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美术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完整版】

时间:2022-10-10 17:20:1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美术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完整版】

 

 美术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美术组

 宋文滨

 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提高学生审美, 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

 “通过学习美术, 丰富学生的视觉、 触觉; 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 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完善人格。

 在课改理念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之后, 课堂教学从灌输中心走向对话中心, 课堂便有了活力与生机。

 作为人文性质的美术课程, 该如何真正的关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在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 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正代表着当前比较活跃的小学美术课堂, 也是广大小学美术教师积极探索的教学模式化。

 1、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2、 引导学习过程,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3 改变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 创设多种实活动,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当今的科技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带来了教育的革命, 给我们美术课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我们可以通过互连网搜索全世界的信息, 取得对我们教学有用的信息。

 平时的教学中我都尽量发挥电脑和校园网的作用, 调用大量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而学生则可以在校园网上粘贴自己的美术作品或发表对他人作品的评价或跟同学、 老师共同探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 这种交互活动能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 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

 在教学中, 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探究问题的习惯

 和能力的培养,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地改变教学观念, 构建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探索创新的境界中, 更自由地思考、 讨论和学习, 更主动地投入和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主动完成学习过程, 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常常进发出令教师意料不到的充满童趣的智慧火花。

 美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是指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结合学生的美术知识和课程学习任务, 把学生分为小组, 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师生间、学生间有组织地进行自学、 讨论、 交流和实践的形式,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法要求:

 学生在一起学习, 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 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这有点象我们所讲的“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和策略, 以“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为小组活动的基本形式, 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 强调小组目标达成及小组总成绩的评价和鼓励, 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 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

 为每一个学生交流信息、 沟通思想提供了一个机会和表现的舞台, 既有利于所有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

 美术课教学追求的理念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广泛的美术情境中认识美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丰富学生生活, 养成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学方式。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这一改革契机, 对我校小学美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越性

 (一) 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 的专制, 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特征。

 面授式的课堂教学往往不能给全体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 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建立及能力的培养, 而小组合作学习创建的是和谐共处、 主动参与、 团体合作、 共同发展的环境。

 (二)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赋予了课堂的活动空间。

 在小组学习中,美术教师充当了一个导演的角色, 让学生真正走到前台来表演, 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美丽的染纸》 教学中, 学生如何画人、 画物, 在学生头脑中都建立了画美好的东西, 但美好的东西不仅仅靠“画” 来完成, 美通常就摆在我们眼前, 跟在我们身旁, 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 需要我们去发现, 自然形成的美是人工所达不到的。

 结合这一要点, 把学生分为 4 人一小组, 赋予学生课堂的活动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思考, 大胆尝试, 开始多种多样染纸方法的试验, 形成最初的无意发现, 变为真正艺术创作方法。

 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给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创设表现美、 追求美、 创造美的条件, 让学生在染纸工艺中感受形式美。

 (三)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为了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 组内同学必须相互帮助, 做有助于小组成功的事情, 鼓励本组同学尽最大努力去学习、 合作交流、 共同探讨, 在解决疑难问题中相互帮助、 相互鼓励, 共同提高。

推荐访问:美术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完整版 新课程标准 体会

Top