!

推荐访问:作文 重阳 吃重阳糕作文3篇 吃重阳糕的作文1 吃重阳糕的作文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