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撰写新闻宣传稿编写【精选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撰写新闻宣传稿编写【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新闻撰写新闻宣传稿的编写
新闻撰写新闻宣传稿的编写
新闻宣传稿是组织公关部门(人员) 撰写的以目标公众为宣传对象的文字作品, 包括提供给媒介的消息、 通讯、 专访稿等。
撰写新闻稿, 是公关人员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公众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 也是组织与新闻界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新闻亦称消息, 是报纸上最常见到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 它以最直接、 最简练的方式迅速及时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篇新闻稿通常包含 6 个基本要素, 也称 6 个 W, 即who(何人) 、 what(何事)、 when(何时) 、 where(何地) 、 why(何因)、 how(何果) 。
(一) 、 新闻的结构
新闻(消息) 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个部分组成。
新闻中时常也要穿插一些背景材料, 但由于它不是一个单独的组成部分, 无固定地位可言, 因而不能看做是新闻结构的一个独立的层次。
新闻结构组成部分中有时还有个结尾, 但对多数新闻来说, 结尾不是非有不可的。
1. 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 一般来说, 它是提炼新闻精髓并揭示主题、 以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
有时, 导语也可"有两个以上的段落, 这在西方的新闻中较为常见。
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
导语是以凝练的形式、 简洁的文字表述新闻中心内容的开头的一个单元或部分。
导语的关键是个“导” 字, 它应当起到引导、 诱导、 前导的作用。
也就是说, 它应当用简洁的语言, 写出最主要、 最新鲜、 最吸引人的事实,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 导语写作要求开门见山、 中心突出、 简明扼要、 生动有趣。
例如:
根据美国《商业周刊》 最新排出的 1998 年公司销售和盈利座次, 通用汽车公司的销售收入虽比上一年下降了 6%, 但仍以 1613. 2 亿美元稳坐头把交椅; 福特汽车公司则以220. 7 亿美元的盈利额高居榜首。
(1999 年 2 月 25 日《北京晚报》 )
2. 主体。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或主干部分, 也是新闻的展开部分。
好的导语对下文的展开固然十分重要, 但是, 如果仅有一个出色地揭示了新闻主题的导语, 而没有在主体部分用新鲜生动的材料来阐明和表现主题, 这条新闻仍然不能算是一条
好新闻。
因此, 在写好导语的同时, 还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对采集到的事实材料进行筛选,把那些有助于表现、 解释、 阐述主题的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 运用到主体中。
一般来说, 新闻主体应当具备这样两部分内容:
一是对导语提出的主要事实、 问题或观点进行具体的阐述或回答, 使导语部分的内容借助于一连串丰富的材料而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 使新闻诸要素更为明确和详尽; 二是用附加的次要材料来补充导语中没有涉及的新闻内容, 提供新闻背景, 说明事件的来龙去脉, 使新闻内容充实饱满, 主题更加突出。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以下两种:
(1) 以事件的重要程度为序组织材料。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倒金字塔结构。
它是一种常见的新闻写作方法, 多用于动态新闻。
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就是大头在上面, 小头在下面。
具体来说, 一篇新闻, 先是把最重要、 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 主体部分的内容则依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
较重要的材料往前放, 较次要的往后放, 最次要的放在最后面。
这种叙述方式主题突出, 阅读简便, 同时便于编辑删节、 修改稿件——如有篇幅限制,编辑可以由后往前删, 而不致影响全篇内容的完整性。
(《大河报》 5 月2 6 日“双拥号”列车 1
昨日首发)
(2) 以事件的时间先后为序组织材料。
这种主体结构形式, 通常是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顷序来组织材料, 事件的开始是新闻稿的开头, 事件的结束为新闻稿的结尾。
由于这种结构方式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前因后果, 使读者对它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的印象, 所以它比较适用于内容较为复杂但线条单一的新闻的写作, 如报道节日游行盛况、 一些重大事件、 一场灾祸、 一次球赛等等。
