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写材料用典: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写材料用典: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供大家参考。
写材料用典: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
【例文】“志忍私,然后能公;
行忍情性,然后能修。”史书记载,东汉苏章(字孺文)就任冀州刺史时,宴请被检举的老友。宴罢,便正襟危坐:“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
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第二天,他果然公事公办,将老友治罪。真正的为官者,从来都是公私分明,总是奉行“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
【典故】出自唐代张蕴古《大宝箴》,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礼以禁其奢,乐以防其佚。
【释义】意思是,最大的光明不会偏照一隅,最大的公道不会偏袒私亲。比喻大公无私。
【赏析】从古至今,公私分明一直是严以律己的重要标准。既保持“内不愧心,外不负俗”的本分,也达到“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的公允,更追求“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货利”的清明,才能直面公与私,做到问心无愧。历史上,很多为政者之所以千古流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坚持守公去私,做到内不愧心,外不负俗。南北朝时的南梁名臣、尚书徐勉,为官廉政,不徇私情。一次,邀友人相聚,席间一位客人向他求官,徐勉正色相告:“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客人讨了个没趣,只得讪讪告辞,徐勉因此被称为“风月尚书”。在共产党人的世界里,公与私的界线更为清晰。毛泽东同志曾为自己定下“待亲三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
念旧,但不为旧谋利;
济亲,但不以公济私。身为党的干部,当心胸开阔、志存高远,自觉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用法】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任前谈话、廉政党课报告,侧重强调大公无私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自觉划清公私界限,妥善处理公私关系,自觉做到公私分明。
推荐访问:大明 用典 无私 写材料用典: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