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7篇
新冠疫情期间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7篇新冠疫情期间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r*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DONGNAN CHUANBOfflM胎郦峨全媒体时代疫情防控下主流媒体的 舆论引导策略探析郭慧敏,吕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冠疫情期间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新冠疫情期间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DONGNAN
CHUANBOfflM 胎郦峨全媒体时代疫情防控下主流媒体的
舆论引导策略探析郭慧敏 , 吕怡然(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9
)摘
要 :
疫情期间 , 与大众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件频发 , 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
要作用 。
在主流媒体的有效引导下 , 我国防疫工作进行有序 。
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也进行了
新的尝试 , 如新兴技术的使用 、 多种媒体形式的结合等等 。
但在防控疫情期间频繁出现的公共
事件的舆论引导方面 , 仍出现了媒体亟须解决的通病 。
由于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 , 主流媒体的舆
论引导能力也被最大程度地放大 , 优缺点彰显无遗 , 正因如此 , 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才值得不
断地进行探讨 , 以在之后的工作中更为得当 。关键词 :
主流媒体
舆论引导
公共事件2020 年初 ,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 , 严重影响人们的
工作 、 生活和社会活动 。
全国统一部署 、 统一防控 , 期间的
舆论话题一直围绕着"疫情 ” 二字 。
主流媒体在这段时间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 在新闻报道 、 议程设置等方面均有着主流
媒体的领导风范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在全媒体时代 ,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愈发多样 , 同时 , 由于网络的便利性 , 那个反馈渠道不畅的
时代也早已不复存在 , 伴随着的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主体参
与意识的觉醒 。
111 在出现舆论较为激烈的公共事件时 , 有些
主流媒体则常常处于被动一方 , "溢散效应" 、 "舆论倒逼" 、
"后真相现象"频频出现 , 即议题首先由其他类型媒体发出 ,
形成舆论 , 有些主流媒体后知后觉地进行相关调查并报道 。
非主流媒体 、 微博大 V 等不可忽视的庞大粉丝数 、 巨大影响
力都说明这些现象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 。在疫情期间 , 这些现象也有出现 。
可见 , 有些主流媒体
在面对舆论时的被动地位是舆论场的一个常态 , 也是一个亟
须解决的问题 。一 、 全媒体时代加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意义重大( 一 )
主流媒体是舆论引导的主心骨我国目前阶段为发展中国家 , 所适用的媒介理论自然
为发展中国家媒介理论 , 其第一条要点即为"大众传播活动
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同一轨道 , 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
务 ” , ⑵这就要求我国主流媒体要时刻牢记国家赋予的使命 ,
做好党 、 政府以及人民的喉舌 。因其具备的固定受众和自身的权威性 , 主流媒体仍然是
舆论引导的主心骨 , 在众说纷纭之时 , 官方有着 “ 稳定军心 ”
的力量 , 主流媒体天然具备的权威性是其他媒体所不可企及
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 , 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媒体深度融合 、
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 推进重点部署 。
主流
媒体必须肩负起引导社会舆论这一艰巨任务与重要责任 。( 二 )
主流媒体具备遏制舆论失控的能力“ 人人都有麦克风 ” 的时代 , 每一位用户都能表达自己
的看法 , 一定程度上 , 可以说是很大的进步 。
虽然意见的多
元化可以给人足够的空间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 , 但必须承认
的是 , 我国当今网民 , 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 极易陷入 “ 沉默的
螺旋 ” 现象 , 集体失声 , 而且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 没有经过深
入了解和辨别便自动站队 , 甚至还会被居心不良者利用却不
自知 。主流媒体作为媒体的领头人 , 其言论 、 观点会潜移默化2020 年第 11 期 ( 总第 195 期 )
|东 站传播。
。. .。
。