(《大河报》 5 月2 6 日“4 只小鸟一个爹” )
这种叙述结构同人的思维取向相吻合, 易于人们阅读、 理解, 尤其适合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口味。
而这种“从头到尾” 写作方法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
(3) 新闻背景。
什么是新闻背景?简言之, 新闻背景就是有关新闻事件的历史和环境的材料。
新闻是对新鲜事物的报道, 而新的东西对人们来说往往是陌生的, 这就有必要对新闻中的基本事实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
只有适当地对事件的来龙去脉、 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进行“衬托性叙述” , 才能显示出事件的意义, 才能使生活在不同地区、工作和阅历各不相同的读者排除阅读障碍, 对新闻发生兴趣。
(4) 结尾。
写文章一般都讲究开头和结尾。
结尾收得好, 往往有助于深化主题, 使全文的表达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
然而, 对新闻来说, 情况却有所不同。
在新闻的结构布局中, 结尾并非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些消息有结尾, 多数消息却是无所谓结尾不结尾的。
一般是, 事实叙述清楚了, 新闻稿的写作也就大功告成—了。
这是因为:
第一, 多数新闻所采用的倒金字塔结构, 是以事件的重要程度为序安排材料的, 在这种结构形式中, 事实排列完, 新闻也就写完了, 实际上没有必要, 同时也不便于
再加上个尾巴。
与其生硬地重复, 给人以画蛇添足的感觉, 倒不如就此住笔, 戛然而止的好。
第二, 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 摆完事实通常也就讲完了 道理, 因而一般不必点题作结论, 也无须借结尾之机向读者说明主题或下什么断语。
否则就会给人以“意已尽而言不止” 的感觉。
第三, 从新闻要短的要求来看, 很多情况下也不容许特意加个结尾。
不写或少写结束语式的结尾, 有助于新闻稿文字简约, 节奏明快; 反之则有可能使新闻文章化, 篇幅冗长。
(二)
、 新闻的类型
以写作特点来区分, 新闻可以分为动态新闻、 特写性新闻、 评述性新闻、 经验性新闻、综合新闻、 人物新闻。
1.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和活动的报道。
它重在揭示事物发展、 变化的特征, 长于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新气象、 新情况、 新问题, 是最基本、 最常见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就内容而言, 动态新闻通常包括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 对有代表性的人物或新闻人物活动的报道; 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 对各条战线最新发现、 最新成果、 最新信息、 重要动向的报道等。
就表现形式而言, 动态新闻一般以简明新闻、 短新闻为多。
要闻、 简讯、 短讯、 快讯、 一句话新闻、 标题新闻等都是动态新闻的不同表现形式。
(《大河报》 5 月2 6 日“爱国人士倡制《统一法》 、 ” “毒桶再次侵扰齐齐哈尔” )
2. 特写性新闻。
特写性新闻是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 的手法反映事实变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
一般新闻多通过记叙的方法向读者报告新闻事件, 使之了 解事件全貌。
特写性新闻则侧重于再现, 它往往是用简约的笔墨集中而突出地描写某一重大事件中某个富有特征的片断, 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 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 给人以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
(《大河报》 5 月2 6 日“戴高乐机场再现惊魂险情” )
3. 评述性新闻。
评述性新闻是一种且述且评、 夹叙夹议的新闻报道体裁。
它在“用事实说话” , 报道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结合形势和动向, 对事实进行适当的分析、 评述, 揭示其本质 2
意义, 指明其发展趋势, 以指导实际工作。
评述性新闻不同于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可以依托新闻事实(即在新闻事实上的基础上论理) , 也可以不依托新闻事实, 评述性新闻则必须以报道新闻事实为主, 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闻事实加以评论; 新闻评论是议论多于叙述,评述新新闻则是叙述多于议论。
评述性新闻大都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
例如, 19 四年 2 月 23 日《经济参考报》 刊登的一则消息, 在列举出 98 年 12 月份城乡 消费晶零售总额数据之后指出:
“19 叨年国家经济
