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是唯一出路,-,博鳌亚洲论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场化是唯一出路,-,博鳌亚洲论坛,供大家参考。
市场化是唯一出路
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
任志强 2005 年 11 月 11 日
1998 年中国住房化分配的改革, 是在中国几十年住房实物分配失败的实践上做出的。
历史已证明靠政府无偿福利分配的方式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是死路一条。
自 1998 年之后, 房地产市场化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以及对城镇居民住房改善的提高, 同时从另一面证明了要解决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商品住房的市场化。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是减少农民, 迅速扩大城市化率。
世界大多数国家人均 GDP 达到 1000 美元时, 平均城市化率为50%, 亚洲地区如日本、 韩国同期 GDP 水平的城市化率超过了 70%,而我国仅为 40%, 仅解决农业的减免农业税, 不解决农民变成市民的问题, 是根本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 差别、 地区差别和贫富差别的问题, 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和人均 GDP 水平的持续增长问题。
未来的二十年中约有 6 亿左右的城市新增人口(包括城市化),约需新增 2 亿 5 千万以上的成套住房(包括拆旧), 年住宅竣工量约为 800 万套, 约 10 亿平方米。而目前商品房竣工量仅为需求量的 50%(还有大量的非商品房竣工住宅), 当非商品住宅的投资和竣工大量快速下降时, 必然要求用市场化的方式扩大商品房的供给量, 并保持长期稳定的高增长, 才能逐步缓解和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 这个替代
转换的过程越快完成越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未来的发展。
由于这个转换过程中商品房市场出现了 投资的高速增长和部分地区的房价高增长, 也由此带来了收入与房价的差异, 引发了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的社会矛盾。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所采取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恰恰在于要解决这些矛盾, 而并非取消房地产市场。
因为取消了房地产市场, 取消了供给与交易可以解决投资增长过速和房价的问题(没有交易就没有房价), 却不能解决住房的问题。
最终矛盾集中于一个争论点上:
政府和企业应该各自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这里也许还要加一个北京条件, 那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是以计划经济为背景和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条件下, 所有的城镇住房都是政府的责任, 国有企业只是政府计划经济的生产和分配的工具和媒介。
指令性计划条件下国有企业并非以盈利为目的的, 而是要承担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的职能。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非国有为主导的企业竞争的市场中, 一个基本不可推翻的经济学规律就是资本的逐利性。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而设立的, 资本的投入是以盈利为基础的, 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 以收入产出的效率来配置资源, 成为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市场中的供求平衡。
价格与利润在起着资本投入的引导作用,企业除了 法律规定最为必要生产成本而提供的社会保障和公共职能之外, 如依法经营和纳税, 给职工提供的各种保险, 以及为生产而必须建设的环保设施、 公共基础设施等, 并不对市场给以施舍。
因为施
舍会造成市场竞争中的不公平和市场机制的失灵, 以及企业的竞争力下降(盈利能力的下降就是竞争力的下降)。
因为市场竞争中不可能有同一的施舍标准和统一的施舍限制。
国际贸易中争论最大的就是某一国家单独对本国某一行业的保护和补贴, 恰恰就是这种市场竞争不公平的施舍。
如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仍然要求企业去进行这种自我约束下的施舍, 就等于否认市场经济中资本的逐利性和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经济学最基本的研究贡献, 也就等于销毁了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 从根本上否定了市场经济的存在。
没有了房地产市场投资逐利的基本条件, 也就不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 不会有更多的生产供给, 不会有价格引导的交易和解决住房问题的前提条件。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责任是建立充分竞争的市场规则(法律法规)
和充分的资源供给条件(资源包括非垄断的土地与金融市场),给市场充分的发展空间, 用供给与需求来调节投资与价格的关系、 调节资源的配置关系, 用法律法规包括税收政策引导供给与需求的总量平衡, 让市场解决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
任何一个国家、 一个政府都不能拒绝承担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责任。
这种社会保障的责任中当然包括着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责任。
在中国房地产充分市场化解决城镇住房为主的同时, 也必须用社会保障的方式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最基本的住房。
包括无偿供给土地的砖头补贴和针对收入不同而给予的人头补贴, 包括廉租房和不可随意交易的有严格准出准入条件的补贴性低价住房, 包括减免建设、 购买、
交易、 使用中的税费的政府责任性补贴转换, 包括贴息、 贴租的救助性补贴和特殊的非完全市场化的住房金融支持等。
在大多数国家中这部分社会保障都是与市场严格区分的, 决不能将社会保障的责任推给市场、 推给企业, 也决不应该放弃政府税收应尽的责任。
在过去几十年的实物分配中, 政府已基本解决了现有城镇中 95%以上的家庭的住房问题。
中等收入以下约 70%的家庭的住房面积约等于全部住房的户均面积(70.98 平方米), 中等偏低收入和低收入约30%的家庭的住房面积仅低于全部住房的户均面积 2.98 平方米(平均值为 60.17 平方米使用面积), 但相当于高收入家庭户均面积的85%。
仅从住房面积而言, 住房并不像收入差别那样在全社会中有明显的差异。
不是低收入家庭无户住, 更不是政府要承担所有低收入家庭从零到有的住房责任。
政府重点要解决的是增量需求中新增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问题。
目前解决住房的重点需求在于:
1、 城市化新增需求; 2、 城市现有家庭分裂形成的新增需求(包括:
结婚与父母分住、 迁移等); 3、拆除危旧房和现有房屋拆旧产生的需求; 4、 原有住房条件改善的需求; 5、 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需求。
所有的需求都要靠增加城市的新建增量住房增加全社会住房总量来解决。
而消费的过程却在随增量产生替换, 用增量和存量的替代交叉解决。
可以明确的是扩大增量是解决住房的基本前提, 否则没有容纳和替代的条件。
那么就必须用市场化的方式吸引和扩大投资, 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大多数增量需求中的住房问题。
我国现有城镇建成区仅为 3.15 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0.32%, 而未来城市人口将达到 12 亿人, 城镇建成区总面积达到 9.6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1%, 将要在后两个连续的 15 年内重建两个以上的现有城镇建成区总面积的新城镇。
没有市场化的基础达到这一目标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没有三十年左右的高速增长和集中建设期, 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拖延, 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滞缓, 市场化是解决中国城镇住房问题的唯一出路。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