s^ l l k h e a s k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2020 年第十-期传播视点I I媒介融合前沿和理论—本栏目与中国璟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合办地影响到其他媒体 , 进而影响到受众 , 引导其做出理性思考
和判断 , 当受众与媒体产生同理心时 , 更是可以扭转舆论走
势 。主流媒体作为舆论的风向标 , 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公众
客观认识事件 , 以避免舆论极化 。( 三 )
主流媒体能引导舆论良性发展网络时代 , 信息的发布者不再仅限于主流媒体 , 一些引
起舆论风波的导火索往往是网络普通用户发布的第一手信
息材料 , 由于没有严格的规则限制 , 且大部分网络用户没有
较为良好的理论知识储备 , 易出现言论不当 、 言论过激等现
象 。
主流媒体察觉后 , 受制于自身专业素养和内部政策规
定 , 需要在查明真相后整理出相关新闻 , 而且大多还需要上
级领导的层层审批 , 在此期间网络舆论往往早已形成 。长此以往 , 会导致大众对主流媒体的不信任 、 对社会制
度的失望 , 甚者 , 可能会导致社会充满戾气 。虽然舆论本身没有对错之分 , 但舆论的优势方所持有的
态度会给欠缺辨别能力的群众产生一定影响 , 使其怀疑自己
本来持有的观点 , 或者直接转变态度 , 整体看来 , 这可能是
-场舆论战 , 但对个人尤其是心智未成熟的个体的影响却是
非常大的 。在以上情况下 , 主流媒体的发声便显得尤为重要 , 及时
且有力的舆论引导不仅可以避免不当言论对公众的错误引
领 、 消极影响 , 更会加强主流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形
象 , 改善主流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传统刻板印象 。( 四 )
主流媒体可提升公众网络素养网络用户鱼龙混杂 , 少部分人更以在网络上进行 “ 泄洪
式"吐槽来缓解现实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 难免会出现用言语
进行人身攻击的现象 , 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网络暴力事件 。
网
络暴力相对于现实暴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 现实暴力至少有迹
可循 , 可以及时制止 , 而网络暴力涉及人数众多 , 且匿名性较
强 , 一旦发生 , 给人造成的精神伤害不容小觑 。尽管网络上 “ 意见领袖"的数量很多 , 且分布领域广大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这些"意见领袖"大多属于精英分子 , 善于
独立思考 , 具备专业知识 , 识得大局 , 主流媒体的态度或多或
少会影响他们的举止言论 。
主流媒体可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公
信力 , 将 “ 共鸣效应 ” , 即由主流媒体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发挥到极致 , 培养自媒体的专业素质 , 利用渗透效果 , 将网
络素养的重要性逐渐传递到每一位网络用户 , 形成良好的网
络氛围 。二 、 全媒体时代主潦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值得圈点之处( 一 )
主动设置议题议程设置这一概念最早于 1972 年提出 , 自此以后 , 成为
传播学领域最重要概念之一 。
主流媒体在疫情期间的议程
设置可以说是多年以来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次 。
自央视 《 新闻
1+1 》 栏目连线钟南山院士明确人传人现象存在开始 , 这场关
于疫情的舆论场便一直掌握在主流媒体手中 。大年初二即阳历 1 月 26 日起 , 自中央到省市级地方媒体
关于疫情的专项栏目几乎都已成立 , 以对疫情的最新消息进
行第一时间的报道 , 且不断强调疫情的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及
其原因 , 使得之前不以为然的群众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 自觉
加入到防疫阵营当中 , 这一效果的产生主流媒体功不可没 。( 二 )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数据显示 , 央视 《 新闻联播 》 栏目自 1 月以来整体收视明
显上扬 , 收看人数由去年同期的 8.3 亿增长至 9.2 亿 , 增长近
11% ; 节目收视率较去年平均水平增长 130% 。
回这一结果是
意料之中的 , 《 新闻联播 》 作为我国最为权威的新闻栏目 , 所
报道的内容集显著性 、 时效性于一体 , 有关疫情的最新 、 最
重大消息都会在该栏目进行及时播报 , 疫情期间 , 〈 新闻联
播 》 的延时频率也明显高于以往 。央视 “ 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 ” 《 新闻 1+1 》 以聚焦社会
热点著称 , 在疫情期间 , 也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 包括"白岩松
对话李兰娟 ” 、 "白岩松谈武汉来京女子确诊新冠肺炎 ” 等话
题 , 所回答的均为社会大众在当时最为关切的问题 。( 三 )
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媒体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 有了印刷才有了报
纸 , 有了卫星才有了电视 。
本次武汉疫情中 , 主流媒体呈现出
最大的亮点 , 就是切实地将"主战场"转移到了互联网上 、 新
媒体端 。
⑷5G 技术作为一个新兴技术 , 央视在疫情期间即进行了
尝试运用 。
