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字化(完整),供大家参考。
1. 引言 1.1 项目背景
平乡 县地处华北平原南部, 全县 3 个镇 4 个乡 , 253 个行政村, 总面积 406 平方公里,人口万人。
平乡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秦置巨鹿郡治即在今平乡 镇一带。
据有关史料记载,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首领张角就是平乡人。赵武灵王隐居和秦始皇驾崩的沙丘宫遗址以及项羽破釜沉舟、 黄巾起义、 盐民暴动, 在平乡留下了很多传说和遗迹。
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的汉代造像碑、 兴古寺和梅共拳圣地牌坊、 三佛庄成为今人旅游参观的景点, 其中梅花拳还被国务院名为国家非物质文遗产。
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纯朴厚道的民俗民风, 铸就了平乡人知礼仪、 重诚信的儒家风格, 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
平乡 区位优越, 设施健全。
县城北距石家庄 100 公里, 东距京九铁路、 106 国道, 西距京广铁路、 京深高速公路及 107 国道各 40 公里, 邢清、 邢临两条省级公路和邢临高速公路横亘东西, 连接定州市与邯郸魏县的定魏公路纵横南北。
平乡 县经济建设取得辉煌硕果的同时, 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具有的弊端逐渐显现, 流程不顺、 部门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缺乏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手段等, 对 xxxx 的城市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阻碍。
邢台市委市政府敏锐的看到, 这是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提升的一个契机,对邢台市的发展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 邢台市积极融入此建设项目中, 打造邢台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以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为基础, 通过数字化、 信息化的技术手段, 彻底改变邢台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 提升邢台市城市管理水平, 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
1. 2 项目的必要性分析 1.21 市管理现状分析 平乡 县尚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城市管理现状明显落后于其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中城市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例如公用设施不够完备、管理不善等。特别是商贸市场周边, 占道经营、 违章停车、 无证摊贩等情况经常出现。
公用物品损坏、 随地小便等不文明现象也时有发生。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个主要因素:
发展性因素:
随着平乡 县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 经济活动的规模急剧加大, 外来人口迅速增加, 相应的城市管理基础配套设施落后, 缺乏适应现代城市的秩序、 行为和卫生等标准建立和宣传教育;
观念性因素:
政府和公众对城市管理的意识观念模糊薄弱, 管理手段单一, 将城市管理简单化、 教条化, 过于依赖行政处罚, 缺乏多样化、 人性化的管理手段。
体制性因素:
管理体制不顺, 决策、 管理、 执法分工协作不清, 管理边界不明, 在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上尚未达到有效的协调平衡, 上下不一致, 信息不对称;
社会性因素:
其他组织缺乏参与城市管理活动, 公众、 企业、 社会组织等对城市管理工作缺乏了解、 配合和积极参与;
机制性因素:
管理机制不灵, 仍然在相当程度上依赖突击式管理, 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全面落实, 行业管理规范化与公共服务市场化尚未完全到位, 规划、 建设与管理衔接不畅;
政策性因素:
相关法律不健全, 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撑, 虽然存在大量的法规、 条例,但缺乏一部总括性的城市管理法律。
城市管理中的上述问题极大地损害了平乡县的城市形象, 严重地阻碍了平乡 县的城市发展。
如果容许这些问题长期存在, 将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平乡 县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重大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 城市管理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必须深化城市管理机构改革, 构建新型城市管理工作模式, 为平乡县的经济社会提供健康、 有序、 和谐的发展平台
1.22 城市管理发展趋势 1.
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发展趋势的需要。
当代城市管理的理念和实践面临着变革与创新, 从研究表明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在城市管理中, 体现以人为中心, 从对人、 财、 物等“硬件” 为重点的管理转向以知识和学习等“软件” 为重点的管理柔性化趋势。
二是在城市管理中, 把管理的决策、 执行和监督建立在数字化、 自动化基础上的管理数字化趋势。
三是在城市管理中, 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扩大市民参与, 增强管理透明度的管理民主化趋势。
在这“三个趋势” 中, 信息化管理是关键。
以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突破口, 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 网络性、 程序性和透明性等要求, 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 管理流程科学再造, 管理主体多元参与, 并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这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2.
