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为基层减负通知》心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为基层减负通知》心得,供大家参考。
学习《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心得(选篇)
(篇一)
近日,中央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的出台尤如和煦春风吹到基层,让基层干部信心倍增。《通知》指出要从四个方面着力解决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严明要从“根子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彻底为基层“减负”和“松绑”。同时明确 2019 年为“基层减负年”,彰显中央力戒形式主义,激励干部务实有为、大胆干事的坚强决心。(3 月 13 日,人民日报)
基层作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一线,“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的形势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再加上从部署、实施、监督到考核时的各种留痕,疲于应付之下让基层干部“抽不开身,迈不出腿”!让工作留痕成为困住干部下沉共同问题。“痕迹管理”看似抓落实,但根子反映的却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仅影响各级党委决策部署更好执行,啃噬的更是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在《通知》中,中央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纪委要主动作为,推动中央“减负”指示落到基层,让“基层减负年”的实际成效回应民生。各级纪委监委作为党的政治机关,自当在落实“减负”中不减担当使命,在尽责表率中让“减负”在基层掷地有声。
作表率,在践行“减负”中强自身。各级纪委监委作为党的政治机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精准迅即对标对表,以《通知》中“四个着力”要解决的问题自检自醒,始终胸怀“刀刃内向”的胆识和勇气努力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各级纪委监委要“走下去、静下心、俯身听”,用好民意“评价器”,在听取意见建议中把纪检监察工作摆进去、把存在的问题找出来。要对标《通知》要求,查找自身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的问题,梳理整改履行监督责任中是否有“雷声大、雨点小”的“虚晃招式”,履行“第一种形态”中,是否存在程序材料、环节设置等痕迹材料冗长繁琐让基层在执行中操作性不强、偏离基层实际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落实减负中作表率讲执行,带头将“基层减负年”中的“硬杠杠”落地生
效。
问实效,在推动“减负”中尽责任。认真贯彻执行《通知》要求,需要各级党委和“一把手”等“关键少数”积极履行好主体责任,切实通过深入调研、专题研究和具体落实,以打一场“攻坚战”的态势解决好“减负”中的“四个问题”,要始终弄清“减负”不是“减责”这个关键,在落实“基层减负年”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历杜绝以简单、消极、敷衍的形式主义应对“减负”要求,坚决遏制在“基层减负年”的快速车道上“拐弯”和“偏向”。各级纪委要坚决把监督的探头、执纪的靶心瞄准到执行好《通知》要求的“关键点”上,运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磅礴伟力,产生“基层减负年”同频共振的效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催生基层干部在各级党委决策部署中的执行“加速度”。
(篇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2019 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决定将 2019 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新华社北京 3 月 11 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通知》围绕为基层减负,聚焦“四个着力”,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现象、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务实管用的举措。
针对目前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通知》在这方面定了一些硬杠杠。一是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二是明确中央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 10 页,地方和部门也要按此从严掌握;三是提出地方各级、基层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文件,可结合实际制定务实管用的举措,除有明确规定外,不再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四是强调少开会、开短
会,开管用的会,对防止层层开会作出规定。
《通知》着力于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度留痕的问题,明确提出要强化结果导向,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针对有的地方和部门搞“责任甩锅”,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通知》要求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通知》还要求对涉及城市评选评比表彰的各类创建活动进行集中清理,优化改进各种督查检查考核和调研活动,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
《通知》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对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作出进一步部署,有利于更好激励广大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篇三)
一名基层干部曾说,工作中存在着“两多一急”:迎接考察多、制作资料多、平时工作急。最近有部分“明星村”反映而今考察调研过多,这增加了基层工作负担,表现为接待工作频繁、多头联系、准备工作繁杂等。据“明星村”反映,**年接待次数最少为 100 余次,最多达 400 余次;某村支部书记反映,接待工作占其 60%以上工作时间,日常工作只能晚上或周末来做。无独有偶,4 月 15 日的《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了厦门湖里区社区干部小陈的焦急,傍晚时分,时针指向六点,他整理了桌上的工作文件,关上电脑,但这天的工作并未结束。
基层减负说与动都有些日子了,但减负的成效依然难以让人满意。基层干部忙于各类接待、整理材料、填写表格,他们便没有时间走向群众,这直接导致基层问题并未得到及时解决。诚然,一地成为“明星村”,有值得其他地方考察调研的“一手材料”,取经回去学习消化,有利于改进工作。
不过,考察调研过频过多,就会成为基层干部的额外负担。如果基层干部六成以上的时间都被这些考察调研所挤占,甚至一年多达 400 余次接待,那么,他们还有多少时间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个村一年就有多达几百次的接待,其中恐怕“只计数、不计效”的考察调研不在少数。
在现实生活中,考察调研走过场的镜头时有出现、不容忽视。有的调
研只观“盆景式”典型,满足于走一走、听一听,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有的调研热衷于“歌德式”巡视,只看成绩,回避问题,只唱赞歌,不挑毛病,名义是考察,实为“巡礼”;有的地方留“迹”不留“心”,所谓调研,就“咔嚓”一阵拍照合影发微信群“记录在案”;有的考察只搞粗略调查、不做深入研究,材料装了一兜子,回去汇报一阵子,考察成了走形式、走过场的代名词……从考察调研频繁到处处留痕,从“文山会海”回潮到材料论英雄,既浪费了人力、物力、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脱实向虚”的不良风气滋生蔓延。长此以往,影响的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心劲,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拉低的是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印象分。
随着基层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基层工作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基层情况复杂多变,难点痛点问题不断增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广大干部才能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我们需要动脑筋、下狠劲为基层减负,做到真减负、减真负、不反复,并从根本上深挖自身作风积弊,坚决防止各类“升级版形式主义”,为广大基层干部腾出大量精力轻装上阵,接“烫手山芋”、钻“矛盾窝”。
推荐访问:学习《为基层减负通知》心得 减负 基层 心得
热门文章:
- 值班心得体会(大全8篇)(范例推荐)2024-08-22
- 2023最新暑期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优质8篇)【完整版】2024-08-21
- 最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得体会(优质11篇)(2023年)2024-08-21
- 2023最新大学入学教育心得体会(通用20篇)2024-08-21
- 2023年度初中生军训心得体会,初中生军训前心得体会(模板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1
- 最新市场营销策划书,市场营销策划学科心得体会(大全1合集)2024-08-21
-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2篇)2024-08-21
- 2023年最新三项机制心得体会(汇总9篇)(2023年)2024-08-21
- 2023年教师工作心得体会感悟(模板9篇)(完整文档)2024-08-21
- 2023年度军训第二天心得体会(大全1合集)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