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共产党历次会议(范文推荐)

时间:2022-11-02 20:4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历次会议(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中国共产党历次会议(范文推荐)

 

 中共会议 ◎中共一大 1921-7-23 上海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共产国际马林 大会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纲领:规定党的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成立以后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还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宣告了中共的诞生。中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给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 1922-7 上海 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大会指出:中国社会仍是半殖半封社会,当前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革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大会规定:党的最高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决定中国加入共产国际,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标志着建党工作的完成。

 ◎中共三大 1923 广州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具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八七会议 1927-8-7 瞿秋白《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的报告》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八七会议改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一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1冬 江西瑞金

  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 1935-1 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瓦窑堡会议 1935-12-25 瓦窑堡 背景:a 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B《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党的活动分子会议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目前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

 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革命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共产党和红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要成为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坚强的台柱子。

 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推动了全国各阶层爱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洛川会议 1937 陕北 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中共七大 1945春 延安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大会指出,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政治协商会议 1946初 会议的斗争围绕着政权和军队问题进行,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是争论最激烈的问题。由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和共产党的努力,以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国家军队、制定宪法等。

 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体现的党派平等协商精神在人民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协议很快被国民政府撕毁,民主和平的尝试成为泡影。

 ◎全国土地会议 1947 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七届二中全会 1949春 河北西柏坡 毛泽东报告: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他还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文艺座谈会 1942 延安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革命文艺的根本方向,是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他强调文艺工作者要从根本上解放立场、态度问题。在这个讲话精神鼓舞下,解放区的文艺工作有了很大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9 北平 中共、民主党派、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的代表 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10-1

 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全世界宣告外交政策。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秋 北京 首要任务: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它体现了人民民族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这部宪法是新中国的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最高国务会议 1956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为八大召开作了准备 ◎中共八大 1956秋 北京 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民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提出了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在经济建设上,八大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提出了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958 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但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否定了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开始改变了八大上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

 ◎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 1958-8 规定当年的钢产量要比 1957 年翻一番,粮食产量预计达到 3000 亿~3500 亿公斤。还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了高潮。这样,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起来。

 ◎中共中央庐山会议 1959夏 庐山 目的:总结“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的经验,进一步纠正已经发觉的“左”倾错误。毛泽东: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动员完成“大跃进”任务。彭德怀: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比例失调而引起各方面的紧张和原因:客观-缺乏建设的经验;主观-a 浮夸风和片面性,不实事求是b“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使我们犯“左”的错误。毛泽东认为这是右倾的表现。

 ◎八届八中全会 1959 开展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认定其为“反党集团”,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会后,全国开展反右倾斗争,大批坚持实事求是作风的党员受到错误的批判。

 ◎七千人大会 1962初 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带头作自我批评。会议前后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经济逐渐挥发和发展。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 1966-5 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认为存在“走资派”。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实际上指出刘少奇是党内

 资产阶司令部的代表人物。会议对所谓“刘少奇、邓小平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

 标志着“文革”的全面发动。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1970夏 庐山

  林彪一反善于迎合毛泽东的常态,阴谋活动被毛泽东察觉。揭发批判了陈伯达的错误,后来林彪集团的骨干黄永胜等也被责令检讨。

 ◎全国科学大会 ◎全国科学大会 1978初 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并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和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大会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八个影响全局的课题作为重点研究项目。

 ◎中央工作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陈云等提出要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并为一些历史冤案,如彭德怀等平反。在会议闭幕时,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底 北京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全会还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他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开始形成的。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 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三十二年的历史,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同时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了突出贡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和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共十二大 1982-9 北京 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1984

  《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中共十三大 1987 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四大 1992 江泽民总书记以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 90 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他还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十四大高度评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并指出邓小平为这一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会建设的总设计师。这次大会

 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的航程,也确立了迈向 21 世纪的行动纲领。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五大 1997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内容:a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b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c 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十五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他为我们在 21 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吹响了号角。

 ◎中共十六大 2002 确立了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历次会议 中国共产党 历次 会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