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城市基础设施部件和管理对象事件的优化运作, 要求城市管理手段不断更新。
随着城市容量不断扩大, 市民对城市交通、 环境、 居住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 网络化管理和动态调控需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迫切要求城市管理必须从定性变为定量、 静态变为动态、 单一变为综合, 滞后变为实时, 以增强管理的科学性, 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如何在巩固中提高,这也迫切需要有效的后续管理手段和长效机制。
3.
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的催化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xxxx 市应该站在当代技术的前沿来改变城市的管理手段。
借助“科学技术” 这个第一推动力, 从管理工具的变革来引发管理体制的变革。
通过依托城市管理数字化基础平台, 促进城市管理手段创新、 以此为催化剂, 进而建立起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 形成以数字化为标志的体制协调、 运作高效、 方式先进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
建成城市管理对象、 管理过程和管理评价数字化的城市管理决策支持、 执行支持、 监控支持新模式。
1.23 项目必要性 实施城管信息化是城市管理发展趋势的需要 当代城市管理的理念和实践面临着变革与创新, 一是在城市管理中, 体现“以人为本”,从过去对人、 财、 物等“硬件” 为重点的管理转向以知识和学习等“软件” 为重点的管理柔性化趋势。
二是在城市管理中, 把管理的决策、 执行和监督建立在数字化和自动化基础上的管理数字化趋势。
三是在城市管理中, 不断完善民主制度, 扩大公众参与, 增强管理透明度的管理民主化趋势。
在这“三个趋势” 中, 信息化管理是关键。
以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突破口, 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 网络性、 程序性和透明性等要求, 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 管理流程科学再造, 管理主体多元参与, 并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实施城管信息化是城市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城市基础设施部件和管理对象事件的优化运作, 要求城市管理手段不断更新。
随着城市容量不断扩大, 市民对城市交通、 环境、 居住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 网络化管理和动态调控需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迫切要求城市管理必须从定性变为定量、 静态变为动态、 单一变为综合, 滞后变为实时, 以增强管理的科学性, 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实施城管信息化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的催化剂 1.3 建设可行性分析 1.31 政策环境可行性 近几年来, 我国一些城市相继在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 引入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 探索新的城市管理工作模式。
邯郸市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城市管理之中, 使城市管理
走向数字化, 一方面提高了城管部门的办事效率, 节约了管理成本; 另一方面方便了市民,树立了政府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1.32 模式可行性 对于项目的建设, 应采用科学先进的城市管理新模式作为项目建设基础, 包括 GBCP城市公共管理服务模式和“万米单元网格”
城市管理模式和城市部件管理法。
这是当今先进而富有实效的城市管理模式。
“万米单元网格” 城市管理模式 “万米单元网格” 城市管理模式是自 2004 年初开始探索改进城市管理体制时提出的。这种城市管理模式彻底改变城市管理条块分割、 资源分散, 管理滞后于发展的问题, 该模式大致以1 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 将所辖城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单元, 由专职城管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区域进行监控, 发现问题随时上报。
“万米单元网格” 城市管理模式自推广实施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及时发现和应对突发事件方面显出了全域性、 全时段覆盖的优势和快速、 灵敏的特点。
但是, 一些不足也表现出来, 包括体制机构改革推广难度大, 以人为主的设施检测成本高、 随意性强, 受益于局部等。“万米单元网格” 城市管理模式是 GBCP 管新模式的一个具体应用。
城市部件管理法 城市部件管理法就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 运用地理编码技术, 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 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
GBCP 城市公共管理服务模式 GBCP 是一种电子政务公共管理和服务模式、 一个公共管理和服务统一平台、 一套公共管理和服务规范, 它以公共产品为核心、 实现 G、 B、 C、 P 的有效互动, 如图所示。
GBCP 为本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框架指南, 其核心优势体现为:
精确管理、 精确服务型政府
