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泰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材料用典:泰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2022年),供大家参考。
【例文】“泰山之高,背而弗见;
秋毫之末,视之可察”。宣传思想工作者应练就“眼力”基本功,淬炼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的“火眼金睛”,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时,善于发现问题、明辨是非、抓住根本,洞察问题的本质,巧于抓住工作的“牛鼻子”。(甘肃日报《增强“四力”担使命》)
【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太山之高,背而弗见;
秋豪之末,视之可察。山生金,反自刻;
木生蠹,反自食;
人生事,反自贼。
【释义】太山,即泰山。意思是,雄伟高耸如泰山,若是背对着必然也看不见它;
渺小细微如秋毫之末,只要仔细观察,也能看得清楚。山出产金矿,也因为出产金矿,这山也就因此被不断挖掘,所以说山是自招挖掘;
木头生出蛀虫,这木头反而被蛀虫蛀空。人爱没事找事,就会自己祸害自己。提示人们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积极行动。
【赏析】人的心志专一与否决定了其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做到专一,才不会产生察“秋毫之末”而不见“太山之高”的反常现象,因此要多观察多发现。人们常常讲“智慧眼”,意思是看问题有眼力,需要淬炼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预见力,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有了这般“眼力劲儿”,才能观大势、谋大事,在激荡纷纭中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才能辨是非、分真假,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本质和规律。新闻工作者是时代的观察者,是人民群众了解世界的“眼睛”,善于发现真实和生动;
文艺工作者是时代的书写者,是人民群众精神养分的提供者,善于发现真善美;
舆情工作者是舆情动向与态势的应对者,善于发现网上网下变数;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是树立文明新风的好帮手,善于发现先进典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年轻干部只有练就一双“智慧眼”,才能观大势、谋大事,才能察百态、断美丑,发人民之心声,传播好党的主张。
【用法】一是适用于宣传口领导干部大会讲话,用以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增强“眼力”,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二是适用于领导干部大会讲话,用以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加强调查研究,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推荐访问:秋毫之末 用典 泰山 写材料用典:泰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写材料用典:泰山之高 视之可察 泰山之高 背而弗见 秋毫之末 细而能察 谈谈看法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