群众密切关注的雷神山 、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
便是通过 5G+ 光纤双千兆网络的技术进行直播 , 以连续 600
小时超长直播的方式来呈现医院建设的全过程 , 同时为网民
讨论交流提供 “ 云 ” 平台 。
雷神山 、 火神山慢直播 ” 累计在线
观看人次达到 1.7 亿 , 点赞数超 221 万 , 创造了 5700 万人同
时在线观看的记录 。
冏除此以外 , VR 、 AI 等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对新兴技术的运用 , 一方面展示出主流媒体在技术方面
的与时俱进 , 一方面也体现出主流媒体对大众需求的把握 ,
利用新兴技术将最为真实 、 最为客观的第一现场直接呈现在
大众面前 , 不仅可以让群众获得交互式的参与感 , 更让群众
直接地感受到国家对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 , 得以安心 。三 、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在與论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及
原因分析( 一 )
与自媒体相比 , 某些主流媒体 “ 议程设置 ” 相对滞
后由于网络的发展 , 信息的第一发布者往往是互联网用
户, 再经由其他用户甚至网络 “ 意见领袖"的重视 、 转发 、 评
论 , 信息已被许多网友看见后 , 主流媒体通过舆论监控等方
式得知信息 , 才会对信息进行判断 , 分析其新闻价值 , 这个
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
当主流媒体着手事件的调查时 , 舆情往
往已经形成 。2020 年 1 月 1 日 , 武汉警方发布通报称 , 一些网民在不
经核实的情况下 , 在网上发布 、 转发不实信息 , 造成不良社会
影响 。
1 月 20 日新冠病毒"人传人 ” 确定之后 , 这八名转发信东 希传播 2020 年第 11 期 ( 总第 195 期 )。
。. .。
。
£ ongnan
CHUANBCW — 斷胎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息的人员迅速成为了网络话题 , 当中就包含医生李文亮 。
直
到李文亮医生因感染新冠去世 , 2 月 7 日 , 以人民日报为首的
主流媒体发声了 , 全国悼念李文亮 , 成立调查组 , 撤销训诫
书 , 铭记英雄等等 。
然而在这期间的十几天 , 面对广大网友的
情绪 , 主流媒体的声音却不在 。当然 , 这与我国的媒体属性有关 , 但反观该事件 , 如果在
舆情前期对网友的声音进行回应 , 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 ” ,
舆情不会如此的一发不可收拾 。媒体的职责不仅仅是将真相公之于众 , 在网络占据公众
生活很大一部分的如今 , 引导舆论是媒体不可推卸的一份
责任 , 网络戾气的增长与否与媒体的议程设置有着很大的关
系 , 公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生活 , 网络社会的
安定也是大众所期待的 , 而这一理想的实现与主流媒体的作
为有着很大的关系 。( 二 )
某些主流媒体规避大众关注的热点 、 难点事件1 月 31 日晚间 , 正处在我国疫情较为焦灼的阶段 , 人民
日报等主流媒体在网络上报道了一则消息 , 中国科学院上海
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 , 中成药双黄连□服
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
当晚 , 双黄连□服液成了国民抢手
货 , 多个平台短时间内售罄 , 线下药店也排起了长队 。
隔天
上午 , 人民日报发文表示 , 抑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 。
但对于
大众来讲 , 该篇短评为时已晚 , 舆论矛头指向了该研究的带
头人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王延轶 , 网络用户对其进行了
"人
肉 ” , 扒出许多疑点历史 , 对其升职之路提出强烈质疑 , 要求
其给出回答 。
该舆情在网络发酵多日 , 属于社会焦点所在 , 但
某些主流媒体却对该话题无动于衷 。某些主流媒体在该事件中选择沉默 , 或许有自身的考
量 , 但单就媒体职责来看 , 此次沉默实则为一次对受众的失
职 。
众所周知 , 媒体是为受众提供并告知信息的组织 , 受众
作为媒体市场的"消费者 ” , 有权利得到更高水平的服务 。
而
在此事件中 , 在受众极其盼望主流媒体的发声时 , 媒体选择
了回避 , 且放弃了
“ 议程设置 ” , 使得舆论走向一发不可收拾
的境地 。曾几何时 , 主流媒体也曾选择过不表达 , "高露洁事
件 ” 、 "非典型肺炎事件 ” , 无不造成舆论失控 , 人心惶惶 。
时
过境迁 , 媒体形态也早已过度 , 但中国媒体仍有很长的路要
走 。( 三 )
部分主流媒体对待舆情问题缺乏建设性报道理念面对公共突发事件 , 尤其是像新冠疫情这种不可测程度
大 , 易给公众带来恐慌的事件 , 报道内容若仍坚持被西方媒
体所秉承的冲突性报道理念只会让社会焦虑程度加大 。
我
国媒体虽一贯实行"正面报道为主 ” 的策略 , 在疫情期间也
第一时间进行信息公开 , 但消除受众因不了解周围环境的变
动所引发的心理恐慌 , 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 仅靠及时公布
准确信息是不够的 。
|6 "尤其是在疫情早期 , 面对急速上升的
数字 , 一些媒体一再强调疫情的严峻性 , 确实使得公众认识
到情况的危机 , 但这种行为也会增加公众的焦虑感 。随着媒体的多元化进程 , 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
尤其是市场化媒体 , 容易以冲突性吸引公众眼球 , 缺乏建设
性 。
如财新网的报道 《 武汉养老院位老人疑似死于新冠肺
炎 》 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 该篇报道最终也使得相关部门的工
