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感悟(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下感悟(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疫情下的感悟
寒假里,我本以为会有一次愉快的旅行;寒假里,我想去电影院里看几场电影;寒假里,我想和好友去山上尽情玩耍……然而,措不及防的疫情让我这些美好的愿望都变成了幻想。
新型冠状病毒的疯狂蔓延,使疫情从相隔万里的武汉入侵到了云南。确诊人数一天比一天多,疫情似乎越来越严重,好像离我越来越近。高速路和各小区都开始封路了,沿路的商场和餐厅也都关门了,老百姓都戴上了口罩。疫情覆盖了爸爸妈妈的朋友圈,每天打开手机都是各种关于疫情的新闻,每天早上爸爸妈妈讨论的话题都离不开疫情。什么“今天又新增了多少人”“哪里的疫情又变严重了”……我已经很多天没有下楼了,外面的阳光暖暖的,可是街上空荡荡的,就像个无人区。每天我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监督爷爷奶奶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新型冠状病毒就这样一点点的入侵了我的生活。
2020 的打开模式可以订退吗?不可能!只有往前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那道光是——“既然国家需要,那就要去。”这句话是已进入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说的,。17 年前,他是非典战役中的英雄。17 年后的今天,他即便是挤在餐车的一角,也要第一时间奔赴疫情的中心武汉。“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句话来自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 7 位医生,在他们的联名志愿申请书里,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很多人的眼睛湿润了。“逆行者,无怨无悔。”踏上回家过年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吴小艳,得知医院发布医疗支援的号召后,第一时间下车返汉,成为一名“逆行者”…… 一个个白色的身影,一次次的前仆后继,当我们在欢度春节时,这些白衣天使都勇敢的站在抵抗疫情的第一线,为我们挡住这可怕的病毒,用生命为我们筑起一道道的防护墙。这些白衣天使,是多少人的希望,尽管他们身上背负着巨大的重任,但他们仍含笑面对。白衣天使,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20 年像一部电影,最大的反派是人类自己。但是,请不要对 2020 失望,要相信,总有温暖在传递,总有英雄的光辉照耀着世界,在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我们相信。
疫情下的感悟
“也许你从未到过黄冈,但可能早已知道黄冈。也许你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乡,可从这回起也把黄冈认作第二故乡……”黄冈市民孙振佳为感谢医疗队的友情支援,特写下诗歌《你最“硬核”——献给支援黄冈战“疫”的湘鲁医疗队员》,为白衣天使们点赞。
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湖南病房里,每个患者床头贴着各种颜色、各种字迹的贴纸,有的是“同江同湖,同舟共济”“黄冈别慌,我们‘湘’当靠谱!”几句暖心话,有的是一个笑脸、一颗红心。“湘”当靠谱,这绝非医生用来纾解患者恐慌的宽慰话语,而是一句郑重承诺。为了兑现这个承诺,来自湖湘的白衣战士们想尽一切办法和时间赛跑,与病魔搏杀。在“湘”当靠谱的背后,浓缩着医疗湘军的赤诚担当与浓浓大爱。
“湘”当靠谱,成于支援力量上的反复筛选。仅以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470 多报名者中最终入选的只有 12 人。之所以选了又选,就是要确保每一位“逆行者”都是专业技术过硬的精兵、能打硬仗的尖兵。
“湘”当靠谱,成于医者的炽热情怀。“尽最大努力救治病人,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省卫健委每一次发出集结令,一两百人的队伍都是在一两天内迅速到位。在这场黄冈疫情阻击战中,上至 65 岁的退休医生,下至 20 岁的女护士,474 名来自湖南的白衣战士,以背水一战的姿态冲上来,奔赴大别山下。
“湘”当靠谱,成于医疗湘军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为了节约一套防护服队员们连续工作 8 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每次下班后前额、鼻梁、脸、耳朵都是深深的压痕,为了防止压疮,队员们群策群力,给病人垫软棉减少受压,每一小时为病人翻身一次,及时为病人清理大小便保护皮肤,传染的危险、病人数量大、穿着防护服的闷热……面对重重困难,湖南的白衣战士们展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在这场战斗中,队员们“拼了”的镜头太多太多,他们之所以这么拼,就是要争分夺秒救人,用“辛苦自己”支撑起“黄冈不怕”。
付出总有回报,就能换来绝对的靠谱。截至目前,湖南支援黄冈医疗队累计收治确诊患者 446 例,其中重症患者 60 例、危重症患者 29 例,累计治愈出院 132例。20 多个不分昼夜的日子,湖南支援黄冈医疗队交出了一份饱含心血和汗水的
成绩单。
“队员来了 20 多天了,从不喊苦,从不喊累。”“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也没有一个问什么时候回去。”……有了这种“湘”当靠谱的力量,黄冈不仅不怕,全市干部群众对于打赢这场战斗更是充满信心,他们坚信只要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疫情下的感悟
