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总结(闭幕词)(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总结(闭幕词)(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发挥优势、 开拓进取, 掀起气象科普工作新高潮 —第二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总结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郑国光 ( 200 3年 12月 6日) 各位来宾、 各位代表:
第二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已经完成了各项议程, 即将闭幕。
现在, 我受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学会的委托, 对会议作简要的总结。
这次会议, 是继 19 9 7年第一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召开,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联合召开的又一次全国性气象科普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
和第三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 19 9 7 年第一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以来的成绩与经验, 紧紧围绕新时期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 研究制定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措施, 全面推动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
会议期间, 代表们围绕工作报告和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科协、 科技部等部门的领导讲话以及《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学会关于贯彻< 科普法> 的意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在讨论中认为, 在过去的六年中, 气象科普工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公众需求, 围绕新时期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大力传播普及气象科学技术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各级气象科普基地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从而扩大了气象科技的社会影响, 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赞誉, 使气象科普工作成为气象工作的又一亮点。
代表们认为,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气象科普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提出的任务、 措施有力。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学会制定的《关于贯彻< 科普法> 的意见》, 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普法》 和第三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国开创气象科普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
会议虽然只有一天半时间, 但
会议成果还是很丰硕的。
它将对指导今后气象科普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下面, 我就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 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进一步加深对气象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对发展我国科普事业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首先, 科普工作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公众素质就是第一国力。
科学文化素质是公众素质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 而我国公众科学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
通过科普工作, 切实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才会促进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 科普工作是发展和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的有效手段, 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 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凝聚着人类先进文化的宝贵精华。
通过科普工作, 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 普及科学知识, 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三、 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
科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科学知识, 掌握先进技术的迫切需求, 已经形成强大的社会潮流。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也是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务。
通过科普工作, 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求知愿望,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
气象科普工作是国家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全民族气象科学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实现气象事业持续、 快速、 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气象行业的各级领导, 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高度上,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切实加强对气象科普工作的领导。
二、 履行职责, 依法做好气象科普工作 《科普法》 通过法律的形式将科普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 明确政府、 社会、公众在科普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各主体的科普行为, 为依法做好科普工作
提供了法律保障。《科普法》 明确指出:
“科普是全社会的任务。
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科普法》 第十七条还进一步规定:
气象等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开展科普活动”。
这既是对我们气象科普工作的肯定, 也对气象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说明社会需要气象科普活动,广大公众需要气象科普知识, 这是我们今天依法进行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依据。气象行业各级领导一定要按照《科普法》 的要求, 高度重视和支持气象科普工作, 依法落实气象科普工作相关政策和措施, 为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支撑条件。
为将学习贯彻《科普法》 落在实处, 在经过认真调研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学会制定了《关于贯彻< 科普法> 的意见》, 会上大家对《意见》 进行了充分讨论, 会后经修改将以文件的形式下发。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意见》 提出的各项要求, 健全科普工作管理机构, 广泛深入地开展气象科普活动。
加强气象科普设施建设, 加大气象科普投入力度。
充分挖掘和利用利用科普资源, 积极开拓气象科普工作新思路。
中国气象局科普办公室将定期对各单位开展科普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鼓励先进、 督促后进, 切实推动气象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 发挥优势, 勇于创新, 掀起气象科普工作新高潮 气象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息息相关, 相关的气象科普活动在我国可追溯到上世纪初。
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 气象科普形成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据媒体调查, 气象信息已成为公众生活中的首选信息, 有关的气象科普知识也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
第二、 气象科普与社会、 经济发展及各行各业密切相关。
气象科普知识为促进社会与众多行业的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 气象科普与防灾减灾紧密相连。
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与气象灾害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人的生存状况, 通过气象科普, 可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促进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
第四、 气象行业集中体现了我国高新科技发展成果。
通过气象科普, 可以展示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
第五、 气象与多学科交叉联系。
通过气象科普作为桥梁, 可以使公众得到更加充实丰富、 集成式的科
学知识。
此外, 气象行业的各级领导一贯重视气象科普工作, 在长期的科普实践中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 素质较高的科普队伍。
全国已建有 200 多个各级气象科普基地、 一批高水平的气象科普场馆正在不断涌现。
这些因素是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及其有利的条件和气象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 利用多种媒体, 大力传播普及气象科普知识, 不断扩大气象工作的社会影响, 充分满足社会公众对气象科普知识的需求。
正象代表们在讨论中所反映的,目前气象科普工作与社会的发展和公众需求相比较, 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气象科普经费不足, 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气象科普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较为陈旧, 缺乏创新意识和公众的参与性; 缺少高水准的气象科普展品与宣传品等。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气象科普工作的优势与不足, 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努力弥补不足之处,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积极开拓, 努力创新, 掀起气象科普工作的新高潮。
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 我们要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普法》 为依据, 按照《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学会关于贯彻< 科普法> 的意见》, 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时期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全国气象科普工作, 面向全社会与广大公众, 广泛传播普及气象科学和防灾减灾知识, 充分发挥气象科普基地的作用, 调动各级气象学会和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 应做到全民的气象科技素质、特别是广大公众运用气象科技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气象科普设施和队伍等在稳定的基础上有较大改善, 全国气象科普工作的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
本次会议结束后, 大家回到各自单位, 要认真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工作。
各级气象科普工作机构尤其是主要领导要对落实本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做出安排。
各位代表, 做好气象科普工作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需要广大气象科技人员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
让我们紧紧抓住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 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开拓创新、 发挥优势、 奋
发进取, 掀起气象科普工作的新高潮,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动新时期中国气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第二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总结(闭幕词) 闭幕词 工作会议 科普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