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谈班主任如何加强指导家庭教育

时间:2022-10-28 15: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班主任如何加强指导家庭教育,供大家参考。

浅谈班主任如何加强指导家庭教育

 

  1 海盐县富亭小学

 袁李红

 【摘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因此, 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但当前独生子女占多数的状况及不同家庭环境的存在, 却让家庭教育也出了这样那样的误区。

 因而, 作为班主任需要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点和方法, 密切家校联系, 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从而让学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班主任 家庭教育 家校联系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 由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 对子女施加的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的影响活动。

 ①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是当前社会各方面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但仅靠教师一方的教育显得势单力薄, 必须依靠社会、家庭、 学校多方力量的密切配合。

  一、 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 学校和家庭的一致,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一致, 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的和不可缺少的条件。”但人们常有一种错觉, 一谈起教育, 总以为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其实,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受三个方面的教育:

 即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即使孩子上学了, 学校教育还需要家长的配合, 达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共同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人。

 尤其是当前独生子女占多数的社会状况, 使学生的教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 这就更需要指导家庭的正确教育, 密切家校的联系, 使家长与学校共同探讨与解决不断出现的和存在的不利于孩子成长发展的问题。

  二、 指导家庭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

 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点与方法

 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点与教育方法, 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地发展; 创造良好的家庭和谐氛围, 更能让孩子自信满满地走好每一步。

 但由于诸多原因, 却使家庭教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此就迫切地需要班主任去点拨与传授正确的教育观点与方法。

 1、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是家长的希望。

 因此, 家长们都相当重视孩子的成才。但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家长在迫切渴望孩子成才的同时, 却正以错误的教育观念在教育着孩子。

 比如:

 成长观, 家长们抱着“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的心理, 指望孩子能“成名成家”, 成为一名科学家、 音乐家、 画家等等, 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智力开发、 技能训练上, 而忽视了孩子的品质培养和劳动习惯的养成。

 又比如:

  2子女观, 许多家长以为子女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是家庭的隶属品, 家长对孩子享有全部主权, 父母想怎么教养就怎么教养。

 因而, 班主任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使家长认识到既要管孩子的学习、 生活, 又要管孩子的思想品质, 使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得当的教育方法能起到“顺水推舟” 的作用, 能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自由翱翔。

 但有些家庭却剥夺了孩子自由翱翔的机会, 因为他们正以错误的教育方法教育着自己的孩子。

 比如专制粗暴:

 这些家长认为“不打不成才”, 因此轻则严加训斥, 重则棍棒相加, 根本无视孩子独立的人格, 不给孩子以民主、 平等、 自由, 最终使孩子养成了消极、 顺从、 怯懦、 自卑、 固执、 冷漠、 刚愎自用的性格特征。

 又比如溺爱姑息:

 家长们对子女的要求盲目迁就、 百依百顺, 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 , 抱在怀里怕摔了 ”, 使孩子过着“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的“小皇帝”“小公主” 生活, 因此逐渐养成了 自私、 任性、 骄气、 专横、 霸道等不良习气。

 因而, 班主任要告诫家长摒弃这种种错误的教养方式, 因为这些方法都将给孩子造成伤害, 阻碍他们的成长。

 只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比如, 民主、 平等的作风, 以身作则, 合理的奖惩, 严与爱的结合, 等等, 才能使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逐渐提高, 才能让孩子成长的共同心愿得以实现。

  (二)

 密切家校联系, 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

 班主任在沟通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方面的细节作用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各种有效的联系, 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个性, 了解学生的家境, 从而配合家长, 双管齐下, 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1、 上门家访 家访有普访和专访两类。

 前者如接班之后, 要对全班学生家长进行一次普遍访问, 旨在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 家长具体情况和家庭气氛等。

 后则指就某一种目的, 对个别学生家长进行专访。

 尤其是专访, 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 将会对学生起到很好的鼓励与促进作用。

 北京 157 中学金景辉教师发现班上的团支部书记情绪压抑, 学习不专心, 精神恍惚。

 金老师经过了解发现, 他的父母正在闹离婚。金老师针对父母都是知识分子, 都热切希望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的心理, 几次上门家访, 耐心细致地做工作。

 让其父母意识到了家庭不和对孩子带来的严重后果。为了孩子的前途, 父母双方终于表示要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宁学习的环境。