庚子年春节前夕,陵川这个小县城也像往年一样喧嚣热闹,道路两旁张灯结彩,浓浓的年味弥漫在各个角落。此时的我也在忙碌和盼望中等来了寒假从武汉离校返家的儿子,一家人享受着长期离别后团聚的喜悦。
其乐融融的气氛下,却不知潜伏着危机。不久,武汉开始“封城”,各地也陆续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陵川随即采取联防联控措施。社区工作人员听闻我家有武汉返乡人员,便在我家门前贴上写有“此户有武汉返乡人员,请勿相互走动”的温馨提示标牌。我和爱人的工作单位、社区、县派出所每天都要打来几通电话,询问孩子离校后详细的行动轨迹和现今的身体状况。本就因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真假消息而惴惴不安,加之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压力,彻底把我打入了恐慌和无助的境地,压得我喘不上气来。
此时的我神经紧绷,连因天气干燥而偶尔的咳嗽也让我如临大敌。孩子的体温更是每隔一小时测一次,体温的正常波动也惊得我一身冷汗,生活乱作了一团。
但是,在恐慌之余,我也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强有力政策,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对武汉返乡人员的嘘寒问暖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与支持。一句“面对疫情,信心是长效疫苗。恐慌徒劳无益,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话语更是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
渐渐地,我已不再害怕。
怕什么呢?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大局面,特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生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担当、顾全大局,争当驰援湖北的最美“逆行者”,
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优秀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何愁病魔不去!
怕什么呢?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挺身而出,在疫情面前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汇成全民族抗击疫情的洪流。
怕什么呢?越来越多的人积极行动起来,众志成城,捐钱捐物,互相鼓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凝聚强大中国力量,何愁打不赢这场抗疫阻击战!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这次,我们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定能战胜这强大的疫魔。
疫情下的感悟
2020 年 2 月 1 日,新闻里出现了 XX 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紧接着 2 月2 日又有新增确诊病例报道,原本就紧张的空气一下子变得更加凝重。那天下午,我还在病房值班,突然接到医务科电话通知让紧急开会,院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是从 2 月 3 日开始带领医院的另外两名党员医生进驻感染科,支援一线工作。
感染科的同志们在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从大年三十开始已经和病毒搏斗一周多了,虽然有些疲惫,但仍斗志昂扬。我们第一时间面对面建立了一个新的微信群:战友群。大家积极乐观的精神一下子感染了我,投入这个战斗集体我感到光荣而温暖。科主任安排我们3个新成员负责发热门诊的工作,我第一个接班。随后,护士长亲自带我去门诊。从清洁区跨入半污染区,护士长千叮咛万嘱咐,手把手帮我戴好帽子口罩,穿戴好防护服、手套、鞋套和护目镜,然后再目送我穿过缓冲区,进入污染区。逆行的脚步从来没有这么清晰,战友的感觉也从未曾如此强烈。
第一天的工作并不算顺利。对我来说最大的困难在戴护目镜,简直就是“糊目镜”!雾气实在是太大了,登记病人信息的时候满屏幕找不着光标在哪儿,越着急,雾气越大。开第一张住院证的时候,我感觉好像开了半个小时,而这在平时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由于疫情来得猝不及防,防护用品准备得不太合适。我本是 6 号半的手,戴着 7 号半的手套。感染科准备的防护服原先只有 160 和 165
两个型号,身旁的曹医生将近一米八的大个子蜷在“165 号”的防护服里愣是坚持着上了 7 个小时的班。王医生个子比曹大夫还高,体型也更加魁梧,接班时虽千方百计找了套 175 号的防护服,不想没有鞋套能配得上他的一双大脚,赶忙找两个塑料袋捆上了事。
下班时,医务人员走的是特殊通道、专用电梯,住隔离病房。需要自觉与外界隔离。爱心人士给我们送来了慰问品,自己在隔离病房用不了就通知家属过来拿,有的家属甚至都不敢来取。我让老公拿回去的东西,他还要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半天,再高温烹饪了才食用。
隔离病房不允许串门,每人一回去就紧闭房门。保洁阿姨也不敢进房间打扫卫生,垃圾需要自己清理。医院事先给我们发了黄色的医疗废物专用袋,没想到我们的生活垃圾也享受到了特殊待遇。