工作的总方针是继续扩大内需, 促进消费, 保证经济持续增长, 这对于商业景气来说, 无疑是利好的一面, 但是购买力分流和买方市场的特征不会改变, 人们实际用于消费的开支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消费市场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商战将更趋激烈。
” 事实与议论相得益彰的效果, 由此可见一斑。
(《大河报》 5 月2 6 日“商水县学校改制起风波” )
4. 经验性新闻。
经验性新闻重在报道某一方面的先进经验、 成功做法或典型事例, 为实际工作提供参照。
这类新闻往往偏重于交待情况、 介绍做法、 反映变化与效果, 较多提供背景材料, 因而篇幅比其他类型的新闻要长一些。
经验性新闻不同于业务部门的工作总结。
为了追求示范效应, 业务部门的工作总结往往面面俱到, 不厌其烦地罗列许多具体的经验和做法; 经验性新闻是有选择的, 它只挑选先进经验中最新鲜、 最有典型意义的内容, 以新闻的形式提供给读者。
换句话说, 那些没有新闻特征的、 一般化的经验是不会被选作新闻素材的。
经验性新闻以突出重点为宜, 同一般的经验总结性文章相比, 它要求内容更集中, 文字更精炼, 篇幅更短小, 切忌不分主次面面俱到, 写成平板冗长的总结材料。
经验性新闻写作既要防止抽象地罗列条文, 又要防止议论和观点多于事实。
当然, 新闻中的经验毕竟是要传播、 推广的, 所以, 单纯地叙事, 从中看不出经验来的写法也是不可取的。
(《大河报》 5 月2 6 日“顺弛启示录” )
5.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是把发生在不同地区或部门的性质相似又各有特点的事件综合起来, 从不同侧面阐明一个共同的主题思想, 反映一个 时期内带有全局性的情况、 成就、 趋势或问题的新闻报道。
它纵览全局、 报道面广、 声势较大, 给人以较为完整的印象。
常见的综合新闻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横断面的综合, 一种是纵深度的综合。
横断面的综合是把一些地区、 部门所进行的某项工作的情况或成就综合起来以反映全貌的写法。
例如 1999 年 1 月 1 日《经济日报》 二、 三版以“旦复旦兮看我中华” 为总标题, 分别就农业发展、 国企改革、 个税征收、 知识经济、 再就业工程、 人民币汇率等方面, 对国家形势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这就是一组综合新闻。
纵深度的综合是对一个时期以来某项工作成就或某一重大事件等所作的综合报道, 包括前因后果、 来龙去脉、 发展变化等情况, 通过分析对比和背景材料的运用, 逐步深入地对新闻事实进行阐述。
在写作方法上, 可以按因果关系写, 在报道成就的同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也可以按问题来写, 将内容归纳为几个方面, 以便条理清晰地层层深入。(《大河报》 5 月2 6 日“布什打响总统保卫战”
第二节 编办内部板报和宣传栏
一、 编办内部板报和宣传栏
板报和宣传栏是组织机构内部的重要宣传媒介, 常用于通报 情况、 宣传政策、 鼓励先进、 鞭策落后, 以形式简单、 文字通俗易懂, 为普通公众所喜爱, 是组织机构尤其是部队、 学校、 矿区、 村镇等基层单位传播内部信息不可多得的有力工具。
(一) 、 板报和宣传栏的特点
板报是一种集约的说法, 是对黑板报和其他颜色的板报(现在有白色的板报) 的统称。
黑板原 3
本只是一种教学用具, 用黑板这种教具进行教学目的以外的信息宣传, 再把黑板从室内移到室外, 然后又用多种材料替代木材制造黑板, 把单一的黑板加粉笔扩大为多色彩板加彩色画笔。
这一古老教具“繁荣昌盛” 的发展历程, 既可以使人们认识到板报自身的价值, 更能反映出组织机构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仍然对通俗活泼的信息传播形式的钟爱。
宣传栏可以说是“写在纸上的板报” 或“放大了的报纸” , 在形式与功能上同板报和企业内部报纸相近, 共同承担起传递组织机构内部信息的作用。
板报和宣传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1. 经济实用。
办板报和宣传栏使用的材料花费不多, 也容易买到。
相对于其他的宣传媒介, 要经济得多。
但这种宣传形式却很实用, 大到中央文件精神, 小到班组拔河比赛消息, 都可以通过它们广泛地传达到员工中间去。
在企业文化搞得比较好的一些公司, 板报和宣传栏经常用来表扬先进、 鞭笞落后, 因此板报和宣传栏经济实用的特点非常明显。
2. 更换方便。
板报和宣传栏没有很固定的周期, 为配合日常公共关系工作, 可以十天半月一期; 有紧急任务或遭遇突发事件时, 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内容。
但凡字迹工整、 稍懂一点美术知识者, 就可以一起动手抄写, 更换版面非常方便。
可以说, 板报和宣传栏是公关媒体中的“轻骑兵” 。
3. 美化环境。
板报和宣传栏还有较强的装饰性, 起到点缀环境的作用。
大多数学校、 军营都重视校园、 营区的环境规划, 板报和宣传栏往往被纳入整体规划之中, 如果校园文化、 军营文化搞得好, 又有得力的办板人, 板报和宣传栏就会常换常新, 以生动活泼的内容吸引人, 以丰富多彩的版面形式美化环境。
(二) 板报和宣传栏的形式
板报和宣传栏的形式, 可以从板式、 体裁、 文字和文章结构四个方面来说明:
1. 版式。
即板报和宣传栏的规格和编排样式。
板报和宣传栏的规格一般是横长方形, 长与宽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在版面编排上, 要求中心突出、 版式灵活、 字体多样。
每期突出一个主题, 包含本期主题的文章放在版面的显眼位置一一一般在左上方, ...
推荐访问:新闻撰写新闻宣传稿编写 新闻 撰写 编写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