随时随地, 快捷的 GBCP 互动, 做到社会和谐 公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 政府能做到“情况明、 处置快”
有效规范公共企业服务,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能有效整合资源 事后处置效率效能提高, 并能事前规划、 事中监管。
1.33 技术可行性 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 系统的建设通过主要通过以下关键技术, 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 PCRM(公共客户关系管理):
GIS 技术, 实现城市基础地理数据的获取、 存取、 编辑、 处理、 分析和显示。
网络技术, 实现有线网、 无线网的互联, 构建基础设施平台;
数据存储与备份技术, 构建 SAN 结构信息管理平台;
网格地图技术, 实现城市管理区域的精细划分, 创建城市管理新的空间体系;
地理编码技术, 实现城市管理对象在管理区域中的有序、 精确定位;
GPS 技术, 实现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
RS 技术, 获取城市遥感图像信息, 实现城市管理信息的可视化;
数据仓库技术, 实现海量地图数据的整合。
1.34 经济可行性 xxxx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社会公益性科技工程, 通过管理效能的发挥, 能够取得明显的管理效益、 重大的社会效益, 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前景:
通过采用城市管理新模式, 理顺市政府与专业管理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能, 建立政府监督协调、 企业规范运作、 市民广泛参与(GBCP 模式), 各司其职、 各尽其能、 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 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从而达到:
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城市管理与服务的质量、 效率,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城市管理综合信息采集体系, 通过建立基础设施资源等数据库系统, 摸清“家底”, 整合管理资源, 为提高设施利用率、 支撑城市有效运行、 设施的综合监测和管理、 实现综合管理决策等建立数据基础。
通过系统的高效运行, 为城市管理决策提高及时、 准确、 科学的信息, 管理者能够随时了解城市管理的运行状态、 掌握安全隐患, 做到防患于未然, 强化邯郸市城市管理的安全机制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提高其应急指挥管理能力, 实现市城市管理从被动反应式走向前瞻式, 并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建立直通的、 统一界面的服务平台, 降低了公众对信息的交易成本, 提高公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
1. 35 项目建设的效益分析 数字城管系统以平安有序的城市、 高效透明的政府、 绿色和谐的产业和幸福安康的民生
为理念, 构建了丰富的城市信息化应用; 以城市为主题, 在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不断完善城市信息服务功能,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提高城市的生产力水平和竞争力, 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水平。
社会效益 1、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与处理问题能力, 更好的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使城市环境状况极大改善。
预计系统建成后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可以达到 90%; 任务派遣准确率达到 98%,问题处理率为 90%, 平均处理时间为 12 小时; 结案率为 90%, 使城市面貌大大改观。
以北京东城区为例说明实行数字城管后的效率提升:
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从 30%提高到90%; 处理时间从 1 周减少到 12 小时; 过去每年处理 4600 件左右, 现在 8 个月处理 1. 8 万件, 管理效率提高了 5 倍; 信访总量比前一年同期下降 33. 5% 。
2、
提高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水平, 具有广泛的拓展空间 数字城管系统的应用, 如数据库的建设和网上办公的推进, 使政府电子政务广泛应用,可带动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应用, 从而推进了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水平。
另外, 新模式不仅可以用于城市管理, 而且对于其他领域的管理也同样适用, 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广泛的拓展空间。
3、
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影响力 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可以促进城市的迅速发展, 而公共管理和服务环境的改善引来更多企业的关注、 吸引大量企业投资和入驻, 可增加政府的税收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4、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短信、 彩信、 热线电话反映城市管理问题, 通过监督指挥中心的信息平台, 都可以直接传递到有关领导, 使城市管理问题的反映有了“直通车”, 减少了中间环节和管理层级, 实现了管理组织的扁平化, 形成了市民与政府...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