昨夜听到了朋友圈里转发的一首歌《我的白衣天使妈妈》,歌曲是由北京的一位医务工作者创作,其女儿演唱的,清澈的童声涤荡着灵魂,不由得泪湿了双眼。我想孩子了。
护士长说:“等疫情结束了,大家怎么也得一起出去热热闹闹吃一顿火锅!”吴主任说:“等疫情结束了,我一定要去珏山爬山!”我想说:“等疫情结束了,我想看看你们每个人口罩后面的笑颜。”
疫情下的感悟
今年的春节少了一份喜庆,少了一份团聚,少了一份惬意,更少了一份幸福。一周之内,大家忽然明白原来灾难真的可以在看起来岁月静好的时候突然降临。2020 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医护人员奋战一线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必将载入史册。
疫情爆发初期,每天只能通过电视和新闻看到此次疫情的发展趋势:多少人感染了多少人确诊了,多少医护人员投入了战斗,多少外省的医疗团队来支援武汉,多少爱心人士捐了多少款项和物资。疫情防控形势一天天在升级,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投入了战斗,每天都为他们捏一把汗的同时也祈愿好人无恙山河依旧。不禁也会想我们竹溪会不会出现感染者?我们会不会也要上一线?如果抽调我去,
我去不去?答案是:去。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很快竹溪陆续出现疑似和确诊病例。县委县政府也启动紧急预案决定把新妇幼保健院和中峰卫生院这两座新建成的医院分别设为定点救治隔离病区和留观病区。1 月 26 号下午接到科室微信群里请战报名通知,当时我们科室除了一名孕妇基本都报名了。晚上我给护士长邱丹发私信说我年纪大一点,其他人家里孩子都还小,还是让我去吧。第二天医院就正式确立了名单,而我也因为 03 年参加过非典抗疫,有一定的经验,被任命为此次抗疫小分队的小组长。
出征前,医院先对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在院隔离病区继续工作准备随时待命,2 月 10 号下午五点多正式接到通知,我们小分队成员迅速回家收拾行李,晚上八点准时在医院门诊大厅集合,在全院重托下我和队友们庄严宣誓:我们志愿加入抗击新型肺炎一线团队,服从团队工作安排,随时听命,勇敢担当。我们承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人民重托,不辜负各级领导期望,坚决完成抗击病毒,尽全力保护人民健康的任务。
院领导为我们送行,临行前给我们打气并嘱咐我们:“希望你们保护好自己,一定要守护好每一位病人,一定要平安归来,我们一定会为你们做好保障服务,加油!”泪水模糊了双眼,我感受到这份职业的神圣,我清楚的知道身上的责任,一定不负使命,守护好病人,照顾好大家。
踏上征途,步入战“疫”区就接到通知,疫情就是命令,这层空荡荡的楼层准备着收治病人,这意味着我们要立即投入战斗,来不及多想,一切都匆匆忙忙,不管怎样先要收拾出病房,比我们先来的县医院同事帮着我们一起,收拾病房打扫卫生铺床搬氧气。当晚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值班护士开始为每个病房的病人做治疗,测体温,测血压,消毒,垃圾处理等等。
回到住处已经是晚上一点,各种问题千头万绪萦绕于眼前丝毫没有睡意,我告诉自己要冷静不要急,再难的事都要一件一件的办。首先跟黄院长汇报工作情况,在与敖主任沟通申请防护物资,院领导积极地给我们想办法。面对全国都稀缺的防护物资,我们要开源节流,要节约、要控制、要防护,像细心又小气的家庭主妇。面对病患我们要精准操作、精准护理、精准沟通,像有爱又有严的一家之主。
我可爱的战友年龄都比较小,这毕竟是一个特殊的战场,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其次是思想上不能有压力。每天回来再晚我都要和她们通通电话聊聊天,询问一下工作情况顺便缓解一下她们的情绪,问问她们的需求疏减一下心里的压力,也当是一个工作总结,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的得到解决和完善,大家也每天在微信群里交流病人的情况以便换班换人不换服务,就这样大家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紧张的工作。团结.严谨.友爱是我们这个团队温暖的标签。
由于病情的特殊和凶猛,对治疗的未知和忧虑,病人的心理建设和疏导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有一位特殊的病人,一家四口感染,她本人还是一位妊娠早期的孕妇,四口人分布在不同的病区,心理压力不言而喻。我们的两位同事通过护理其他病室病患的机会了解到她在微信和病友聊天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于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就会格外注意她,没事儿就和她说说话聊聊天讲讲开心的事,告诉她目前治愈率越来越高,不断有重大研究成果出来,我们离胜利不远...
热门文章:
- 最新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优质8篇)【优秀范文】2024-08-21
- 2023年志愿者疫情防控志愿方案(模板11篇)2024-08-14
- 2023年疫情说说文案朋友圈(优秀9篇)【优秀范文】2024-08-10
- 农村疫情防控应急预案6篇【完整版】2024-07-15
- 公安局巡逻防控工作方案4篇2024-07-07
- 2023年度抗击疫情作文_不一样的春节抗击疫情作文优秀5篇(范例推荐)2024-07-06
- 疫情高峰6月来临二阳不可避免优秀3篇【优秀范文】2024-06-30
- 2023年疫情防控期间应急预案12篇2024-06-30
- 2023年幼儿园疫情防控温馨提示简短朋友圈3篇(范例推荐)2024-06-27
- 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方案7篇(完整)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