作更为严谨 , 但也不能否认该篇报道会使得部分人质疑防疫
工作 , 焦虑感增加 。
如果疫情期间只强调冲突的报道占比很
大的话 , 结果可想而知 。
就像是我国看似愈发焦灼的医患矛
盾 , 这个表面现象的形成媒体确实是有"功劳 ” 的 。实验表明 , 当人们在新闻中看到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时 , 他们的负面情绪会明显减少 , 而且对于...
篇二:新冠疫情期间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思主义056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引言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 [1]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2] 。自2019年12月在武汉爆发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发展成为席卷全国并蔓延全球多地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12月31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8155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79万例 [3] 。其中,中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8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4千例 [4] 。疫情发生以来,网络舆情与疫情如影相随。正如2020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表示的那样,新冠肺炎大流行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机,其网络影响也几乎可谓互联网时代以来影响最大的舆情事件之一,由此形成的网络舆情在烈度和扩散度方面更是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和张力 [5] 。可见,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理能力刻不容缓。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的演化网络舆情传播的过程,一方面取决于网络结构、信息的结点,另一方面取决于信息内容对民众的吸引力 [6] 。这种传播是一种融合民众对信息主动搜寻与被动接受的信息扩散过程,又是民众根据其偏好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与再创造的过程。目前看来,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国内网络舆情的演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触发期、暴发期、波动期和消解期 [5][7] 。(1)网络舆情触发期。网络舆情的触发是指舆情所依附事件本身的热度,当其对受众的刺激由量变达到质变时,就会促使舆情丁秋雷(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5)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如何有效地应对随之而生的网络舆情成为重中之重。根据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的特点,将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的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而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策略,以防范和化解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关键词:网络舆情;新冠肺炎疫情;协同治理;信息技术作者简介:丁秋雷(1980-)男,山东汶上人,博士,副教授。基金项目:东北财经大学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专项研究项目“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危机的识别与应对策略研究”(批准号:DUFE2020ZXYB08)。主体产生情绪反应并进行传播。在此次突发疫情中,武汉市卫健委在2019年12月30日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并于31日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因此在31日之前可视为舆情触发期。(2)网络舆情暴发期。这一时期,因突发新冠肺炎疫情而井喷的网络舆情,使身处同一事件空间内的多元主体往往会将各自了解与关心的信息经由互联网平台进行共享与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表达对该事件的态度和观点。2020年1月9日国家卫健委宣布武汉地区出现的不明肺炎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明确表示此次肺炎存在人传人的现象、1月23日武汉市“封城”等事件的出现,民众的不安情绪逐渐累加,将网络舆情推向高潮。(3)网络舆情波动期。网络舆情集中暴发后,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发展趋势及特定因素的影响,舆情不会随着事件本身得到控制而湮灭,也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逝,而是进入情况不断变化的波动期。