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禁酒令心得体会(完整)

时间:2022-10-31 13:40:1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禁酒令心得体会(完整),供大家参考。

禁酒令心得体会(完整)

 

  禁酒令心得体会

  禁酒令心得体会

 禁酒令心得体会 2016-12-20 浏览:分享人:吴涵馥手机版

  导语:小酌怡情,豪饮伤身,下面书关于“禁酒令”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禁酒令心得体会(一)

 全国大事,与我直接有关联的,无非是我国实施了更严格的严禁酒后驾车行动。而孙伟铭张明宝醉驾案,杭州飙车案,则是“戒酒令”中一个又一个顶风违纪的插曲。在网络、电视、报章等媒体长篇累牍的报道下,凄惨的车祸时刻敲打着公众的神经,醉酒驾驶,超速行驶的危害,把人们对尊重生命的意识渐渐地唤醒,激昂愤怒的情绪彻底点燃,要求对肇事者加于严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以至于一些法律专业人士理智的声音,也在大众盲目过激的喊杀声中淹没。

  我非常赞成国家对驾车者实施的“禁酒令”,倒不是我对酒不喜不贪,实是驾车二十多年,惨不忍睹的车祸见多了,对酒这东西没有好感。偶有饭局,推杯换盏之际,心中这根弦时刻绷紧着,不得有丝毫懈担可是,我怎么也不明白,“禁酒令”后,为什么还有一些车辆无视“令旗”横冲直撞,行人战战兢兢躲躲闪闪?是不是跟执法松驰有关呢?

 且不说,一些傲慢的国家××人员,仗着国家赋予的一点权力无视交通法规,就算是一般人,也鲜有严格遵守交通

 法规的意识。喝点小酒或违个章,反正找找文秘杂烩网人就行了;也有人财大气粗:不就两个小钱嘛,撞死了人,照样可以用钱摆平,违章算个啥?没钱没权的,只能乖乖受罚。挑战法律权威成了某些人身份的象征,遵纪守法者成了没本事的代言。于是乎,随意停车,任意变道,乱闯红灯,争道抢先,超速狂飙,醉酒驾车的闹剧在本不通畅的公路上轮番上演,人人削尖脑袋投机取巧,规规矩矩惹人耻笑。终于到了这一天,鲜活的生命以惨烈的方式消失于人世,人们不禁要问,难道仅仅是肇事者一人的责任吗?

 重大的交通恶性事故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肇事者事前都有较多的违纪违章行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得严厉的处罚。试想一下,一个司机,从驾车的第一天开始,一有违章,立刻被惩处,不管什么地位什么权力,拘留,罚款,通报,曝光,让违规不再是特权的象征,而是无知无能的表现,也许,很多的恶性事故不会再发生,这个世界上就少了许多不明不白的冤魂。

 为什么一种事情,当以惨烈的方式展现于世人面前时,才能获得关注?为什么那么多人都紧盯着事后的严惩,而没有想过事前的防范?为什么电视上报纸上铺天盖地地对肇事者的谩骂,而鲜有人对现状冷静的反思?

 当然,对肇事者的制裁是必要的。应当坚持罪行法定原则,而不是建立在公众的“民愤”之上,刑罚针对的是事实

 之罪,罪的大小不随着“民愤”的大小而改变。“民愤”只能说明人们对交通事故的危害由麻木变得重视。

 斯人已逝,生者犹存,我们活着的人,还在参与交通的人,要做点什么,才可以告慰这些逝去的亡魂?也许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不要超速飙车,不要酒后驾驶,文明礼让,遵守交通法规,至少,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使自己不要沦为下一个孙伟民或张明宝。

 禁酒令心得体会(二)

 据国防部网站 1 月 2 日消息,中央军委颁布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以来,各单位纷纷下了禁酒令,节日下基层不喝酒,一时成新风。国防部网站 2 日转载了解放军报一篇言论文章——《不喝酒并不伤感情》。文中说,“双节”来临,下基层喝不喝酒,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一个检验。

  禁酒令既非起于军队,也非起于河南信阳等地,而是起于公安机关。公安部五条禁令施行于 2016 年 2 月,其中第四条: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五条禁令第二第三条涉及酒后携枪饮酒及酒后驾驶,也算是禁酒措施的延伸。然而,公安禁酒令没有禁止宴请也没有禁止宴请饮酒,而地方上的禁酒令,则更其“瘸腿”,具体内容是“工作日中午不得饮酒”,晚上放开喝,并不受此限制。而官方的酒文化告诉人们,大量饮酒,基本上是安排在晚上,任何接待宴请,均注重晚上

 的“重头戏”。

 2016 年 2 月 12 日《半月谈内部版》曾报道,西部一位县委书记自称“为了应付来自中央、省、市各个部门的领导和各种名目的检查评比,我马不停蹄奔走于一个又一个晚宴,陪上级领导喝酒吃饭,一个晚上竟然陪了 8 顿饭,喝的酒就数不清多少了……”而 28 杯县委书记一杯换 10 万,则更是一种官场“酒殇”。地方酒文化,几乎成了一种“瘟化”病态。

 军队敢于下禁酒令,令人击掌赞叹,不在于酒,而在于斩钉截铁的“禁”。事实上部队酒不比地方酒弱,而是在某些时机某些场合更“猛”。一是军队干部年轻人较多,二是军队作风相对于地方强硬,表现在酒上就是“硬拼”,被人评价往往就是“猛”。然而就是这种“猛”,被一条禁令全部禁掉,这是一种何等的气魄与令行禁止?一个能靠一条硬性规定就能禁得了酒的军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烟酒均有瘾君子,猛然一禁而全军肃然,铁的纪律又回归了人民军队,这当然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不安排宴请,不喝酒。”只是两个最短的短语,其对应的对象却是中央军委,对应的活动是各项公务活动。那么,连中央军委尚且如此对自己“够狠”,下级部队又有什么好说的?“不喝伤感情”,其实又远远并非如此,而是“喝酒伤感情”。军队直肠子多,年轻人多,喝酒后闹意见伤感情的

 事多得是。因此说,不喝酒并不伤感情,只是一种据实陈述。

 由公安部到军队再到河南某些地方的“半拉子禁酒令”,地方衙门是不是也该有所行动了?县委书记 28 杯非英雄,而是狗熊,一晚八宴,多少民脂?喝到晕头转向之后拿几瓶花生油表示表示慰问贫困户,其酒气熏天之后,还有多少民生之意?又伤了多少老百姓的感情?

 那么,军队不宴请不饮酒了,禁酒令何时移植到地方?

推荐访问:禁酒令心得体会 禁酒令 心得体会 完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