 孩子由于父母不再吵闹, 终于安心学习了。

 可见, 班主任的调节作用让这孩子起到了不可言语的变化, 最终解决了孩子的苦恼, 重新让一个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机遇。

 2、 请家长校访 家访是联系家长和教师的好方法, 同样, 校访也是一种有效方法。

 因学生家长白天上班不在家, 晚上家访又有诸多不便, 所以, 约定个大致时间 , 请学生代请家长到校校访, 这样家长可以安排好工作到校, 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 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如在我教学的五年级中, 班上的胡金鑫成绩虽然居中等水平, 但行为松散, 作业常拖到最后才交, 有时甚至常常为了打篮球而不交。

 于是, 我通知其家长来校。

 通过交流, 了解到原来父母经常在外工作, 家中只有爷爷奶奶照料, 爷爷奶奶又特别宠爱这唯一的孙子, 纵养了他懒散的习气。于是, 我针对性地对他进行了教育, 让他将玩与学习合理地安排。

 经过一段时间,确实发现该同学学习上进步了, 习惯也渐渐地好了。

  33、 开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主要是使家长了解学校和班级的教育要求, 向家长汇报班级的情况, 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教育学生。

 如我们富亭小学常会定期召开阶段性的家长会, 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工作, 孩子的学习, 并且共探孩子的成长。

 比如这个学期期中考试后我校就举行了一次家长会。

 首先校领导作了 《做孩子的榜样》的专题讲座, 让家长朋友们切实地意识到了他们的一言一行将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后各班班主任又向家长汇报了半学期以来班级及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 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共同的探讨, 使家长朋友们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会后, 有些家长还与班主任进行了个别交流。

 可见, 召开家长会是家校联系最方便而又有效的途径, 通过家长会, 可以让家长与老师乃至学校更直接地探讨与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

 4、 通讯联系 随着现代化通讯设备的逐渐普及, 又由于家长工作繁忙, 教师工作辛苦, 采用通讯联系, 如打电话, 发邮件, 发短信等, 都是便捷而又有效的好方法。

 如我班上的凌晨同学, 其母亲对儿子的学习相当的关心, 不管是课内作业的监督, 还是课外知识的阅读拓展, 都对其严加指导, 可惜恨铁不成钢。

 该生有一定的逆返心理, 在校的表现并不好, 上课不认真听, 作业拖拉, 导致成绩并不理想。

 其母亲经常来电话询问, 我也经常电话联系其表现, 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 渐渐地摆正他的心态。

 半个多学期以来, 这孩子竟也慢慢地改变了, 上课能不玩橡皮了,作业能及时交上了。

 可见, 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合作能更快地找到孩子迷失的根源,并且逐渐帮助孩子改正, 让其健康地成长。

  (三) 密切家校联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当然, 与家长联系应讲究方式方法, 否则达不到“知情救失“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采取商量的态度, 了解学生, 互通情况, 商讨方法, 协调教育步骤。

 首先,应改变与家长联系时“报喜不报忧“或“报忧不报喜“的现象, 既点出不足之处,又要表扬进步, 让家长有自豪感和责任感, 有决心和信心管好自己的孩子。

 其次,要打破学生认为“找家长就是告状“的思维定势, 指缺点时要委娩诚恳, 同时指出希望其努力的方向, 让学生家长易接受。

 这样, 就使家长感到老师对其子女是真诚关怀, 乐意与教师配合; 也使学生感到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他好, 从爱护他出发而乐意接受, 最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一个孩子的成才, 就是一个家庭, 一个学校, 乃至一个国家的成才。

 因此,渴望孩子成才成了每一个人的希望。

 在推选素质教育的今天, 也只有实现家庭、学校、 社会三位一体, 齐抓共管, 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因此, 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 加强指导家庭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4注释:

 ①季诚钧. 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训练[M]. 杭州大学出版社. 2000. 126 参考文献:

 ① 季诚钧. 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训练[M]. 杭州大学出版社. 2000 ②马兆掌. 张宪尧, 班级管理概论[M]. 人民出版社. 2000. 96 ③钟启泉. 崔允漷,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④福禄贝尔. 人的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⑤木村久一. 早期教育与天才[M]. 海南出版社. 1977

推荐访问:浅谈班主任如何加强指导家庭教育 浅谈 家庭教育 班主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