如非理性物资抢购与囤积、湖北省红十字会物资分配不公平、双黄连口服液能否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等事件,引发民众在网络空间中的舆情波动。(4)网络舆情消解期。舆情消解期往往发生于舆情演化过程的末期。在此阶段,大众对事件的关注度逐渐降低,视域焦点出现转移,网络空间中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消息和评论等逐渐冷却,事件的影响力逐步减弱,网络舆情进入一段稳定且较长的回落期。但是由于网络舆情具有记忆性、复发性的特点,一旦出现相关事件,往往容易出现反弹。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不足由于网络舆情的草根化、多元化、多极化和匿名化的交织作用,使得舆情主体相对模糊、舆情内容多元,导致网络舆情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易爆发性和偏激性 [8]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信息的传播量大、传播速度快,公众参与程度也空前高涨,导致网络。
。. .。
。
马克思主义
057舆情应对存在很多不足,具体体现在:(1)治理机制不够完善。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全网以转发官方报道为主要方式,虽具有权威、准确的特点,但是形式较为单一。由于网络舆情往往是突发的、偶然的,这种略显被动的、局部的治理方式,使得很多不符合常识的谣言仍有生存空间、很多显而易见的谎言仍被大量转发支持。(2)响应速度有待提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关疫情、预防、医疗等方面的谣言层出不穷,有些谣言真假结合、现象与理论结合、已知常识和未知描述结合,极具迷惑性 [9] 。大量谣言以公众关注焦点为切入点,利用公众的认知常识和喜好,迎合不明真相者的心理需求,轻易获得公众信任,以几何级数进行传播。政府在治理谣言的过程中略显被动应付状态,响应速度略显不足,很难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控制与引导。(3)网络环境亟待净化。网络环境中过量的信息狂乱轰炸,对公众的判断力形成极大考验。各类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上来源不明、真假难辨的聊天记录、短信截图、短视频等铺天盖地,真实性无从考证。一方面,极易引发民众情绪波动,导致心理失衡 [10] 。另一方面,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也催生民众的怀疑心理,加之网络虚假信息、不良言论肆虐,加剧了民众的烦躁情绪和恐慌心理。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如果网络舆情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广大民众对疫情的认知、判断和行动,引发民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进而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即使网络舆情最终进入消解期,但消解并不等于消失,一旦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或再次出现类似的事件,仍然可能导致舆情危机。因此绝不能疏忽大意,需要建立长效的网络舆情应对策略。(1)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舆情协同治理机制。找准舆情“病因”、把准舆情“痛点”,进而对症下药,是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关键所在。从网络舆情的触发-爆发-波动-消解的演化过程来看,其相关主体主要包括民众、媒体和政府,各个治理主体在网络舆情治理上各有其优势,民众具有智力优势,媒体具有信息优势,政府具有政策优势,因此可以集合各方力量,相互配合,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舆情协同治理机制。一是依据信息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民众理性推测与有效甄别,从信息及时公开发布角度激励与培育民众自觉抵御网络不良信息,远离网络安全隐患;二是设计主流媒体的自我监控机制,打击各种网络平台乱象,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情环境;三是完善政府的网络立法体系。进一步明确舆情治理的基本原则、法律责任、应对措施等,对于故意捏造、歪曲事实、恶意攻击、欺诈行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煽动公众闹事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查处以正视听。(2)建立与网络舆情危机等级相对应的响应策略。在网络空间中,通过收集与获取舆情信息、识别与聚类敏感词语、筛选与分析热点话题等,分析舆情传播过程中对民众、媒体和政府的影响程度,通过准确高效的综合评估和分析,对已经出现的舆情予以主动监测,使得舆情走势得到更为准确的可视化测量和呈现,从而实现对突发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的强度进行等级划分,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舆情响应策略。针对不同的舆情等级,从相关利益主体的角度,提出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屏蔽删除、官方辟谣、法律手段等),控制网络舆情的传播并引导舆情的走向,为抢占舆情引导的先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引导网上言论良性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3)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充分净化网络环境。