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索桥故事》教学设计,菁选3篇

时间:2023-05-19 08:55:09 来源:网友投稿

《索桥的故事》教学设计1  《索桥的故事》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表达了自己对“那对夫妇的心”的敬意。下面是关于六年级语文下册《索桥的故事》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索桥故事》教学设计,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2023《索桥故事》教学设计,菁选3篇

《索桥的故事》教学设计1

  《索桥的故事》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表达了自己对“那对夫妇的心”的敬意。下面是关于六年级语文下册《索桥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阅读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理清条理,写出课文提纲。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教学重点:

  能体会课文3、5段中一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一、导入,板书课题。

  1、引导学生分析课题。

  2、介绍查阅的相关资料。

  二、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投影出示

  安澜(lán)桥

  缝隙(xì)

  大堤(dī)

  相关资料展示:安澜桥介绍 鱼嘴剖面图。

  三、正确朗读,了解内容。

  1、指名,自定朗读段,要求把字读正确。

  2、自由读,弄清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交流。

  3、再读课文,想想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写出每自然段内容。

  4、全班交流,理清表达顺序。

  (1) 介绍索桥的样子。

  (2) 在索桥上,想到两千年前的李冰父子所留下的工程。

  (3) 介绍鱼嘴及它的作用。

  (4)走下索桥,想起索桥的另一个名字。

  (5)从故事中感受到“燃烧的心”,引发思绪。

  (6)由索桥的故事想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5、联系全文,想想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6、分别朗读理解。

  四、总结学习收获。

  五、作业。

  进一步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索桥的故事

  介绍索桥

  按参观游览顺序站在桥上 想到千年前

  走下索桥,引发思绪

  点明中心,深化含义

《索桥的故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悟课文的故事情节并声情并茂的讲述。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和文章结构,深入挖掘本文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阅读——感悟——探究——延伸,在自主合作、探究*同感受人间的美好心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类最美好的事物,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培养高尚的精神情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引用*诗词《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而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作家。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词汇积累:给加点字注音。安澜桥 桥墩 岷江 逮捕 头晕眼花 雪冤 千真万确

  3、展示“安澜桥”“都江堰”“二王庙”的图片。

  4、按旅*踪感悟课文内容

  介绍索桥(1): 名称、桥身、桥面、桥栏、桥墩

  站在索桥上(2-3): 都江堰

  走下索桥(4-5): 索桥来历

  感悟(6): 主旨

  5、合作探究:

  (1)、写索桥为什么还要还要写都江堰?

  (2)、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里的“手”和“心”都比喻什么?

  (3)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你猜猜石头会说些什么?

  三、拓展延伸。结尾一句“什么东西”比故事更美、更好,结合现实生活你还能说出那些人间更美、更好的故事吗?

  四、板书设计:

  介绍索桥

  索桥的 得到比故事

  站在索桥看到——都江堰联想——手和心

  故事 更美好的东西

  走下索桥——故事——燃烧的心

  五、写作技巧:

  1、比喻手法

  2、联想

  3、衬托

  4、铺垫

  六、作业:课下写一段反映“爱心”这一主题的语段,200字左右。

《索桥的故事》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联系上下文,结合查阅的资料理解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索桥的感人故事;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所赞美的李冰父子、何公何母、丹柯等人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灵受到熏陶、感染。

  3、引导学生充分读书,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理清条理,写出课文提纲。

  教学重点

  1、理解体会“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在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的含义。

  2、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索桥的感人故事,体会文中所赞美的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

  教学难点

  学习有关索桥的感人故事,理解课文所赞美的牺牲精神,造福于百姓的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都江堰、李冰父子、丹柯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这是没有索桥前,流传于民间的一句话。清嘉庆年间岷江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们不想让这样的人间悲剧再次发生,决心克服重重困难修建桥梁。这座桥就是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的安澜桥。围绕着索桥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著名作者巴金先生一起去了解它,了解它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你有哪些不懂得问题。

  2、预设问题:

  (1)索桥什么样子?

  (2)为什么要修建索桥

  (3)谁修建的索桥?怎么修建的?

  (4)索桥到底有哪些故事?

  三、研读课文,品味深化

  1、既然题目叫做“索桥的故事”那我们有必要首先来了解一下索桥的样子(出示图片)。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1)学生回答后出示有关句子。

  (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交流以下问题: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索桥的?桥身—桥面—栏杆—竹架。

  ②桥身有什么特点?桥面有什么特点?栏杆有什么特点?竹架呢(看图片观察)?

  ③桥是用什么材质建成?

  ④索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带着理解读读描写索桥样子的语句。

  2、师:巴金老人在文章最后动情地说:“索桥的故事自然不止这么一点,都江堰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谁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1)谁向巴金老人诉说索桥的故事?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

  (2)出示句子。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

  投影出示都江堰的图片,“鱼嘴”有什么作用?

  (3)还有谁在向我们诉说索桥的故事?碑—我不能说这个故事是千真万确的,然而碑上的文字让我们看见了那一对夫妇的心。

  (4)请大家把刚才找到的这两段话放在一起比较一下会发现,他们都提到了“心”。再读第2—5自然段,看看两千两百多年前的李冰父子的心和三百年前何氏夫妇的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心。

  预设:

  A、都江堰部分:

  李冰父子和成千上万修建都江堰的老百姓有什么样的心?

  ①造福人类的心。②充满智慧的心。③坚忍不拔的心。

  ④为民造福的心。⑤用于牺牲的心。

  B、索桥部分:

  何氏夫妇有一颗什么样的心?

  ①无比善良的心。②善于创造的心。

  ③不怕困难的心。④为民造福的心。

  (5)默读第5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一个词能概括大家的意见?(伟大的心)

  那是一颗——(引读第五自然段第4句话)

  李冰父子和成千上万修建都江堰的老百姓都有一颗——(引读第5自然段第4句话。)

  修建索桥的何氏夫妇有一颗——(引读第5自然段第4句话。)

  (6)师:他们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他都会发光,就像勇士柯丹“燃烧的心”那样。

  (充介绍勇士柯丹“燃烧的心”的故事。)

  3、师: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什么东西“比故事更美、更好”?

  小结:充满智慧与才干的劳动人民使得这里更加美丽。

  四、质疑交流,拓展延伸

  1、本文的重点是写桥么?

  重点是写与索桥有关的故事,通过写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揭示全文的主旨。

  2、文题是“索桥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五、课后作业

  1、搜集关于索桥的故事。

  2、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中的重要句子。

  六、板书设计

  索桥的`故事、何公何母、不怕困难

  李冰父子、勇于牺牲

  勇士柯丹、舍己为人

推荐访问:索桥 教学设计 故事 《索桥故事》教学设计 菁选3篇 《索桥的故事》教学设计1 《索桥的故事》教学设计1年级 《索桥的故事》教学设计100字 过索桥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