由于网络空间中信息具有海量化、无序化、复杂化和碎片化等特点,单纯依靠人力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究明显“力不从心”,亟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新信息技术的助力与支持,对这些高维度、高噪音和杂乱化的文本信息进行降维降噪处理,实现敏感词汇的精准辨别和快速遴选。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对社交网络、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等进行检测,由于这些言论一般采用自然语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做潜在的语义分析,将模糊的语言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符号;进而采取数据处理与数据挖掘的方法(如建立均值方差模型、相关性分组和关联规则建立)分析评论数据的异常变动,从而对网络信息进行可信度评分,识别出网络谣言,以帮助更好地避免因谣言带来的危害,维护健康的舆情生态环境。网络环境下民众很容易参与到网络舆情的传播中,将会对社会产生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影响。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一些扰乱社会和谐稳定的负面网络舆情滋生蔓延,导致社会公众不满情绪高涨。本文考虑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即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舆情协同治理机制、建立与网络舆情危机等级相对应的响应策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充分净化网络环境等,以引导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参考文献[1]丁海燕.提升领导干部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J].中国领导科学,2014(04):43-44.[2]依法监督和管理网络舆情,防范社会危机[J].民主,2012(03):10-11.[3]央视网. 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8155万例[EB/OL]. http://news.cctv.com/2020/12/31/ARTIvMbXMdcU3LcUlAprMXhm 201231.shtml, 2020-12-31.[4] 搜狐网. 国家卫健委: 2020年12月31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例 其中本土病例9例. https://www.sohu.com/a/441842185_267106, 2021-01-01[5] 李书耘.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引导[J]. 探求, 2020 (06): 110-116.[6] 孔建华.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19.[7] 赵耀,王建新.基于多元主体共在与信息即时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的思考[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2): 88-100.[8] 曹月娟, 许鑫鑫. 企业舆情研究和危机管理[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9] 杨松. 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 内蒙古大学, 2020.[10] 王贤卿, 吴倩倩. 全媒体时代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特征、影响及引导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 2020(03): 102-106.。
。. .。
。
篇三:新冠疫情期间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20 年 4 月 第 2 期 第 5 卷STUDIES ON CULTURAL SOFT POWERVol推荐访问:新冠疫情期间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疫情 舆论 引导
热门文章:
- 最新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优质8篇)【优秀范文】2024-08-21
- 2023年志愿者疫情防控志愿方案(模板11篇)2024-08-14
- 2023年疫情说说文案朋友圈(优秀9篇)【优秀范文】2024-08-10
- 农村疫情防控应急预案6篇【完整版】2024-07-15
- 公安局巡逻防控工作方案4篇2024-07-07
- 2023年度抗击疫情作文_不一样的春节抗击疫情作文优秀5篇(范例推荐)2024-07-06
- 疫情高峰6月来临二阳不可避免优秀3篇【优秀范文】2024-06-30
- 2023年疫情防控期间应急预案12篇2024-06-30
- 2023年幼儿园疫情防控温馨提示简短朋友圈3篇(范例推荐)2024-06-27
- 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方案7篇(完整)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